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489)

  “日久见人心,请居士拭目以待。”王泽报以苦涩的笑,有些事情他不能说,只能默默承受一切后果。

  第四章

  “不知王相公考虑的如何?本使可以等待,不过大金百万雄师可等的不耐烦了。”

  在张通古到达行在后,朝廷宰执们似有默契地退避一旁,由王泽充当了没有朝廷正式任命的和谈差事。但张通古迎入京城到在都堂开始和谈的期间,王泽竟没有露一个笑脸,整日里就一张招牌式的脸面。和谈开始后,他静静地听着张通古傲慢的说辞,一句也没有反驳,偶尔说上几句,都是些关于议和条约中无关痛痒的旁支末节。他的态度令张通古洋洋自得,认为王泽亦不过如此,丢失河朔的压力,使他失去了方寸。

  终于,到了最为关要的两国地位的重新厘定,和国界再次划分。张通古索性来了个狮子大开口,要求不仅在增岁币五十万之上,大宋对金改成臣南朝侄皇帝,而且要宋割让河东北路在大河西岸的府州路三州。

  在单马招抚河北西路诸军州之后,张通古意气风发、豪气云天,自信自己有把握在气势上压服刚刚丢失河朔的南朝君臣,为金主争取更大的政治利益,最令宋朝士人不能接受的是竟然让皇帝又称侄又称臣。

  当他提出这三点无礼的要求后,见王泽面如止水,迟迟不做答复,有些不耐烦地开口威胁。

  王泽的目光转到张通古的脸上,如同刀子般锐利的眸光,犀利无比地刺向张通古。

  张通古被这道冷冰冰的目光盯的背脊发凉,几天来他已经适应了王泽淡定柔和的目光,咋一看,他实在无法直视王泽那双能杀人的眼睛。

  “百万雄师——哈哈……”

  王泽猛然放声大笑,都堂公厅之上这样的畅怀大笑,委实的非常无礼,两国和谈的庄重场景,这样的笑,足以引起双方的隔阂和侧目,就是在场的宋朝官员亦是惊讶非常。

  “王相公——”张通古自入城以来,第一次听到王泽的笑,感到笑声充满了讥讽和嘲弄,他仿佛看到了年前王泽嚣张的姿态,脸色当即变的异常难看。

  王泽好不容易止住了笑,眼眶中溢出点点泪水,他掏出锦帕,拭干泪水。犹自浅笑道:“贵使莫怪,一时觉得好笑,本相失礼了、失礼了。”

  这句话更是无礼,张通古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冷冷地道:“愿闻王相公能否签下和约,下官可没有太多时间与王相公打官司。”

  王泽眉尖一挑,脱口就是一句:“已经给了贵国河朔数十军州之地,怎么——还不成吗?难道贵使还想要行在不成?”

  张通古一怔,不想王泽竟然说出这句没有边际的话来,仿佛金军收复整个河朔,是南朝给于的,甚至可以理解成恩赐的。而且王泽话中有话,分明是指责金军对宋朝的入侵,有窥视江南的意图。

  “河朔乃挞懒等叛逆私下所为,大金皇帝陛下不过是收复河山,王相公莫要误解。”

  王泽饶有兴致地看着张通古,口气调侃地道:“难道当年的金主敕令和都元帅帅令,白纸黑字的归还河朔,都是子虚乌有吗?”

  张通古脸色微恙,王泽说的是事实,归还河朔是由金国朝廷的敕令,这一点他是无法辩驳的。

  “大宋天子为南北通和,罢戍河朔,示好于贵邦,不想贵邦一意孤行,竟然三路入侵,官家为体恤河朔生民免受战乱涂炭,才主动退过大河。贵邦狼主竟不体官家心意,强行索要,实非明主所为之事,真是令天下士人寒心。”

  张通古听王泽口口声声贵邦狼主,丝毫不提大金皇帝,明显将金国降到南朝藩属地位,压根就不承认金国是上国,甚至不承认金是与宋平等的国家,令他极为恼怒。当下,极为不悦地道:“王相公自重,大金皇帝陛下岂是一下邦执政可以议论的。”

  岂料王泽有意无意地伸展了一下身子,风轻云淡地笑道:“下邦执政?哪个定的下邦,大宋乃华夏正统,朝廷亦是中央之国,这是无容质疑的,女真若是与汉家共处,必须要承认大宋乃是正统,难不成又有圣人骑青牛出燕山,化方外不毛之地?”

  王泽尽情地调侃张通古,甚至拿老子骑青牛出潼关西行的典故来戏弄女真族,但他亦是非常果断地坚持大宋的正统地位,绝不对金称臣,这是他最后的底线。当然,这不是士人能接受的底线,任何一个条款的签订,他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无论于公于私,他绝对要坚持这条他并不以为然的底线。按照他内心深处的想法,针对于称臣、五十万岁币、遣返完颜昌父子,府州路三州条件,他宁可向金称臣而罢岁币、留完颜昌、保府州,不就是称臣嘛!虚名而已,有求之时谦恭一下,实力到了反客为主就是,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但是,王泽他不能随心所欲,朝野士大夫宁愿增岁币、遣完颜昌,也不愿对他们看不起的鞑虏屈膝称臣,这是士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天朝传统,在这种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他只能选择放弃一些实在的利益,来争取这个无聊的虚名。

  “正统——”张通古冷笑道:“赵家气数本尽,全赖我主仁德,宗庙得以保全,苟延残喘于江南,竟大言不惭谈什么正统,可笑、可笑之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