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面熙熙繁华极不相称的是,后院一处幽静的上等禅房庭院内,伴随着偶尔的钟声,王泽和木云禅师盘膝于苇席之上,相对品茗论道。
“正值盛夏,西北的日子可不好过啊!”木云品了口香茗,优雅地放下精致的绿砂茶具,神闲气定地看着对面的王泽,目光中充满了无限意味。
一身宽大浅色细棉道袍的王泽,却看也没有看木云,双目紧紧盯着手中的一本小册子,缓缓地道:“大和尚下船不久,怎地关心起了西北,想想此时那里已经是尸山血海,这可不是佛门弟子所倡,更非大和尚道场所在。”
木云并不介意王泽话中淡淡的取笑,含笑道:“我佛以慈悲为怀,怜悯天下终生,西北数十万生灵岂非我佛度化所向,相公虽是顺天意而行事,却为何在盛夏举事,徒增许多辛苦。”
王泽淡然而笑,他当然理会得木云所指,夏季用兵乃是兵家一忌,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救治伤患,都比秋冬要平添几分艰难,尤其是沙漠中除了水源外。平常时人也会汗流浃背、体力大衰,更不要说战时顶盔贯甲、身穿厚厚的麻衣了,在烈日下不消多时,铁甲就会热的烫手,打仗了,一旦受伤亦是容易伤口败坏,引起伤兵大量死亡,解毒消炎的汤药也难以奏效。
他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之所以坚持夏季进兵的缘由主要是时不我待,这场战争不能拖得太长了,在不得已巩固既得地域后,立即把战线推进到大河一线,不能给夏国太长准备的时间。当然盛夏作战的确是辛苦,伤亡也会比平时更多,但他已经在前段时间为这个阶段攻势,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包括军卒换洗的衣物、以及前方所需医疗设备等等,他相信同样的天气作战,夏军的遭遇会比宋军更加艰辛。更何况这不是一场短时间的战争,区区数月的酷暑很快就过去了,相信到了真正决战的时候,已经是秋冬之际了。当然,他还有一个中欧纲要的心思没有对任何人说起,那就是他认定战争是推动新鲜事物快速发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惨烈的战争才能给人们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正如凤凰山书院博物院的士子们和太医院前往大理国山区寻访疗伤草药一样,他给了一点提示,战争却直接给了士子和药师们动力,早一日成功找到并研制成功就能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大和尚怎样看西北局势?”
木云稍稍愕然,他没想到王泽刚刚还是取笑他,这会又问他伐夏之战的看法,自他由海路在沙门岛回国后,一路兼程来到汴梁,在大相国寺挂单。王泽以礼佛的名义前来相会,他并没有说高丽之行的详情,而是给了王泽一个记事的小册子,并几封书信,便静静地品茗与王泽谈论异域风情,丝毫没有涉及国事。王泽忽然的发问无疑使他少了心理准备,但他很快稳住心态,稍稍思量后,道:“西李虽是蛮邦胡虏,却一心向佛,相公举王师西进,虽有归化之大义,却要少杀生灵,当以佛法柔化羌人。”
‘这个老秃驴——纯粹是扯淡鸟话。’王泽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暗自在心中骂了句。这次是亡国之战,夏国即便是再衰弱,也会奋力一搏,两军交战岂能少杀人,一切阻碍军事行动的障碍,都必须清楚干净。佛法柔化——纯粹是一句空荡荡的废话,要是真能用佛法化人,那数十万大军根本就不需要舍命力战,后方如流水般地花钱更不需要,以韶乐征服三苗,他只能报以嗤之以鼻的轻慢,没有强大的武力做为后盾,谁鸟你什么雅乐。当然,他并不认为木云是这等迂腐之人,竟然相信佛法无边的胡话,要不然木云也不会欣然北去,去分化高丽贵族,争取大宋在高丽的最大利益。
“大和尚真乃有道高僧,菩萨心肠度世,非我凡夫俗子可比!”王泽说这话的时候,实在是有些想笑,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说了出来。
“贫僧不知相公在西北有何打算?”木云毕竟刚到汴梁,还不太了解西北局势,当然他也不甚关心,他想知道的是王泽在西北倒底要达到何种程度,会不会影响到他所关心的、并为之倾注心血的事业。
“哈哈……”王泽一阵爽朗的大笑,摇了摇头道:“大和尚认为王师将抵达何处为妙?”
“相公规策何处就是何处!”木云淡淡地看了王泽一眼,伸手拿起壶为王泽斟上一杯茶。
王泽愕然看着目云禅师,非常惊讶于他的机智,笑道:“此朝廷诸公妙算,天子前纲独断,大和尚这又那里说的……”
“天子是过去佛,而相公是今生佛,朝廷诸公不过菩萨、罗汉尔!”木云禅师口气是淡淡的,但此话足以惊天动地,令人臆想翩翩。
“多谢——”王泽丝毫没有任何震惊或是愕然的神色,不过是含笑道了一句,旋即意味深长地道:“钢刀过后,还须佛法度世,不知大和尚可有教我?”
“不敢、不敢——”木云隐隐听出王泽想请他组织一批僧人,做西北之行以安抚当地佛门弟子,帮助宋军灭夏后巩固人心。他并不愿意涉足西北事务,但王泽的面子又不好推脱,灵机一动,道:“相公放心,贫僧自然会发帖于各位师兄,请他们西行广布佛法,为亡灵超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