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听到这里,都是一个心思。暗自心道:‘要进正题了!’
“两度围城大辱,不是我们兵微将寡、更不是国力虚弱。当年若用故种相公计策,半渡而击金军,那早已将金人主力一举歼灭,何有今日之辱?很多的机会却没有把握住,白白地丧失了。”王泽说到这里心情很是沉重表情严肃,口气亦是不太恭敬。
“金军并不可怕,一个只有几十万人的小族能打败一个数千万军民的天朝大国吗?当然是有可能,但这种可能却来自天朝的内部,不是女真人打败我们,是我们自己打败自己。朝廷的过失太多了,以至于堂堂天朝沦落到,被一个小小的女真族任意欺凌的地步!如今危机尚未解除,朝廷上下更应当吸取教训,共同针对女真人商定一个有策略性的对策。”
王泽的目光紧盯着孙傅。接着沉声道:“想想兀术昨日对下官说的话,也当真可笑,此次金军南下本无灭郭之意,他们只是想得到大宋的金银财帛。不过,由于朝廷一意求和不作准备不召守臣勤王,使金军一路到达汴梁城下。三千轻骑薄城垣只是为了示威,却令数万大军敛兵不敢下,本不能攻克汴梁,却不想托六甲神兵之福占了外城。想诈一诈朝廷,夺取一些金银,却不想官家亲入虎穴,以至于汴京各门大开,皇族、大臣蒙尘……”
他毫无顾忌地评论得失,言语越加放肆无礼,不仅毫不给公卿大臣颜面,而且已经开始对皇帝不敬。
第十七章
孙傅三人听得口瞪目呆,王泽的话直接攻击到两位皇帝及大宋的不抵抗国策,若在平时那可是大不敬。
不过,王泽句句点到对金政策的软肋上,使孙傅听得面红耳赤。孙傅虽不是朝中的主和大臣,但六甲神兵的闹剧是他惹出来的祸事,事情到了这一步,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赵宋皇朝走到这一步,也是与整个统治集团有莫大的干系,关于这一点谁也无法辩驳。
“原本求和本身并没有错,忍一忍,退一步,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在于要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一个没有原则的忍让是绝对不可取的。”
张叔夜冷不防地说道:“王大人所言极是,不知对目前形势有何高见?”
“在下反复思虑,现今为了让金人死了亡我之心,应立即请皇后娘娘懿旨立太子即位。”王泽说罢,留意观察三人反映,见三人面上均没有多少惊讶的神色。他猛然想到二帝已是金人阶下囚,太子即位是现今形势下顺理成章的事,不过是由自己说出来罢了。
“各位,意下如何?”
“王大人之言甚善!”张叔夜脸上闪出轻松的笑容,首先说道:“只要太子即位,不仅可使金人阴谋落空,更能使天下有志勤王之士踊跃而来。”
张叔夜此时也不顾什么忌讳了,这话说得也很是不敬,委婉地道出赵佶父子对金人一味退让,使天下豪杰丧气。他做为最先勤王的守臣,一直以来对赵桓的懦弱很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在王泽这些举动的鼓舞下,终究是按奈不住了。
“伯野、会之,你二人看如何?”
孙傅叹了一口气,说道:“也只能如此了。”语气中还是充满无奈的失落。
秦桧却不这么迂腐,说道:“下官附议。”
王泽见没有人反对,很是满意,爽朗地笑道:“各位真是深明大义,相信不久金人必可退去。”顿了一顿,又自信地说道:“在下与完颜宗弼那天谈到议和之事,完颜宗弼亦感连年战事两国百姓深受其苦,何况金人本就无常驻中原之心,他也愿说服两位主帅罢兵休战。”
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毕竟,如果真的议和成功,对于他们也是一种解脱。
“那,上皇与官家……”孙傅对赵家毕竟存有忠心,不能不迎归上皇,这也是士大夫们普遍的心态。
王泽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但他的脸色中透露的神态,已经流露出无可奈何地结局。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孙傅明白了王泽的意思,抛弃了整个皇室,这种做法有违他心中的道德底线。“王大人,既然和谈就必须请上皇与官家回銮,除此以外,没什么好谈的,真不知王大人意欲何为?”他终于说出他心中对王泽的疑虑。
王泽看着孙傅,暗自不屑他的迂腐,冷冷地说道:“孙大人,时至今日,朝廷凭什么和金人讨价还价,能要回太多的东西?”
的确,以目前的局势来看,的确没有太多的筹码与金人讨价还价,能让金人不在进攻,就算老天有眼了。
“无论如何,都要先使金人退军,这是保住汴梁与太子的唯一出路,舍此之外,任何事都是后话。”王泽面色毫无表情,语气中带有一丝专横,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环顾三人,迸射出冷峻的光芒,冷冰冰地道:“皇后娘娘已经恩准下官的建议,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策,先于金人议和,其他的事情可从长计议。”
王泽抬出了皇后,话语中又透出一股专横态度,现在已经不是商议,而是已经定策,让两位执政与中丞首肯罢了。
秦桧首先默默地点头默认,张叔夜也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做为一个明智的大臣,他很明白王泽说得很务实,也很坦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