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端豁然睁开双眼,两道精光迸射而出,脸颊闪过一抹欣喜地笑容。当他接过塘报,匆匆打开、细细观看,脸上的笑容更加舒畅,笑道:“好、好、好——各位太尉用心,将吏用命,真不负本帅所望啊!”
张昇满脸带着恭维的浅笑,道:“大军全面突破,不日可下怀州进军兴庆,此曲帅调度有方之功,它日朝廷述功,当为禁军方面都校之首!”
马屁拍的是大了些,隐隐有捧曲端下一步就任枢密院都参军使之嫌,这岂是他一个西侍军都参军使该说的话,但当此大获全胜之际,曲端心中高兴,更何况他也不是没有问鼎枢密都参军使之意,毕竟那可是在禁军军制典章中明文规定的禁军最高职事官长,由张昇点出其中意味,自然是心下飘飘然。
张昇眼看曲端面有得意之色,知他的奉承没有引起曲端的反感,当下又道:“这些叛羌正在向各据点退却,然各路大帅纷纷要求停止追击,不知曲帅以为如何?”
实际上,以他张昇的主张,应当在取得突破后,各军组织全力追击,最好能趁着夏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拿下怀州、静州关城,取得这两处对兴庆进攻的出发点,把这一战做的圆满一些。
曲端却不以为然,他并不认为宋军能趁着夏军败退之际拿下两州关城,毕竟两州州城是兴庆最后的屏障,经营多年又会被夏军困兽犹斗,搞不好挫了大军锐气可就不好了。时下各路大军首先要渡过何去站稳脚跟,在两支马军主力过河之后才能并徐徐推进。不然,不要说进攻坚固的关防,万一夏军留有后手,取一处来一次大规模反击,宋军很有可能被赶过何去,从而遭到巨大损失,他可不愿冒这么大的风险,坏了自己的名头。
“哎——过河后接近兴庆,大军当谨慎行之,万勿贪功冒进,被西李叛羌有可乘之机!不过,云骑、骁骑两支大军可在过河后,选派精干将吏进逼州城试探虚实,也可以佯作攻城模样,以备大军来日攻城之用。”
张昇的主张被曲端轻轻驳回,暗自感到不悦,做为西侍军主要大帅之一,毕竟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他脸色却没有任何异样,附和着道:“曲帅说的是,是下将孟浪了!”
曲端淡淡地笑道:“急攻之法是无不可,然对兴庆最后一战,西李必然拼死反抗,逼的太急并不是件好事,轻骑深入一点是必要的,但大军还是等等长从第二军再说吧!”
当曲端提到长从第二军的时候,张昇的脸色当即就不太好看,在战前那场争辩后,曲端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主张,非常不情愿地用朝廷的策略,下令长从第二军火速北上,在省嵬城编入北侍军其它拔隶各营后,立即西渡黄河火速南下,直接向怀州与兴庆之间插去。在他看来,是曲端曲就了王泽、唐重等文官的意志,并不是按战场形势取最佳的策略,引起了他心底深深地嫉恨和不满,每每在都参军司的诸位行军参军们中间提起来,无不是痛心疾首的模样。但既然曲端已经妥协了,他也就不便在曲端面前自讨没趣,寂落地道:“那下将就先出去等待塘报。”
曲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目送着张昇走出大帐,待张昇走后,他才长长叹了口气,无奈地苦笑一声。张昇哪里知道他曲端的心思,那日关于长从第二军的争论,原本他不过是在大帐内调和气氛,原意要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按照自己的意愿打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但当晚高平意外地带了瓶好酒找他来吃酒,二人饮到半酣时,高平有意无意地说了句:“曲帅治军严明、当为汉之细柳周亚夫……”言罢向他意味深长地一笑。就在高平这淡淡一笑后,他浑身一颤,几乎出了一身冷汗,当即改变了主张,决定按朝廷的既定大略行事,他可不想成为周亚夫。
人家高平说的是正理,当然也是对他的一番好意,是想自己坚持用自己的打发而抛弃朝廷经过多方规策的大略,无论怎么讲都有争权夺利之嫌,更何况,他的坚持就是为了自己最后的荣誉。要知道这是朝廷执政在综合了兵部职方司和枢密院都参军司各方面的计划之后的定策,是一种战略性的硬性令旨,他一个前方方面都校想要推翻,不仅得罪了朝廷,而且在整个禁军中也得罪了一大批手握实权的都校,首先是枢密院都参军司,其次是北侍军都指挥司,甚至一些其他的大帅,因为长从第二军中相当部分是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不让他们露露脸,岂不是枉费其长辈的一番苦心。高平是心高气傲、有时候不理会朝廷执政,但人家那都是表面上的功夫,不仅无关大局还能为自己赢的清高的名誉,难怪这小子在殿前司混的如此如意,当年自己是一路统制的时候,高平不过是指挥使一级的将校,而此时一向和王泽不顺路的高平已经是侍卫大军都校,而且还有行情看涨的的驱使,不能不说这小子对一样的事情怎样去看、怎样去做有着一定得分寸,看来自己是应该低调一些,免得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当宋军完成了渡过大河的作战,整个战线对宋军战略相当有利,殿前司拔隶三军、步曲、长从、云骑、骁骑各侍卫大军全部渡过大河,乡军亦有数万人渡河,前方游骑不断深入,有些甚至到达兴庆城东关之外十余里处,摆出一副大举进攻兴庆的势头,使夏国国都频频示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