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指示”,是一九三五年六月由莫斯科发出的。其要点是:现在苏联不能帮助你们东北,中央也不能援助你们东北,你们要“保存实力,待机而行”,“如实在坚持不了,可以撤出根据地到别的地区活动”,“东北农村可以将小屯并为大屯”,云云。
这个指示,散布了悲观情绪,借“保存实力”为名,分散东北党的力量,取消东北游击战争。所谓“东北农村可以将小屯并为大屯”,正好符合了日1 延安中央党校第五期学员李一夫同志揭发。
2 见1981年2 月4 日4 工人日报》所载王震、廖承志等《回忆与继承》。
寇搞无人区的政策,这实际上是取消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可能。从这封指示信看,王明、康生又从极左转到了极右,从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
当时,东北党接到这封指示信,立即在黑龙江省诸河县开了一个会(即东北历史上有名的帽儿山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这封“指示信”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示坚决反对,并作出了拒绝执行“指示”的决议。但是,大权在握的王明、康生,首先将“王、康指示”的
坚决反对者赵尚志同志开除出党,接着又将东北党的干部分期分批调往苏联,长期进行迫害,致使东北的党和军队均遭严重破坏。本来,我们的东北有辽阔的土地,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占领者的广大群众,地形复杂,
有利于建立抗日救亡根
据地,可是长期建立不起一块象样的根据地,就同“王、康指示”有密切关系。康生作为王明的国际伙伴,在东北所犯下的这些罪行,任凭他怎么狡辩、耍赖,都不能抹杀铁一般的事实。
第五,借苏联“镇反肃托”之刀,捕杀残害我在苏联的共产党员。关于这个问题留在后面专章评述,这里从略。
从上述事实来看,人们不免产生疑问,康生本来投机起家,善于见风使舵,而且已经尝到了甜头,可是,为什么在遵义会议之后,康生不但没有马上“反戈一击”,甚至在四、五年之后都没有明确表态,而且在莫斯科如此,到延安之初也是如此呢?难道康生真的对王明表现得如此忠贞不二,
没有一点“灵活性”吗?不,这里关键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隶属于共产国际的情况没有改变。当时共产国际还是全力支持王明的,而王明在共产国际中还有显赫的职位。在这种情况下,一心向上爬的康生,当然还会以王明的是非为是非,抱他的粗腿。在他看来,紧跟王明,就可稳步上升,只要王明这个靠山不倒,门庭是不能轻易改换的。实际上,康生死盯着不放的是权力和职位,始终不变的是他的野心!
第八章借题目搞陷害
康生到达苏联的第二年,突然发生了基洛夫被杀事件。不久,苏联宣布此事系由托洛茨基派所干。于是,在苏联全境之内迅速掀起了一个“镇反肃托”运动。这一运动,无疑打击和镇压了一些真正的敌人,但也确实冤枉了不少好人,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这正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称之为“大疯狂”的时期。
康生在国内就曾利用领导错误,趁火打劫,混水摸鱼,而且从中捞到了“好处”。对于苏联这次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他当然要重操故技,再次陷害别人以抬高自己。事情也就这样发生;正当苏联“镇反肃托”运动刚刚发动的时候,康生就闻风而起,伙同王明迅速成立了一个所谓肃反办公室,按照苏联的规格,在中国共产党旅居苏联的党员干部中,也要照样搞一个“镇反肃托”运动。本来,康生自己的历史就不那么干净,但是由于他从一开始就控制了运动的领导权,从而使他不仅不受审查,而且还能审查别人。康生正是利用这个方便条件,打着“肃反”的幌子,以“叛徒”、“特务”、“间谍”、“奸细”、“托派”等等罪名,通过苏联公安机关任意捕杀大批好同志。这那里是肃反,这纯粹是借肃反之题,达其杀人灭口、排除异己的目的。康生认为,地处异国,知者甚少,又无从查对,实属秘密,怎么会走漏风声呢?任何干见不得天日的罪恶勾当者,都以为神鬼莫知,藏起屠刀,就当菩萨!可是,血债,总不会在历史上自行消逝的。当时旅居苏联的同志中还有幸存者,他们现在仍还健在。他们共同回忆了当时康生借题害人的情景。有的同志说:当时旅居苏联的中共党员中,经常有人失踪或被捕。这些失踪或被捕者,有的被处死,有的被流放,有的被劳改,有的至今下落不明。例如:一、肖寿煌、武胡景、欧阳新等四人的被害。肖寿煌,广东人,一九三二年到中共中央某机关工作。武胡景,又名林大生或吴福敬,山东人,曾任山东省委书记,一九二九年调中央组织部工作,一九三一年调东北任北满特委书记,一九三二年调上海中共中央军委工作,一九三三年复任中央某机关负责人。欧阳新,又名王子春,化名老大,湖北人,一九二九年前曾去苏联学军事,一九二九年后在中央某机关工作,曾任某机关二科科长。
还有一位,也是湖北人,详情不清。他们四人于一九三五年春受中共中央某机关所派,去莫斯科学习。一九三六年,皆以“托派”“特务”之名被捕处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