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423)

  “看这姿势,必然是一击所杀,常宁军的兄弟最少也在五人,能在金人控制的郓州游击散兵,真忠毅剽悍之士也!”王孝仁禁不住对射杀金军的军人由衷叹服。

  “可惜已经三个时辰了,他们有马的话,相必已经出了须城。”不知哪名军卒发出感慨。

  “他们不会走得太远,而且不用多长时间你们或许能见到他们。”王孝仁起身上马,他相信既然常宁军的散兵游勇在郓州活动,知道大军已经开进郓州,自然回来相投。

  王孝仁又率军向东前进,一路笑谈风声,当数百名宋军精骑渡过济水,众人笑言哪里是去打仗,简直是在郊游,若不是军规规定前锋游骑不得超过主力二十里,他们早就到了须城城下。

  众人正要一鼓作气赶赴须城县城,却传来前锋渡过济水安营扎寨,主力大军在济水西岸扎营,准备修整一番,明日再向县城出发。无奈之下,王孝仁只好传令部众下马休息,准备伙食。

  第九章

  次日五更天,洗漱用饭后,王孝仁迫不及待地传令向须城快速进发,这支马队进展的相当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拦阻地到了须城县县城之下。

  离县城千步之遥,王孝仁散开部众,仔细地观望情形。他虽然有迫不及耐的心思,但还是存有一份戒备之心,须县县城乃是州治所在,又是与金国接壤的军州,须城城垣高大、颇有气势。以他看来,这一座大城,金军以千余人防守又要警惕城内百姓接应宋军,真的是不自量力,

  “难道金人撤了。”望着城上没有防御器械,也没有旗帜,城头静悄悄的。按照常理判断,宋军数万大军进攻须城这样诺大的州城,金军是防御不了的,他们应当放弃须城撤回东阿和阳谷与那里的金军会和,保卫大河上的渡口才是。但是这毕竟是王孝仁自己的判断,他不敢保证自己有十层的把握,反倒是有些心虚,毕竟城中有千余名金军,万一是诈诳他们入城,这几百骑兵定然难逃噩运。

  “大人、大人——”他身侧的那名队将急促地道:“下将看城池好像无人防守,鞑子会不会弃城而去?”

  王孝仁没有理会他,心中正在处于激烈的矛盾中,拿不准是等候后面的前锋大军到来后再做计较,还是先全了这夺城之功,成败得失系於一念之间,他握着剑柄的手溢出了汗水。

  营军法虞候有些沉不住气了,眼看着一件大功唾手可得,王孝仁竟然犹豫不敢进,他又岂能在此犹犹豫豫丧失了这次机会。于是手握刀柄,目光紧紧盯着王孝仁,沉声道出两个字:“大人——”

  王孝仁转首看到虞候不怀好意的目光,心下倏然一惊,虽然在此他的官职最高,但虞候却不是他的下属,而且有临阵议处领军将领的权力。攻与不攻本是在两可之间,面对空城而却步不前,虞候有足够的理由斩杀主将。眼看对方握着刀柄的手已经暗暗颤抖,他再一次望向城头,咬了咬牙,暗想:‘去就去了,拼一拼吧!’想罢,抽出长剑。高喊:“全营前进——”

  正当数百名骑兵列为三对向城门杀去,及至城门二百余步时,却见城门缓缓打开,冲锋中的马队在王孝仁大声呼喊中减速,到了五六十步时才约束住前进的步伐,大家齐齐望着城门出来了四名身穿宋军常宁军服饰的军卒。

  王孝仁苦笑一声,嘀咕道:“还是被人捷足先登了!”

  “在下常宁侍卫大军忠士余坤,在此恭迎长从军诸位。”当先一名年近三十的军汉笑呵呵地抱拳大喝。

  王孝仁与监军虞候面面相嘘,二人同时在想一件大大的功劳转眼间被他人从自己的手上夺去了,当真是晦气,若无昨夜宿营,恐怕是他们二人站在城门意气风发地迎接大军入城。

  事到如今,他二人只好苦笑着下了马,缓步走到城门口。

  “怎么就你们四人?”王孝仁身为营指挥使,自然要询问情况,营虞侯知趣地闪到他身后,。

  余坤并不以为对方是营指挥使就卑躬屈膝,血水中趟过来的的汉子还在乎什么,何况又不是一支部队的,当下眉头高挑,朗声道:“一行五人,昨夜进入县城。”

  王孝仁疑惑地道:“还有一人……”

  “是——”余坤道:“还有本队队将,我们一行五人自军司战败后,游走郓州境内,斩杀金军将吏上百人,昨日方才得知金军弃城而去,故此先入城中恭候大军。”

  王孝仁尴尬地笑了笑,道:“昨日济水之侧那五名女真军卒是你等杰作?”

  余坤脸颊闪过一抹冷笑,傲然道:“正是——这几名探马是刺探大军行至,被队长率我兄弟四人一击所杀。”

  “好大的能耐啊!”

  监军虞候稍带不满的声音传了过来,王孝仁知道他恼恨这几人平白夺了他们的功劳,但他也不在意,笑道:“昨日看到五个鞑子横尸山野,本将知必是常宁军散落兄弟所为,看来你们在郓州四处伏击鞑子,颇有战绩。哦——对了,还不知你家队将和另几位壮士高姓大名,可否相告?”

  余坤笑着抱拳道:“大人客气,在下弟兄都是无名小辈,名讳不值一提,所属队将乃武进士邱云邱队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