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以金贼侵犯淮西,已在庐州,张俊、杨沂中、刘錡见并力与贼相拒。已亲札喻卿,乘此机会,提兵合击,必成大功,副卿素志。卿可星夜倍道来江州,或从蕲、黄绕出其后,腹背击贼。机会在此,朝夕须报,再遗亲札,想宜体悉。”
岳飞收到命令之后,感觉一阵阵的头晕。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如今在淮西战区之内,淮西宣抚使张俊有兵八万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有兵三万人,淮北宣抚判官刘锜有兵二万人,全部加起来是实打实的十三万兵力,已经超过了岳家军,远非金兵所号称的十三万可比。
这是建炎南渡以后,南宋官兵第一次以优势兵力与金军作战;虽说张俊很软,杨沂中很少爷,但有刘锜在,怎么也能保证长江安全吧。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最佳的对策,应该趁着金兵后方空虚之际,批亢捣虚、围魏救赵,出兵从鄂州直取汴京和洛阳,截断金兵的后路。
这样一来,岳飞在北面,张俊、刘锜、杨沂中三部在南边,形成合围之势,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全歼完颜兀术所统率的主力金兵。
一战定江山,这比收复开封府更加直接有效。
岳飞把这个战略意图写成奏章,急报临安府。
高宗皇帝以更快的速度发来了回复,上面用一大堆的安抚赞美和殷切希望的词语,而其中重点只有一个:“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贼马近在淮西,势所当先。”
这句话说得有些文绉绉的,翻译城现代的白话文,大致如下:“现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全都聚集在江浙一带,现在金兵已经杀到了淮西,岳飞你就不要闹什么幺蛾子了,快来救我吧”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后一战(二)
面对高宗皇帝被吓得扑腾乱跳的窘态,岳飞没有丝毫耽搁,放弃了这次难得的大好机会,立即领兵往淮西战场而去。
岳飞于绍兴十一年的正月二十九日接到高宗皇帝发出的第一份援淮西手诏,在二月十一日开始渡江,逼近淮西战场。
这样的速度,在冷兵器时代,已经算是非常快捷的反应了。
只不过,当岳家军到了战场的边缘,事情突然出现了变化。淮西战场的司令张俊给岳飞正式出了一份公函,让岳家军离开他远点,保持距离。
到底淮西战场发生了什么变化,让逃跑司令张俊如此的硬气。
也亏得刘锜选了关东这么一个好地方来驻防。
虽然金兵占领了庐州,但也只是遣兵到无为军与和州一带抢掠财物,并不敢举兵渡江,担心刘锜从背后杀他个回马枪,因此江南暂时还算平静。
长达几十天的准备,张俊手下的各支部队已经整装待发,但迟迟未得令出发。江东制置大使叶梦得闯入张俊的帐内,请求他赶紧出兵。张俊依旧犹豫不决,说:“等等吧,看看前哨的侦查情况再说。”
到了二月四日,在高宗皇帝的连番催促之下,张俊终于要启程过江了。
可就在张司令过江之前,他把自己小妾给他的一封信让快马送给了高宗皇帝。
这是一封什么信,要特意向皇帝汇报?
原来张俊有一个心爱的小妾,名字叫张稼,原本是杭州的名妓,知书识礼,在家里替张俊管理文书账目。
张稼听说前线战情紧急,也忍不住写信来催促张俊尽快出兵;张俊以放心不下家里为由,不肯动身。张稼又回了一封信,引用了西汉霍去病、三国赵云出征不问家事的典故来勉励丈夫尽心报国。
受到爱妾的鼓励。张俊这才把心一横,传令诸军分头出发。
大军开拔,张俊特意差人把小妾的书信送入宫中,以示自己家有贤妻,深明大义,自己赤胆忠心,一心为国。
高宗皇帝看了这封信之后。大加赞赏,下诏褒奖张俊公而忘私,还把张稼封为雍国夫人,赐钱千万。
这个张俊果然善于和皇帝沟通。
一兵未发,一箭未射,竟然能获得皇帝的封赏。让人不得不佩服!
在千呼万唤之下,淮西野战军终于渡过了长江。
三天之后,也就是二月初七日,杨沂中也带着他那三万御林军横渡长江,与张俊会师一处,准备与完颜兀术开战。
可就在张俊和杨沂中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突然发现。金兵居然不见了。
张俊大惊失色,连忙派出多路斥候外出收集情报,又花费了几天时间,这才发现,金兵竟然不战而退了。
探子们的回报说,女真人不知在搞什么,只是占领了庐州、和州等地方后,就开始了缓慢地撤军。在十多天的时间里。一步步把含山县、巢县、全椒县、昭关等已经占领了的州郡都让了出来。
张俊摸不清头脑,但本性贪婪,有便宜为什么不占?
结果是,完颜兀术和张俊两人很默契地一退一进,在淮西平原上携手迈步,仿佛是合作多年的跳探戈舞伴似的。
宋金两军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巢县以北的柘皋镇。
这地方一马平川,地势平缓开阔。对马队骑兵的连环冲刺最为有利,女真人退到这儿之后就再不走了解。
没人能够理解到金兵主帅完颜兀术这时候的苦恼。
半年前实在是被岳飞打得太惨了。金兵说是十三万人,实则只有九万兵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