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747)

  罔氏却不以为然地道:“陛下,难道你真看不出来,大夏目前所面临的局势?”

  “皇后这是什么意思?”李仁孝冷冷地看着罔氏,目光越加不善。

  罔氏仿佛没有看到李仁孝目光中逐渐增加的不友善神色,口吻带着讽刺意味地道:“朝廷庙算一错再错,当处濮王作乱时,就应当细细甄别忠奸,不然也可留下一员好将才。”

  “皇后是在说那征末浪?可惜、可惜明珠暗投,跟随仁忠殉葬!”李仁孝心下一动,的确——那征末浪的才能给了他很深的印象,当他听到平乱后那征末浪死亡的时候,还暗自感叹一员良将错投了门路,罔氏这个时候提起,令他又是一番感慨。

  罔氏冷冷一笑,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古来忠义之士莫不对恩主以身相报,陛下身为长生天的青天子,怎不早早让那征末浪还了濮王人情,即位之后对外事不闻不问,以至于内乱纷争,让南朝去了大便宜。”

  李仁忠愕然,罔氏分明是在责怪于他,明里说李乾顺失策,暗里却在指责他登基之后种种失误,言下之意已经不单单为那征末浪一人,而是暗之如他能早些有作为,不沉迷于宫中******,或许就不会有濮王作乱这场悲剧了。

  “如今宋军已经迫近大河东岸,女真人竟然趁火打劫,高澄处处被动,张钰力不能支,嵬立啰观望不战,罔存礼身陷孤城,大夏三面一片糜烂,陛下将如何处置?”

  罔氏对国事如此了解,李仁孝并不以为意,党项风俗中女子地位很高,往往有机会参与国事,虽然李乾顺推行汉制,但党项风俗岂是朝夕可以完全改变的。罔氏做为皇后,自然有内侍向她禀报国事,而且这些日子来与李仁孝接近也了解不少时局,做为受到很深教育的女子,她有着一般党项女人所没有的政治见解。

  “皇后说的不无道理,如今国事已经到了开国以来未尝有之危境!”李仁孝不得不承认,就是察哥在奏报前方战事的时候,其神情、口气中也透露着不安的意味,可见如今局势或许比他知道的还要坏。

  “所以臣妾才说南朝已经为陛下建好了府邸。”罔氏说话时,那张清丽的脸颊冷冰冰的,没有丝毫表情。

  “皇后——”李仁孝的神经明显被刺激,脸色更加不好看,声音已经是低沉的怒吼。

  “陛下——忠言逆耳!”罔氏毫不畏惧李仁孝的颜色,反而迎着他的低吼,沉静地道:“如今不是龙颜大怒的时候,还是多听听异说之言吧!”

  李仁孝见罔氏并不避让他的怒火,不禁愕然,用不悦地口气道:“那就请皇后说说异说之言,朕洗耳恭听。”

  “陛下这是在心平气和的听谏言嘛?也罢——臣妾就给陛下说说夫妻之间的知心话,臣妾也就今夜干预一次国事,明日听凭陛下处置。”罔氏的口吻着实冷淡,语气中散发着一抹失落的意味,她眉目间毫无表情地道:“现在后悔前事已经完了,还是冷静看看时下局势,难道陛下没有看出来南朝的用心?他们为何没有由熙河转道西凉府,反而在打下应理城向东北进军,难道陛下真的不能玩味三分吗?”

  李仁孝愕然望着罔氏,不解地道:“皇后要说什么?”

  “原本臣妾亦是没有看到,在罔存礼前来此行是偶尔说了他的一些看法,这些日子来,臣妾细细品读,豁然明了原来南朝是在围三厥一。”

  “围三厥一?难道皇后是在说……”李仁孝一怔、旋即一惊,似乎有点领悟到了什么,确有把握不住要领。

  “陛下好好想一想,有些事臣妾只能为陛下拾遗补缺,至于怎么办,还须陛下圣裁!”罔氏那双含怨的秀眸中忽然流出两行清泪,仿佛在自言自语地道:“有时候真希望与陛下生在寻常人家,男耕女织,平平安安地讨日子!”

  “皇后……”

  红旗铁马响春冰篇

  第一章

  宋军并没有一鼓作气向大河西岸进攻,而是在徐徐推进的同时不断巩固既得地域,收罗、打造渡河船只,由于周边缺少可以造船的树木,现有船只也被夏军劫掠一空,尽管宋军早有准备,从后方运来不少木材,但现场造船还是须要时间的,在材料不多的情况下木筏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军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积蓄继续进攻的物资,一面等候吴玠的消息,一面专力清剿河东残余抵抗势力、安抚各地百姓与部落大族长们,反正对面的夏军也经营了很长时间,该准备的都已经齐备了,也不在乎让他们多等待几天,有时候让敌人在惶恐中等待,也是一种消磨对方士气的大好手段。

  大军停留的这段日子,封元虽然没有具体的职事,但他也没有消停,整日捻转各个军营查看事务,会见各部都参军使、军参军使各军参军司之上的行军使。

  封元带着两名卫士,例行公事地前往后方骁骑侍卫大军第一军驻地,他一大早就匆匆动身,行了近半个时辰,已经到了接近第一军驻地旁外围的一个小村寨。

  “参军,前面就快到了,咱们还是歇息片刻再去不迟。”一名卫士用近乎哀求的目光看着封元,毕竟他们一大早就出发,经过半个时辰的颠簸,的确是够受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