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淡淡地道“如今侍卫水军老将之内,能认识到以海制陆之士,亦属不多,太尉未尝一日舟楫,能看到这一点,当有此誉。”说着话题一转,又道:“侍卫水军虽暂不能与女真马队正面对抗,但在沿海依托舟船,据守关防威胁其后方绰绰有余,若能同南征大军一般,载马军登陆,其战力断不可小视。”
“相公所言极是,既然万里海疆能送十余万大军,区区数百里海域,以水军辎重转运船,足可使数千马军征战燕山。”李长秋冷淡地看了眼许翰,附和王泽补充一句。
第八章
许翰冷冷地看着王泽与李长秋二人一唱一和,他淡然一笑并不多言,尽管他身为枢密副使,但朝廷重大国策,还轮不上他决断,一切都掌控在朱影与王泽手中,只不过王泽做的颇为温和而已,该说的他都说了,下面的事情他无能为力。
李纲迟疑地看着沙盘,道:“假使不动用东南仓储,单川陕各路能否支撑大军西进?”
王泽诧异地看着守望沙盘出神的李纲,又看了看李长秋和刘光世二人,希望他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并没有想到这个新鲜的问题,但他立即品味出李纲深意,并对此日后关系北伐模式的战争方式颇感兴趣。李纲的意图很明显,对西李作战,绝不能动用举国之力,尤其是对日后北伐至关重要的东南财富,绝不允许消耗在西北,从而影响了他孜孜以求的光复大业。
倒底是倾举国之力还是仅用川陕、沿河之力,影响很大一部分大臣对西李用兵程度的态度,虽然王泽大权在握,但无论如何他也好尽可能低把自己的决断,建立在至少半数重臣支持的基础上,这是他当政多年的原则,也是他认为政策可以得到长久贯彻的内因。
刘光世咳了一声,缓缓地道:“以目前朝廷禁军器械、训练、士气来看,西侍军得到殿前司支援,对西李胜算很大。”
此话并不能让在场大臣信服,刘光世话语说的很活,只是笼统地说胜算很大,并没有多大把握对西李行灭国之战。
李纲蹙了蹙眉头,双目盯着王泽,沉声道:“强敌环视之下,万一相持不下,如之奈何?熙宁五路无功,不可不忧。”
王泽明白李纲是好意提醒,神宗朝利用西夏内讧,宋军数十万大军五路伐夏,或败或退,均无功而返,几乎动摇了国本,神宗皇帝当朝失声痛哭,士人引以为戒。
此时,李长秋亦是无话可说,他内心深处也不敢肯定能否对西李反击成功,就不要说灭国之战了。
王泽刚要说话,却被一名负责节堂通传的胥吏打断,他看到胥吏递上来的纸条后,面色顿时变的铁青,神不守舍地道:“各位,在下寒舍有急事在身,暂先告退,赎罪、赎罪——”
孙傅虽不知纸条上写有何事,但见王泽失魂落魄的模样,感到其中必是要务,当下道:“既然府中有事,王大人先行。”
李长秋的目光怪怪地望着一旁,不敢直视王泽扫过来的眼神,直到王泽与众位宰执告罪出去后,才轻轻松了口气。
孙傅重新走到沙盘边上,道:“方才李大人所言,甚有道理,不知都参军司作何见解?”
尽管李纲持有异议,但都参军司虽属枢密院,却是实际上的皇帝与都堂宰执的军事决策备谘机构,枢密使对都参军使并没有上下绝对节制权力。
刘光世向陈淬、王宣二人使了个眼色,如此敏感议题,他向来交予行军司正副参军使来面对。
王宣当即朗声道:“回相公话,驻泊陕西六路可归西侍军调遣九支侍卫大军,四川驻泊两支侍卫大军,可用于征伐达七支侍卫大军,若沿河调拨韩世忠大军西行,加上殿前拔隶司五军,在不动摇沿河防务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在吐蕃的支援下,在灵夏与西李决战。然此须后方粮草、器械供应充足,沿河诸路大军保证永兴军路不受金军袭扰,不然绝不可行。”
做为武将王宣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做为高等参军他又精通行军战略,并忠实地履行自己职责,从可与不可两个方面议论战与不战,毫无任何偏执。
孙傅、李纲等人心中跟明镜似的,对西李的大规模战争,必须建立在有通畅的后勤保障与一个稳固的后方,否则不消说……
进攻兴庆,便是防守横山亦是困难,七支侍卫大军已经是西侍军调兵的极限了,再加上殿前司和北侍军西调兵马,能否在战事给予足够的保障是对朝廷的一大挑战。
李纲环顾枢密院众官员,咋见李长秋眉头紧锁,神情间颇是忧郁,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不禁问道:“尚卿,尚卿——为何沉默不语,是否已有良策?”
“哦——”李长秋稍稍回过神来,忙道:“相公赎罪,下官适才确实在想如何方能行征伐西李之策,一时间忘乎所以,失礼、失礼。”
孙傅浅笑道:“既然都承旨有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些许雕虫小技,相公见笑了。”李长秋看了看孙傅、李纲的脸色,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以陕西粮食仓储来看,的确不足已支撑一场旷长日久的大战,川北蜀道艰难,不可能大量调运粮秣,然动用京西,荆湖粮草、器械、人力,当可行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