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这是最新塘报。”李墨涵在王泽的授意下,打开沿河宣抚司塘报,细细看后笑道:“京东高太尉在济南将挞懒阻在城下,使之不能南下,韩太尉亦是将兀术部挡在京东西路,使之无法西进汴梁,张太尉在临河镇大败斜卯阿里,斩首数千级。恩师,看来金军在东线的攻势已然被李宣抚挫败!”
王泽面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微微颔首,并不作声。
坐在一旁的李长秋看了王泽一眼,淡淡地道:“相公是在担心京西局势?”
他自跟随王泽后,即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王泽北上有意抬举于他,用其担任处置司幕僚。
李墨涵道:“前日塘报,唐大人谨守河西,令娄室徘徊河东不能进。今报斜卯阿里战败,兀术受阻,金军东西路不能呼应,粘罕又有何力能安心西进,尚卿兄怕是多虑了!”
李长秋斜眼,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墨涵,嘴角间闪过一抹的冷笑,并没有反驳李墨涵。
王泽饶有兴致地看着李长秋,问道:“尚卿可有高论?”
李长秋自从依附王泽后,尚且没有展现才能的机会,初次跟随王泽北上,可以说是王泽给他的一个机会,他岂能不卖弄一番。当下清了清嗓子道:“从局势上看,金军意图已是昭然若揭,东西两路会师汴梁后,从两翼对大宋腹地实施包抄,西路军深入川陕达到牵制西军,臣服西李的目的。东路军在西路的支援下直下江淮,威逼行在。尽管他们的目的暂时受挫,然其主力并未受到重创,京东、京畿虽然连番报捷,却未曾真正的击退金军,战局目前仍不容乐观。沿河宣抚司西援的兵马只有岳飞部侥幸入郑州,全然丧失反击之力,而粘罕在河南府的主力大军、娄室在河中府的数万人,随时有可能对延鄜路、永兴军路进犯。”说到这里,李长秋瞟了王泽一眼,见他面色怡然静思,又道:“宗宣抚不愧为节臣典范,可惜存有妇人之仁,若开战之前,在卫州掘开大河两岸,使河水入淮,便可阻止金军借道京西入陕西,仅凭娄室数万人,断然不敢以区区数万人面对六路数十万大军。大河入淮对金军马队行军作战限制极大,若京东各处谨守城防,江淮以水军阻断渡口,曲太尉将兵出关中东进。金人若有理智,既当北归,若战之,我两宣抚司大军依托城池,阻断大河,可重创金军。”
王泽虽然面色如常,听的却是暗自心惊,若按李长秋的说法,掘开黄河大堤对金军的南下作战的确是影响甚大,可以使陕西方面缓解金军压力,腾出一支大军开赴河南从侧翼打击金军,利用城池与黄泛区对金军主力马队的滞懈,宋军以步军为主的数十万大军,可以在河南地大平原上,对金军进行战略包围,实现与金军的大决战。若整个河南地各路军州一片泽国,宋军战略运用得当的话,这对金军以马军为主的部队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
这个计策就是在战争爆发后实施,也不算晚,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当然还有下手的决心。
但是,若掘开大河的话,京东西路、京西北路、淮南西路的百姓将面临灭顶之灾,滔滔的大河泥沙,将对三路来一次毁灭性的扫荡!
第七章
这是一个在王泽眼中两败俱伤、非万不得已不能为的计策,掘河阻挡敌人不是新鲜事,在他印象中蒋中正先生掘开花园口,的确是挡住了小日本两面夹击武汉的战略,土肥原师团甚至被困了一个月之久,为抗战初期的稳住阵脚,做出了不可言喻的……
他不是没有想过掘河,甚至想既然金军如期地南下,那自己何不顺着历史的脉络走一走,不过就是把杜充这个名字换成王泽罢了,不可否认在这段大河改道的历史片断中,杜充的确为赵家尽了力,尽管他最终成为了贰臣。由于滔滔河水泛滥,不得不使金军暂缓了对陕西六路的进攻,主力转战京东,但在他看来,杜充在建康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就是为了掘开大河之故!
史册上南宋人口锐减,不仅有兵祸,这次水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当面对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生死的时候,每每不寒而栗,极力的控制自己这种想法,绝不能给人留下口实。
他禁不住扫了李长秋一眼,闪入眼中的是李长秋冷酷而决然的目光,他不得不承认,李长秋的策略有他的可行性,但有不可否认地具有可怕的破坏性。不由暗叹在这群士人的眼中,百姓真是一群可怜的蝼蚁,平日里口口声声为天下生民,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可以随时牺牲这些‘生民’,如李长秋这般俊杰之士,在用策时竟然眉头眨也不眨。
李墨涵被吓了一跳,倒底是少年,沉稳不足,惊呼道:“以尚卿兄之见,数十军州百姓安有命乎,此策太薄天理人伦,断不可用之。”
“若有变故,金军铁骑将横扫东南,上百军州将生灵涂炭,如之奈何?”李长秋的声音如同冰一般地生冷。
“那也不能用数十军州百姓性命为注……”李墨涵知道王泽是绝对不能容忍金军进入东南,若果是这样,他实在是不敢想像滚滚河水之下的惨状。
王泽无意中看到李墨涵望向自己的目光,充满了疑虑、恐惧与不安,他面色凝重地道:“尚卿之策于目前金强我弱局势来说,确实是消弱金军的绝好计策,如各军节制得体,当可全歼金军东路,重创西路粘罕。然此代价实是太大,非万不得已之际,决不可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