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303)

  官制却是牵连到世族大臣们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大事,关乎身家荣辱兴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小心将遭致各方面强烈的抵制。历代变法成败无不在于牵扯朝野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即便是在优容士大夫最甚的当世,以蛰居三十年博天下贤者名望的王安石,虽然未曾涉足官制,但还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无奈之下不得不辞去相位。神宗皇帝贵为一国之君,独立推动着官制变革,直到驾崩也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反而越改越糟!

  王泽自信具有这个时代杰出人物所不具备的知识,入世近三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总结历代变法成败,相反对于变法本身能对这个时代起到多大推动,倒是没有细想过。他牢记物极必反的古训,他一直认为拔苗助长得不偿失,没有经过工业时代就不可能有信息时代,一个没有一定的物资、思想跨越,做任何事注定都是海市蜃楼,只能是炫目的一瞬。

  一切不能操之过急,所以他选择了循循渐进,除了他在‘江右离孤’中授业的孩童与一批又一批入世的青年,这个时代似乎并没有太多引人注目的改变。

  同样,在他提出新政后,他决定退身权力中枢之外,来实实在在的为官制改良打下物质上的铺垫,立下一个范本。支卖司的模式虽然在士人心目中得到了肯定,但他还是不能满意,他要亲自去创建一个真正的经济模式,来影响整个朝野士人。没有经济基础就谈不上上层建筑,他对这句话非常赞同。

  王泽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正确,如此一来,朝廷中事将由朱影一人承担,尽管他可以在外暗自操控,但让一个女子承受整个帝国的重担,这样的做法对她而言是有点自私。时下,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对朱影道白,使她能够理解、支持。

  李墨涵与李长秋此时此刻又岂能理解王泽的心思,李长秋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青年一代杰出人物,但他的思想还是超脱不了时代的禁锢,李墨涵虽受王泽思想的熏陶,但毕竟入世年久,虽有超脱的见解,无法完全理解王泽所授,更不可能体察王泽苦心。

  “敢问恩相欲请何郡?”李长秋倒底是反应机敏,看王泽似乎主意已定,或许有别的想法不成,于是退而求其次,想从侧面进一步了解王泽打算。

  “杭州——”王泽沉默良久,缓缓而稳健地道出两个字。

  “刘大人知杭……”李长秋脱口而出,顿觉自己这话实在是废话,刘豫知杭州多年依例当回朝述职,王泽请郡杭州亦无不可。

  ‘杭州,杭州……’这个念头转念既逝,待要细品、却又不得其味。

  说到杭州,还是李墨涵隐约明白王泽请郡杭州的些许意图,杭州是江浙路支卖局与虎翼军右厢都指挥司所在,更是朝廷在江南除行在外最大的城市和海港,王泽请郡杭州必然与此有关。

  而此时王泽的思绪已经不在他们二人身上,此时他考虑的是如何向朱影、说明自己请郡的目的,如何妥善地安排自己外出后朝廷中的稳定。

  行宫睿思殿中

  “王相公所奏诸般变法事宜,官家以为如何?”朱影坐在软榻上,目光慈爱地望着一旁御案后正在看束折的赵谌。

  赵谌放下手中的折子,恭顺地道:“朕看似甚好。”

  朱影似乎知道赵谌会这样回答,神色间稍稍有些失望。柔声道:“官家是一国之君,天下百姓所望,岂可对军国重事一概而论,而毫无点评。”

  赵谌脸面微红,低声道:“母后说的是,朕谨记。”

  “官家,再看看吧,送入都事堂前,官家可以给王相公内降指挥。”朱影把玩着一件和田羊脂玉佛,若有所思地说道:“官家可见今日朝上为何王相公议论两策,却不论官制?”

  赵谌不明白朱影此话何意,愕然道:“朕不知,请母后明示。”

  朱影怜爱地望着赵谌,她这个儿子已有十五岁了,虽然经历乱世生死存亡的洗礼,也算是颇为懂事。唯一让她感到失望的就是赵谌天份不高、资质不佳,缺少一代中兴君主应有的能力,或许当一名亲王倒是可以安度余生,但赵谌他是皇帝,他要面对的是能力非凡的当世俊杰,还有那些虎视眈眈的鞑虏蛮夷,他明显没有能力应付他们。

  这几年来王泽不予外朝政务,她竟然没有想到让他为赵谌辅导,或许在她印象中自己的学业优于王泽,自己有能力辅导儿子,也或许帝师是孙傅等人举荐名儒,不好调换。但没有想到多年的心血付出,赵谌虽说是品行尚可,在处理政务、权谋方面的低劣能力,让她感到深深的失望。

  朱影正待要说,却听到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传来:“母后、皇兄——”

  “柔嘉,快过来。”朱影慈祥地望着进入殿阁中的一位身形娇小、面容端正俏丽的红衣少女。

  来者正是朱影那位年方十三岁的女儿韩国公主赵柔嘉,尽管只有十三岁,优越的宫廷生活还是使这位年仅十三的少女看上去要比同龄女子要长几岁。

  赵柔嘉转眼间就扑到朱影的榻边,腻在朱影身边。朱影含笑看着女儿秀美的面颊,柔声道:“柔嘉,怎么没去习学女红,到这里有何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