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突破口上的宋军和吐蕃军惨死在城头,或是被抛下城去,但更多的宋军爬了上来,而且一些宋军身上披着专门的铁兜重铠,寻常兵器乃至弓箭都难以对他们形成致命杀伤,夏军城头兵力又实在是太少,应付了这边,难以应付那边,实在是勉为其难,不要说这些几乎刀枪不入的重铠步军了。
罔吾眼看着城外一片红潮般地宋军,还有那点缀其中灰色铁衣的吐蕃军,再看看不断登上城头的宋军将吏,他气是不打一处来。战前,他就和先前战死的防御使商议,由于峡口兵力过于单薄,他建议把主要兵力集中在峡口城中守卫,尽量拖住宋军通过关城北上顺州,兵力过多分布在山寨堡城内,并不能有效控制北上通道,因为宋军兵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夏军非但阻止不了宋军进攻反而会被各个击破。可惜的是自己的忠言没有被听进去,相当一部分兵力分散在关城之外,被宋军在短短几天内秋风扫落叶般地剪灭,关城内的守军仅仅剩下数千人。
更令他心痛的是,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步跋子精锐,很多人分配到各山寨中,遭到宋军毁灭性的打击,城内剩下的不过两千人而已。
时间不容他多想,更不容他后悔前事,时下最紧要的是把宋军给打下去,第一波的攻势往往是最猛烈的,尤其是宋军在连续三天的远程打击后,在一个正面狭小空间一次性投入上万兵力,绝对是要一鼓作气拿下峡口,所以他必须要坚持下来,只要打退宋军第一波进攻,也就等于消减了宋军锐气,或许可以尽量拖延他们通过峡口的时间!
与罔存礼的无奈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决然中的悲壮,更多的是无奈中的凄凉,明明知道不存在任何希望,还是要死死地撑下去,全了一片忠义之心。
远处督战的西侍军都指挥使知杂事解潜亦有感触,攻城的战斗打了近半个时辰,但夏军的抵抗依然非常顽强,宋军兵力占了绝对优势,城下的机弩车与步军弓弩手不断射击城上目标,换句话说,在他眼中峡口已经是唾手可得的一座小城,但没想到号称熟羌第一军的番落第一军,打了半个时辰竟然还没有控制一段城墙,吐蕃军就更不用指望,这群山原上的蛮人杀人掠货十二分地老道,尽管也愿意出力,但攻城略地的真刀真枪却畏首畏尾,十二分地不出力。
“把第二军给我调上来,不拿下峡口小城,本帅誓不回寨——”解潜越看越生气,他亦是明白三天的弩箭打击后,宋军抱着必胜得心态参加战斗,如果第一次进攻失利,对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他当即高声怒吼,把另一支精锐拉了上来。
番落第一军的将吏越打越心寒,城上的夏军反击并不猛烈,但他们始终被人数不多、身穿简陋皮甲的夏军堵在几个突破口,无法形成对大片城墙的有效控制。做为由陕西六路边地熟羌组成的部队,他们是对这些身穿简陋皮甲的夏军并不陌生,不消说几日来的盘山之战,就是任何一支西侍军侍卫大军对他们都不陌生,这是夏军中战斗力相当强悍、名声仅次于横山山讹的党项步跋子,这群山地里的贫苦羌人,战斗力尤为强悍,令对手每每大吃苦头。
宋军着实感到了压力,士气正在逐步消减,尽管此时仍然保持强烈的进攻欲望和势头,但夏军又何尝不是如此。宋军毕竟人多势众,在不断地进攻中对夏军的杀伤亦是非常有效,半个时辰里,夏军的城头防御力明显弱了许多,夏军很多精悍的军卒身亡,宋军可以不在乎伤亡,他们又充足的人力、物力,但峡口关城内的夏军却一无所有,他们只有自己的血肉之躯。
随着城外号角的再次响起,番落第二军一个镇的旗号出现在城外,随着第一军剩余兵马全部压上,这个镇的兵马填补了第一军的进攻地域,开始准备下一轮进攻前的准备。番落第一军的全部投入,使这场规模浩大的攻城战达到了高潮,宋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勇气渲染了一些吐蕃军卒,使他们的血性也被激发起来,很多人也跟夏军玩起命来。
“解帅,下将看开始暂时撤下来,休整一番再攻城垣。”郑恩实在是心疼部众的伤亡,他认为应该撤下来,让射羽侍卫大军的机弩车再对城中来几次药箭打击。
解潜不以为然地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大军攻城利于一鼓作气,第二军还没有拿上去,岂能半途而废,连续三日来,这群叛羌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出多时,必然可见分晓。”
郑恩不再做声,但他心中不服,暗骂解潜鲁莽,全然不把军卒性命当一回事,但他却忘记了攻城的主力是他的番落侍卫大军,这种想法是有点自私了点,尽管解潜也有自己的心思,然从全局观点来看,对峡口进行强攻,争取早日北上参于进攻兴庆,这点牺牲还是值得的。
“全军压上,不间断地攻城,拼也要拼死这帮叛羌。”解潜目光冷冷的,闪过一抹不耐烦的色彩。
由于番落第二军的投入战场,使得宋军攻城兵力更加雄厚,下面的弓弩也不计成本地对攻城部队实施打击,只要一段城墙上的宋军将吏被夏军反击下来,就会立即遭到城下弩箭狂风暴雨般地射击。由于夏军必须要站起身来抵御宋军的登城,所以每一次弩箭的齐射,对他们的杀伤都是非常有效的,对被反击下来的宋军也是一种鼓舞,使他们再次鼓起登城的勇气,不断地反复进攻激起了一股歇斯底里的狂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