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斜眼凝视这文细君,笑道:“这句话说的好、说的好,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大葱。”
“相公言语不雅,却又不无道理,民纳钱粮与天子,天子设百官抚民,官不为民,要官何用?”文细君说话间,看也不看秦桧等人稍有些尴尬的脸色,又斟满一杯端起,俏脸飞上一抹淡淡的红晕,低声道:“这一杯是妾身祝相公早日重返朝廷。”
王泽切齿暧昧地一笑,点头道:“多谢细君美意,这一杯的确应当满饮。”
文细君经过多年历练,早已是八面玲珑,当王泽饮下酒后,她明白是自己稍事回避的时候了,道:“相公,妾身暂避更衣,请各位慢用。”
王泽没有做声,只是含笑颔首,秦桧却嬉笑道:“行首,稍停便来。”
“敢不从命。”文细君向四人行了个万福后这才下去。
当文细君走后,秦桧才笑着对王泽说道:“德涵将文行首请到江宁,却又为何要放回江湖?”言下之意,王泽为何不将这绝代佳人收为己用,反倒是给文细君以自由。
王泽淡淡一笑道:“非细君,何以繁华行在肆业。”
在众人的笑声中,王泽心下暗自感叹,自从他将文细君收入府中让她与林月姐二人做伴,倒还是和谐相处多时,多年来王泽对待文细君一直若即若离,虽然颇为宠爱但却一直没有于她个交代。
文细君不知怎样想的,提出外出居住并要求经营一间酒楼,王泽思虑再三认为以文细君的条件,可以对江宁的繁荣做出一定的贡献。于是在开通玄武湖的同时,暗中筹建一座华美壮丽的酒楼,将产业至于文细君名下,也算是了了自己对文细君的愧疚之情,当然他把林月姐与文细君分开,也是有方便自己的目的,正所谓鱼与熊掌兼得。
岂料文细君却向王泽展示了她在经营方面的才华,不到两年‘文楼’成为江宁最负盛名的酒楼,间接的刺激酒楼肆业的竞争发展。
“言归正传、言归正传。”秦桧止住笑容,正色道:“当日没有想到德涵突然请郡,老兄实是惊愕万分,实不明德涵为何要在大有为时请郡。”
范宗尹、蔡绛二人的目光同时射向王泽。
“不得已而为之!”王泽并没有说明自己请郡的原因,他眼根不相信秦桧能领悟不了自己的目的,淡淡地道:“小弟此番出知杭州,朝中之事还得仰仗会之兄与觉民、文锦。”
蔡绛关切地道:“德涵兄这一去数年,不知对小弟还有何指教。”
“不敢、不敢。”王泽说着面色转为庄肃,沉声道:“朝廷中还望三位同协连力,共同辅佐太后、官家,把握好新政尺度。”
范宗尹神色间闪过一丝复杂的苦笑,在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时候,他并没有为担任这一距执政仅仅一步之遥的要职,而感到特别兴奋。不过王泽的请郡目的何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也让他感到有些不安,他介意的是他做为王泽一系的大臣,竟然事先没有得到王泽哪怕是稍许的暗示,这无疑是表明他还没有进入王泽一派真正的核心。
王泽却对此行后,朝中政局抱有乐观态度,昨日就在昨日,李长秋由尚书右司调任枢密院机速司同知机速司事,王崇仙由下蔡调回京城任秘书省正字,这两个不太显眼的任命,足以证明朱影维护王泽外任后,保持他在朝中影响的决心。
自战后,王泽所议兵部职方司转变职事,刑部设都巡检司,分别主管治安与反金国间谍和主持对外刺探情报,枢密院成立机速司,负责综合处理这些情报。在朱影的大力支持下终于通过。
在对金、夏的用间、反间、情报收集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效,连江浙路支卖局回易弊案也是兵部职方司破获。孙傅、李纲等宰执大臣对此由默认到赞许,由冷眼旁观到大力支持,范宗尹甚至提议在州县设立巡检司代替现有衙役、厢军,只是有些太惊世骇俗,牵扯到禁军边帅差遣,没有得到宰执的认可。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三个职事衙门在宰执大臣心目中的地位,朱影以李长秋入枢密院,以枢密副承旨,同知机速司,王崇仙任秘书省正字,显然是在中下层要害衙门安置王泽的亲信,当然她也同时任命了不少其它出身官吏。
“德涵尽管宽心。”秦桧斜了眼王泽,他此时心中意气豪发,尚书左丞,离尚书左右仆射、中书、门下侍郎只有一步之遥。王泽请郡后,意图很明显,外朝事务将由他秦桧成为王泽朝廷中的代言人,实施王泽提陈的新政。
他并不担心军制与括海的阻力,面对金人压力,军制改革势在必行,括海贸易、士大夫所不屑为之,但毕竟是解决财政困窘的最佳途径,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或明或暗支持,而且官方甚至采取默许、鼓励的态度,王泽的请郡无不为此。
至于第三步,已经不在秦桧目前考虑范围,也超出了他的能力与胆识。他最关心的就是在王泽与李纲同时离朝的大好时机,如何协助朱影漂亮的做好这两件改制,这是关乎到他日后大好前程的关键所在。
第七章
范宗尹端杯洒洒笑道:“今日为德涵送行,须得尽欢而散,来、来、来,满饮此杯为德涵壮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