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昌哈哈笑道:“德涵——你总是有自己的道理,恐怕你沉迷于灵夏、燕云,而无力东顾了吧!”
王泽神色一动,指尖缓缓地敲击桌面,刚要说话,却见李默涵快步进来。
“恩师,西北房转呈密报。”说着,不经意地瞥了眼裴昌,毕竟是职方司专门呈报宰执大臣的密报,属于最高等级的塘报,连他这个机宜文字也无权观看,裴昌乃一介布衣,不能不有所顾虑。
王泽结果塘报,细细看看了后,这才去了火漆,当着裴昌的面拿出公文观看。
“不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不错、不错!”王泽松快地舒了口气,把塘报放在桌上,目光中含着笑意,道:“隆运,来咱们兄弟再干一大杯。”
第四章
“既然德涵有如此雅兴,那我就奉陪到底,请——”裴昌感到这份塘报非同寻常,能在大战期间,令执政几乎压抑不住心中惊喜的事情绝对不多,看来今天他来的正是时候。
“好啊——文渊,你且去前面用膳吧!这里无须侍候了……”
王泽在李墨涵告退后,与裴昌他们二人又畅饮几杯,才得意地笑道:“看来隆运这十五年的经历还真是颇为稀奇!重新踏足国土,其他不说,但观如今朝野如何?”言下颇为自负,语气间充满了自信,他在朝廷中慢慢地推行了他的政策,每一步都需要思虑再三,做人也不能率意尽兴,今日老友再聚,裴昌和朝廷又没有牵扯,自然是要得意一番,不过他言语中也道出对裴昌迟迟不提十五年来事情,有些耐不住性子了。
裴昌却笑道:“如今天下当真是气象大变、的确是不同于前朝,不过你的海外策略,手段似乎还不够啊!”
“哦——”王泽感到谈话渐渐进入了正题,有感于裴昌如不是有丰富的海外阅历,绝不会对目前的海外策略提出这样的评论。以目前的海外政策,当然有许多支持者,但反对与抵制势力亦是非常强大,导致很多政策压根就不能在朝廷通过,只能由南海宣抚司和海外军州便宜行事,反而引发了新的问题,朝廷不能有效地节制海外文武官员,日久天长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但却没有多少好法子解决,最少目前他不具备解决的实力和机会。
“或许你早已经有打算了,解决了灵夏后,会回到海外经略事务之上,但我看放着一座诺大的银山,反而在南海用尽全力,实在是有些可惜!”
“银山——哪里有什么银山,这次干三佛齐这群杂种就是为了他们的金山……”王泽在得意放肆之下不禁说出了南海征战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且少有地说了重口粗话,当他未尽其言的时候,懵然眼前一亮,心底闪过一个国家,整个人豁然明白。但他决定由裴昌说出来,于是笑道:“是我孤陋寡闻了,却不知海外竟有此妙处,愿闻其详。”
“扶桑平安朝,我在那居住数年,有感于其国内物产贫乏,尤其是粮米匮乏,但有一样确实朝廷最需要的,当然亦是德涵你经略海外,最想得到的物件之一,其贵重却不在三佛齐的黄金之下。”裴昌卖了个关子,并没有说下去。
王泽听了后,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裴昌极有可能做了一次环球的航海,喜的是他竟然在扶桑停留经年,必然熟悉其国内情形,多年来他一直想玩一玩那个东方岛国,但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裴昌的归来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当下忍不住道出了自己的心思,或许可以说是即将涉及的政策,正色道:“朝廷的确需要大量的金银,如今市面上交易频繁,铜钱已经不堪重负,交子已不足以通行全国,宝钞发行已经势在必行,然国库又缺少可以支撑宝钞的金银,故而目前非常矛盾,此番征伐南海,与其说打通海路的南站征战,还不如说是黄金之战较为妥当。”
王泽已经认为朝廷到了进一步深入变革经济的地步了,短短十年的发展,东南各路已经是商机遍地,自从朝廷大力支持海事以来,又有凤凰山书院与江浙路几个大家族的介入,工场制造业得到了刺激性的增长,一大批工场的落成,一批批货物的制成,一车车钱币的收入,刺激很多人不惜风险,把钱财大量地投入工业制造,以博取丰厚的回报,可以说工场主是东南仅次于海商收入的阶层,两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他的暗中支持,李纲等有识之……
士的大力协作,兵部放开很大一部分军需品给私人工场主制作,尽管前提是由兵部军器监监督查收,但其中丰厚的利润足以使有实力的工场主,想尽办法地争取订单。
但繁荣的背后,却造成了本就不堪重负的铜本位货币政策,几近破产的尴尬境地,大宗往来,动紮数以几十万贯、甚至上百万贯,铜钱已经彻底显露其脆弱不堪的一面。朝廷中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甚至有人惊呼,此千年所不遇之危机,如不进行币制变法,朝廷将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这种情况的延伸,导致即便是反对大规模开海贸易和最坚决的保守派,亦是对铜本位货币政策感到变革的必然性,大家一致认为交子仅仅是一偶商家发行不能代替铜钱,朝廷发行以金银为支撑的宝钞已经是必然趋势,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改,争论就在于此,这可是干系到大家共同利益的事情,是士林商家之间仅次于北伐和征伐西李的话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