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子,事以至此,我们该收手了!汴京不过是一座空城,赵宋皇族重臣多在我军手中,以我军强势,怕什么沿路宋军。若要是想要什么,日后随时可以挥师南下,不怕他南朝不于。”
完颜宗望毕竟是金国的近支宗王,完颜宗翰多少要为他留些颜面,硬话说完后,好是要给完颜宗望一个台阶。
“有理、有理——”完颜宗望想了想,觉得完颜宗翰所言有理,二人相视会意地大笑。
上官云见金军金军号角吹响,前军开始向前移动,知道金军开始进攻了。马上大声传令:“各军准备。”
封元眼看金军就要上来,自己又能痛痛快快地杀他个痛快,禁不住血气上升,双颊赤红。大声说道:“太尉,下将欲临前阵,还望太尉恩准。”
上官云看着封元那双充满兴奋的眸子,激动的神情,点头说道:“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然后笑着说道:“好,前阵由你压锋,切莫贪功误事,坏了学士的名声。”
“下将理会了——”封元见上官云应允了,自然是大为欣喜,向上官云拱了拱手后,策马向阵前驰驱。
第十一章
宋军正准备打一场防守血战,不想金军阵中传出鸣锣收兵声,正在缓步前行的前军停住了步伐,后队开始慢慢地向后退去。继尔是整个金军军阵分批开始向东面的营寨退去,两翼的骑兵开始向中间运动,掩护整个军阵的后退。
不进反退的奇怪情形,令城上城下的宋朝官吏很是吃惊,谁也没有想到金军会全军退却。城头上,张叔业不解地说道:“金人又玩什么阴谋,不要说兴师动众、单就为胁迫朝廷也得打这一仗。”
“金军即已退军,我军理应全军压上,打它一打也好挫挫他的锐气。”高平这话倒是处于一个武将急于立功的立场,不过说的有些不合适宜,这穷寇莫追的道理连秦桧这样的文人亦知,张叔业心底暗怪高平也是沙场宿将,怎的连这点都看不出来,还在此妄自斐言。
“封指挥真是少年英杰,连战退金人两员大将,真乃我大宋武将中的后起之秀!”秦桧这会对封元大加赞扬,却不言方才交兵之事,不动声色的拍了王泽的马屁。
王泽当然知道秦桧的意思,不过心中还是挺高兴的。封元做为自己的弟子,勤王救驾第一个登上汴京城头,率兵救了太后与当今皇帝,无论怎么说也算是杀退金军两员大将,做为封元的师傅,他脸面上也很有光。于是王泽向秦桧投去了会意的笑容,说道:“匹夫之勇,何足道哉!倒是我大宋官民百姓上下一心,才使金人知难而退。”
王泽知道在自己还没有彻底巩固权力之时,越是自己风头正盛时越得调低姿态,否则极易树立莫名其妙的对手,秦桧既然向自己示好,岂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道理。
秦桧对王泽的话可谓心领神会,当下笑容满面地说道:“对、对、对——德涵所言极是,我大宋亿万子民一心对外,何惧这区区数十万鞑虏。”说着,话锋一转,又温声道:“不过今日德涵所部不伤一人一骑,毙伤金军千余人迫其退军,应该好好庆贺一番。”
王泽忙说道:“那是、那是,应当犒劳三军将吏。”
张叔夜别有意味地看了眼他二人,又转首望了眼城外,说道:“既然金军退去,还是收兵回城吧。”他见王泽点头,便对高平说道:“高太尉,你率所部将吏出城接应上官太尉一行入城。”
接应出战将吏入城,岂是他殿前司大将的差使,高平有些不太满意,但张叔夜做为知枢密院事,又是他的老上司,他不能不听从调遣。
待高平下城后,张叔夜对王泽说道:“看来金军不会在有何大的动作了,不过我等切不可麻痹大意,王大人身负四壁重任,当小心为上!”
张叔夜虽然明白金军这次讹诈失败后再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但他对金人的出尔反尔心有余悸,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可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些没有坏处。
王泽目光复杂地看了看张叔夜,缓步走到木栏边上,望着城外宋军的军阵,轻声说道:“迟早我要让金主跪在汴京城下,以慰那千千万万死难的百姓。”
大宋危局未过,今后如何自处尚不可知,王泽这句听似不太合时宜的话,令张叔夜与秦桧相顾对视,不知如何应对。
金军的主动撤退使宋军取得了汴梁内城保卫战的胜利,京城居民举城欢庆,这可忙坏了开封府的官吏们,开封府缉溥使臣全部出动,率领衙役、更卒维持秩序,无奈人数还是太少。只得请禁军调拨数千步军协助维持,方才稳定秩序。
此间,孙傅等人对于百姓这种状况颇为不屑,认为在这个时候不宜有太多的人群,万一闹出乱子为金人所乘,那可就是乐极生悲了。王泽却很是赞同百姓的举动,对孙傅言明此次击退金军百姓的举动对于鼓舞军心极为有利,而且对于城外的金军不吝于一次严重的心理挫折,表明大宋军民坚决抵抗的决心。由于王泽的坚持,孙傅等人也没有办法,毕竟王泽是这汴京城内真正有发言权的人物。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关于金军撤出汴京外城,并解除对汴京的包围,以显示金人的议和诚意。由于王泽的坚持,完颜宗弼与萧庆勉强应允金军撤出汴京外城,并不得掳掠居民、破坏城垣与民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