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关城和武威县城由侍卫步军都指挥司步曲侍卫大军第二军负责守卫,辅以三千沿边乡军,使部署兵力达到万余人,实力算是相当的雄厚了。由于凉州是边郡,境内各族人成分复杂,游牧人占有半数,所以城内百姓不过万户而已,粮械可支近一年用度,城池靠着河流而建,除了是东西交通的贸易要道之外,还是名副其实的要塞城市,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外几处关寨。
清晨天一放亮,在西关城头度过紧张而又无聊大半夜的当值侍军将吏纷纷伸着懒腰,急切地等待接岗的部队上来,自己好赶紧回营吃饭,有些人已经等得骂骂咧咧了。正当大家牢骚不断地时候,一名节级不经意地向城外远处望去,见一骑正向关城方向飞驰而来。
“队长,看西面可能是我们的急脚子。”节级的喊声引得城头一些军卒纷纷趴在垛口观望,但更多的人连看也懒的看一眼,飞驰而来的急脚子太平常了,他们想的是赶紧下去吃饭,填饱自己饥肠辘辘地五脏庙,而不是无聊地看急脚子的马术。
“快开城门,李贼来了,李贼来了——”急脚子驰到城下,向城上大吼,这句话令城头上能够听到的人都不免一怔,随即慌的将吏们忘了瞌睡和饥渴,负责关防启闭的将吏慌忙下城开关。
原来宋朝在全力北伐的同时对夏残部采取守势,并强令韩世忠不得纵兵刺激党项人,等到灭金之后再来收拾盘踞在肃州和沙州一带的党项人。但夏主李仁孝却一直对神佑年间、宋军把夏国驱逐出灵夏地区如鲠在喉、寝食不安,虽然蜗居一偶对宋称臣,却无时不想东进收复旧土,观兵之后纳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多年来虽然无法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但凭借夏军残余部众还算是强悍的战斗力,连续击败几个蒙古小部落和黄头回鹘等部落,扩展了不少土地,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国力有所增强,李仁孝又奉行全民皆兵地制度,可战之兵达到二十余万众。
当他看到宋朝举国北伐,陕西各路调兵东进,觉得有机可乘,于是接见了金国的使臣,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他在得到了金军帮助夏国复国,并割让汪古部为条件下抛弃了仇恨女真趁火打劫的念头,秘密调动十余万大军准备出战。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根本没有打算为金人卖命,也没想过得到汪古部,更没有认为金军能够把宋军消灭的可能,至于金国要求的进攻川陕,他可以说是压根就没有想过,他的战略是伺机而动,宋军若北伐失败,他只是要夺回横山以西的地区,复国后再捞些好处就行了。宋军胜则见好就收,尽可能地向东多占一些地盘,为下一步复国打下基础。由于他对这一仗抱有很高的期望,所以对边境的严密封锁,国内也实行极其严酷保密,各部将领只有很少人才知道他们要和宋军开战,使职方司在夏国的使臣很难得到准确的情报,即使只言片语也很少能将情报送回宋境。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步曲第二军副指挥使护正印马忠站在西关城城楼上向西面观望,只见满天的烟尘,遮云蔽日,夏军前锋游骑已经清晰可见,这些游骑竟然敢于深入宋军关防,可想而之西面的一些防御寨子和烽火台已经被夏军偷袭成功。做为一名久经战阵的老将帅,马忠从这烟尘中判断夏军万余马军之上,根据他的经验,前锋上万马军定然是一场大规模进攻的前兆,主力兵马必然不下十万之众,虽是宋军占据坚固的城防,拥有完善的防御设施,但夏军如此大规模的投入,看意思是首战势在必得,他心中隐隐感到一阵心慌,从来没有过的心慌。
当马忠观望夏军的时候,任多阿宝也在军中骑在马上眺望着凉州城,这座曾经是夏国重镇的西凉府府城的高大关城,如今已经收进他的眼中,在他目光中充满了兴奋之色,仿佛马上就要站在这座对于党项人来说是个耻辱象征的关城之上,不过他的脸上多了几多河西风沙的萧杀瑟瑟,还有几分比当年更加稳健的成熟。
他身边的副将问道:“都统军,攻城器械尚未到达,是否先扎下营寨,等到来日再战。”
“也好,那就由你和诸位将军督促筑垒,本都统军前去城下会会这马忠老儿。”任多阿宝言罢,不待身边副将说话,立即传令点起五千马军跟随他一路驰向凉州武威城西关,他要对宋军先试一下威力,在声势上占据上风。
五千马军分成七个松散的线式队形列于武威城西关城关门之外六七百步,百余骑在关城之下交错来回奔驰叫阵,任多阿宝在主力部队之前百步,抬首傲视城楼,他知道在城楼上的几人中必有马忠无疑,他传令有专人辱骂马忠的女性先辈,尽管他知道马忠多半不会贸然出战,但他还是要试一试。
面对夏军骑兵的叫骂,城头上的宋军将吏无不愤慨,有些人也开始对骂,但没有本队将校命令,他们不敢发射弩箭,无令开战放箭这是要触犯军法的,没有杀红眼之前谁也不想触这个无聊的霉头。
马忠知道这是夏军在激他出战,他可没这么冲动,城外可是有数万夏军将吏,但凭借城下这几千马军,也是他不易对付,他也没有这麽多的兵力供消耗,如今宋军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守御,拖延到援军到达的时刻。他望着远处任多阿宝的帅旗冷笑不已,暗付他马忠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激怒的人,要不然这条命早就丟了,今天还能站在城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