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贸易日趋停顿,对于国内也造成极大的影响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宝钞在民间的信誉,把国家的经济控制住,宝钞的稳定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国库中金银的储备。说白了就是外事停滞不前,那些奸商毫无限度地生产、买卖,导致了市面上供大于求,但一些生民必须的生活用品,却又供应不足,造成今时这种尴尬局面,想想真要杀杀那些人的贪婪之气”。欧阳伦再是新手,他多少也掌握了一些资料和手段见识,对于宝钞和经济低迷的认识有一定程度上的见解,当下冷冷地道:“那些地方上一些奸商却在囤积货物,其实有限度的囤积也是好事,毕竟有些物事在市场上已经饱和,但他们竟然囤积事关生民日常用度的物事,造成市面上宝钞发行不断增加,日常用品却不断地减少,以至于拿着宝钞竟然不比铜钱好用,损坏了朝廷的威信。”
“好在目前并不是太严重,朝廷还能够控制。”王直虽然心中担忧,但他的态度还是很乐观的,毕竟商贾们还没有到大量联合起来和朝廷争利的程度,还有相当部分领域保持供求平衡,当然那些商贾大户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和朝廷抗衡的实力,尽管朝廷一直在扶持这些人,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一些限制性的策略,勉强可以拖延宝钞贬值的速度。
欧阳论尴尬地笑道:“惭愧啊!当年没有跟恩师好生请教政治经济学,才致时下面对危机一筹莫展,看来还得趁恩师得便时登门请教才是!”
“还是再看看形势再说吧,也不用什么事都劳动恩师他老人家,再说恩师操劳天下大势,也不可能为了一些事分神劳力,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做好就是。”王直笑呵呵地道:“再说了,扶桑的石间银矿已经落入朝廷手中,日后银子是不用愁了,一两银子对一千钱的国库储备,虽说市面上还达不到这个程度,但有大量金银压库还怕宝钞会被奸商算计吗?”
“这倒也是,裴公事所言扶桑石间银矿储量极大,纵观天下尚没有有比石间矿藏之丰半者,如能有三四层的产量归朝廷所有,足以抵朝廷各处银矿产量,但时下户部于太府诸卿无不盼望东南南海宣慰司的船队归国,那可都是一船船的金块啊!”欧阳伦说到石间的银矿,眼睛都有些直了,但他还是提到了南海的运送金子的船队。
欧阳伦久镇海门军,做为朝廷对南海航道最重要的中转站的军政长官,他对南海各国风俗物产了如指掌,当然对朝廷在南海的策略亦是洞悉甚深。他对王泽不顾反对坚持征伐三佛齐的目的比一般人还有更深一层的了解,除了铲除海道之侧的强敌、分化南海诸国实力、进行分而治之,抵挡身毒势力的渗透,包抄交趾王国,使整个南海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和朝廷当地驻军有一搏的能力外,还有就是彻底控制南海一部分金矿产地和重要矿产开采地。为此,在陈东、上官云的坚持下,把爪哇岛一分五,宋军对北部和中部实行直接统制,北部是战略要地,建立了两个军、一个都督州,形成对南海各国的内向包围,并直接遏制大洋上的身毒船队,但最重要的还是中部,建立两军两监一州,开始建立高大的城关驻有重兵防御,只因为这里有储量很大的金矿,大宋朝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子的大量供应。
当然,这是王泽的主张,他欧阳伦做为海外的主要文官,自然明白控制金银产地的重要性,原来南海上以海门军为中心的宋军军事、移民据点,重心开始向西迁移到爪哇,形成朝廷海外军州的新格局。以爪哇中部两军两监一州,北部镇西军以及在暹国南部的静海军,并三个方向中部海上岛屿建立的镇海军,共同组成一片相互可以利用水军海船相互支援的南海军州群,而海门军的地位彻底将为一个中转站,。
朝廷在南海上搞了这么大的动静,利益自然是巨大的,但代价也不小,侍卫水军都指挥司三层的兵力,还有南侍军都指挥司三个都司直属军司驻泊在南海,而且新建立一支侍卫大军的折子已经呈送朝廷。
“南海暹国的金矿也不少,如果愿意每年也能搞到十几万两,可惜暹国乃朝廷在南海的支柱,不能与扶桑、三佛齐那样任意而为!”王直说到金子,他的眼中冒出的贪婪比欧阳伦有过而无不及,敛财的手段更不是欧阳伦这些人所能比。
欧阳伦禁不住感慨道:“北方的银、南方的金已经尽入朝廷囊中,户部仓部存满金银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王直呵呵笑道:“这不就成了,无论宝钞再怎么样,只要朝廷把农桑稳定,就不怕那些奸商兴风作浪。”
“哪里有这么简单!富民才是避免朝廷尴尬的第一要务。”欧阳伦对王直的乐观并不能认同,在他看来,国人没有持续强有力的购买力,金银再多、宝钞再坚挺,市面上的商品再多,也是画饼止渴,无济于事。
“恩师对此不是一直在操办嘛!江右且宽心,困难不会持续太久的!”王直虽然不能全然明了,但他对王泽的能力还是深信不疑的。
欧阳伦正色道:“我到时希望朝廷尽快北伐,这样一来朝廷的军费激增,必然刺激经济,到那个时候,咱们的日子比现在好过许多了。”
“或许吧!我看是快了。”王直的嘴角抹上兴奋地笑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