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瞪了秦桧一眼,笑骂道:“会之好没正行,还是赶紧回家陪伴嫂夫人吧!”
正说着,绿衣抱着琵琶盈盈入内,向四人万福道:“奴家绿衣见过王相公、秦相公、范大人、蔡大人。”
秦桧哈哈笑道:“绿衣来也,为何姗姗来迟?当罚、当罚。”
“待后绿衣自当为秦相公奉酒。”绿衣芊芊笑,落落大方地道:“方才吴三公子与两位举子欲听王相公新作,奴家为之弹奏数曲,放得脱身。”
蔡绛笑道:“看来吴家这位三公子也是文楼常客?”
“半年来,吴公子倒是常来,使相家人倒底是出手不凡。”绿衣以袖掩唇,一双媚眼瞄着蔡绛浅浅嬉笑。
蔡绛并不理会绿衣,转首对王泽道:“这个吴三郎,家中有几艘海船,随支卖司出了一次南海,倒是家道殷实。整日里不务正业,自言今生与贡举无缘,但愿广交天下良友,就是吴世叔拿其亦是无法。”随即又问绿衣道:“这两位举子也是此间常客?”
“那倒不是,来过几次的史公子是江浙人,另一位操川中口音的公子姓虞。”
“虞允文——”王泽不经意地一问,随即有些好笑自己怎地说出这位历史上的名臣。
“正是,相公怎地知道虞公子?”绿衣惊奇地望着王泽。
王泽顿悟自己失言,尴尬地干笑两声道:“揣测而已,不想果如吾言。”他心下暗自寻思虞允文为何这个时候在江宁,按照他所知,虞允文母丧后侍奉其父,其父故后四十四岁时才参加贡举。难道虞允文此时尚未丧母,想参加明岁贡举不成。他心念一动,又问道:“江浙口音的举子姓甚名谁?”
绿衣一怔,他没想到王泽问两个举子何意,如实道:“吴公子介绍说是鄞县史浩史公子。”
‘新一代的名臣开始出世了!’王泽心下尤是震撼,史浩也是一位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三十九岁进士,孝宗皇帝的帝师,是非常有争议的主和派大臣。
“绿衣就唱一段李易安的如梦令吧!”王泽若有所思地道,此时他的心思已经不在宴会之中了。
第九章
王泽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知地方,又是执政外放牧守大郡,无论名声、资历与一般地方守臣都不可同日而论。都堂诸位宰执大臣与部院重臣相送自不必提,甚至江浙路诸司对他的到来也做了相当充足的准备,沿途州郡纷纷在州界相迎,守臣率群僚设宴迎接。
王泽当然也不便拂了地方守臣的美意,反倒落个不近人情的名声,只要不太过分就一一笑纳,顺便品尝当地美酒佳肴,领略吴越美人的风情。
进入杭州地界,自然是有一番迎送,十余日不得安宁,王泽颇有些不胜其烦,但他还得需要这帮官员办事,免不了与之温言款之、笑谈阔论。整整一个多月他几乎没有视政,只是在杭州大小官吏的陪同下游山玩水,适逢九月、金秋时节、风和日丽、他游兴颇佳,大小官吏为自己能有与王泽共游的机会感到兴奋,借他心情大好的时机纷纷恳请他的大作,却被他一一含笑谢绝,才没有使他盗取他人诗作的愧疚。
王咏翎对于王泽一反常态的做作感到不解,他不相信王泽以执政出知杭州,仅仅是为了游山玩水、外出散心,但王泽绝口不谈政务,纵情与山水间的情景,让他不能不想到大宋国势趋稳,朝廷上下贪冕之心日盛,大臣渐无恢复两河之锐气。
当他在州衙大门不远的牌坊口下了马后,远远看到李墨涵含笑站在大门外向他望来,禁不住心中‘咯噔’一下。突然想起为何王泽来时没有见到李墨涵,他可是王泽的机宜文字,身旁最亲信的人之一,迎接王泽时他倒是怪异未曾见到李墨涵,当时却也没有往心里去,此时咋见李墨涵凭空而出,在他身旁素有格物学神童之称的师弟聂讷,正向自己这边迎来时,在一阵愕然后,抛开随人快步迎了上去,口称:“这不是仲敏嘛!”
聂诺快步走到王咏翎身前,躬身作揖道:“小弟见过师兄。”
王咏翎扶起他,温笑道:“记得为兄上次为你等去行在饯行,你还未曾取字,一别快三年,仲敏还是如厮斯文洒脱!”看聂诺脸面微红,有点不好意思,他这才大笑道:“仲敏也是学究出身,缘何这般小女儿状,倒是像老兄前来迎你似的。”
聂诺不好意思地笑道:“师兄说笑了,大师兄正在相侯,师兄请。”
王咏翎这才快步走到州衙门前站立的李墨涵身边,深深作揖道:“弟见过大师兄。”
李墨涵面色和润地搀起王咏翎,温声道:“一别数月,不想又与云鹏在仁和相聚。”
“恩师到任月余,师兄何故姗姗来迟?”王咏翎起身后面带微笑,语带双关。
李墨涵眼神微晃,干咳一声,勉强笑道:“行在事宜须待打理,路上又有些耽搁,迟了些时日,前夜方才进府。”
王咏翎自然不信李墨涵的话,当然也不便说破,当下顺水推舟地道:“原来如此,可惜了、可惜了!”
“有甚可惜?”李默涵倒是稍稍愕然,不知王咏翎卖哪出关子。
“师兄不知,恩师到任后,由吴越佳丽陪同,便走杭州山水、饱览名胜,师兄两次前来杭州,事急事缓,错过了好日头,看来是恩师不愿师兄留恋山水,耽搁了正事。”王咏翎似笑非笑地调侃,但他的眼神却死死地盯着李默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