相比起洞庭湖的收获,岳家军在前面三次北伐中原中的增长更是快得惊人。
首先是兵力。
因为要支持岳飞北伐,在军事上,朝廷把整个长江中游地区都纳入岳家军的统辖之内。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兵将。全部听取岳飞调度和差遣,其中的部分精锐就直接加入了岳家军。
还有,一直在长江北岸坚持抗战的官兵和义军,包括发起南宋第一次北伐的李横的部队,后来基本上都加入抗金最为激进的岳家军。
其次是财力和战争物资。
虽然岳飞的前三次北伐,都因为朝廷的缘故无疾而终。但是,岳家军征讨的过程。就是抢掠金、齐联军战略物资的过程。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岳飞在第三次北伐过程中,岳家军接连端了刘豫的几个马监,得马数万匹,然后很快就成立了南宋朝廷唯一的一支骑兵部队。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岳家军的另外一个传统优势---严格的训练。
想当年,小岳云因为不能够完成一个训练中的制定动作,就要被岳飞拉下去砍头,幸亏有众位将官的求情方才罢了,还要记过戴罪立功。
大帅的儿子尚且如此。其他的士兵呢?
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岳家军是一支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军队,他的战斗力是值得信赖的,他们对于金兵的仇恨同样是毋庸置疑。
绍兴十年闰六月中旬,岳飞全军进入河南境内。
此时顺昌之战刚刚结束。金军全面退却,岳飞趁机迅速进兵,在广阔的河南境内迅速展开了战斗。
完颜兀术从顺昌府败退之后,安排韩常镇守许州颖昌府、翟姓将军镇守陈州淮宁府、三路都统完颜阿鲁补镇守南京应天府。
这三座城池,既互为犄角,又对开封府形成了一个拱卫之势。如果直接攻打开封府,肯定会遭到来自这三地军队的围攻。
不得不赞一句完颜兀术的好眼光。
许州颖昌地处颍河的上游,而颍河又是中原与江淮之间最便捷的水路之一。三国时期曹操把颖昌定为首都,就是看中它便利的交通、和天下居中的地理形势;当宋朝定都汴梁后,它又因为所在地理位置的特殊而成为了西南方向的一道屏障,而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陈州淮宁府位于开封府的南部,它曾经是中华人祖太昊伏羲氏的都城。
对于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说法:“控蔡、颖之郊,綰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
应天府就在古汴水的下游,是联系河南地区与淮河流域之间的重要水路要塞。它是“震动淮、泗,席卷汴、洛”的战略要地。
对于完颜兀术的这个防守布局,岳飞的攻击非常的有针对性:先打掉开封府外围的三个重镇,然后攻占汴梁城,光复旧都城。
第一场战役就发生在颍昌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南许昌。
战役的发起人是岳家军的第二号人物、前军统制张宪;而他的对手则是金兵的第三号人物---独眼龙韩常。
张宪带领着他的前军队伍赶往颖昌,在距离城池还有四十余里的地方就遭遇到了金兵,而金兵已经早早列好队伍。
很明显。这是韩常的一种态度。
虽然韩常身体里面流的是汉人的血,但是在骨子里头,他很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纯而又纯的女真人了。
既然是女真人,自然是要在野外决战。
这是一种信仰,跟胜负无关。
身为一个从马背上长大的民族的一份子。信奉的是自由自在,最喜欢的是在广阔平坦的草原上公平对战。
你来一大斧头,我还一大狼牙棒子,谁也不许躲,躲的就是孬种。
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孱弱的南宋人,老是躲在城墙的背后施放冷箭。一点儿男人的气概都没有。
这就是女真人的德行。
但是,韩常忘了一点,他麾下的这些战士,除了属于他自己的几百亲兵之外,其他的都是以前大齐留下来的余孽,虽然他们都穿上了金兵的制服。
花了三天时间才抵达颖昌府境内。按照岳家军以往的训练要求,这样的推进速度算是比较慢的,不过张宪一点都不着急。
这一次是攻城战,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当然要配置相当分量的攻城器械。而且行军速度慢点,无论战士和马匹的体能都有所保留,方能确保最后的胜利。
正因为如此。在半天前,当张宪从探子的口中得知,金兵并没有死守城池,而是要在城外决战的时候,张宪突然感觉的有些好笑。
早知道女真人是这么的实诚,那些笨重无比的攻城器械就没必要携带了。
看见距离自己只有一箭之遥的岳家军,韩常的心里如同千里之外的大海一般,掀起了千重巨浪。
韩常看见了天底下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前面那一支打着宋军旗号的队伍,居然是一支整编制的骑兵军团。
宋军竟然会有骑兵军团,韩常简直是要抓狂了!
金兵与宋军交手多年。见到会骑马的宋兵都不多见。除了在西北战场上偶尔能遇到一些骑兵小分队,除了宋军的各级大小将领,等等。
无论如何,反正韩常以前是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宋军有成建制的、如此大规模的骑兵军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