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官家已经把弹劾留中不发,胡铨又连续两次上书后,朝廷才降旨责成都事堂责问此事。王泽和李纲自然是不痛不痒地发檄文斥责蔡绛几句,对海外各军州守臣几乎没有任何谴责,甚至连嘴皮子也懒得动,其实大家也明白,万里海疆如何处置守臣,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大家落个清净无事,反正一船又一船黄澄澄的金子才是实实在在的。
通过凤凰山日报和江宁新闻、汴京时政各大报纸证实之后,除了一些微不足道的非议之外,民间对朝廷太仓银库充满了信心,从而使宝钞的币值得到了稳定,就是原本想牟利的人,也不得不犹豫再三。
“哈哈……德涵好谋划、好谋划,几千个大箱子,蔡文锦忍一忍,就把宝钞稳定下来!”秦桧抚掌大笑,不知是由于太兴奋还是为了别的开心事,整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胡须直发抖。
原来,从海船船队在福州靠岸之时起,王泽就开始谋划整件事情的始末,从定做大木箱子,把铜放进去上面附上金子或是金沙,船队全部在行在港口卸货,当着很多人的眼睛,由上万禁军护送的浩大阵势,造成了朝廷从南海得到巨额财赋的假象。光有这种假象很难令人相信海外军州能有这个能力,今岁运回国的金银是去岁的十倍之上,这也有点太离谱了,所以王泽再施连环策略,略施手段让御史台从南海宣抚司得知一些海外军州的内幕,总会有愣头青要撞南墙的,因为御史有风闻言事而不纠的制度。
果然为人颇为正直,刚刚进入御史台担任御史里行的胡铨成了理想的人选,经过一些‘热心人’的鼓动,他气血沸腾、有感于海外守臣都是科举进士,怎么到了海外做事如此不堪,为了一些身外之物,竟然背弃孔孟之道,欺压当地部族、强行役使蛮人,这还是天子的臣工吗?还是读圣贤书的士大夫吗?他毅然上书弹劾以蔡绛为首的南海诸臣。
这样一闹腾,直接有力地证实了太仓银库中的殷实,民间的信心遽然增加,秦桧办起事来竟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唯一遗憾的是,那些海外守臣们在士人眼中的形象一落千丈,纷纷被斥责为海外夷官,甚至有人大骂他们在朝是君子、在外是禽兽。
虽然稍有不顺,事情办的很顺利,毕竟蔡绛是自家兄弟,王泽高兴之余在文楼设宴,请李纲、秦桧二人吃酒。文细君自然好酒好菜尽上,最美貌、最有才艺的歌姬、舞姬和酒女前来侍候他们,秦桧当然乐在其中,就是李纲在美人佳酿的氛围中也有些飘飘然。
不仅有绿衣这样的早已艳传东南的名姬,还有如非烟、绛衣这样的后起之秀,她们的歌舞在东南闻名,天下显贵大贾来行在必临文楼,来文楼比观赏她们的歌舞,但很少有人能够一亲芳泽。于是乎风传文楼的姑娘们比以前更加清高,如绿衣等前辈们还公然与相互投眼的士人相好,而非烟、绛衣等歌姬行后起中的佼佼者几乎不拿正眼看人,哪怕你是进士也是如此。东南大邑风气开放,虽然不同于勾栏妓院,但还是有着一定的************,歌姬们与人相好是很普遍的事,但随着文楼名气日益传播,歌姬们的眼界也随之水涨船高,很多豪贾士人许以万金而不入她们眼中,仅仅献上一曲而以。做为老板的文细君似乎乐意如此,她从来不强迫歌姬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反而为她们挡去很多是非,由此文楼的生意越加火爆。
酒过三寻菜过五味,歌姬们已经唱了不少曲子,该单独谈些事情了,在王泽的眼神中,文细君会意地屏去女孩子们,自己说了几句客套话后也乖巧地退了下去。
王泽亦是认为自己把这件事做的很完美,几乎是天衣无缝,尽管让蔡绛与那些海外军州守臣们担了些恶名,但这又能有什么关系,他知道这些人在海外一个个如同土皇帝一般,除了兵权之外,他们对所邻小国有着绝对的权威,金钱、美女、虚荣样样不少,这几人还在乎国内这点骂名。让他们担些骂名也不是坏事,朝廷对他们仅仅依靠礼法和侍卫水军进行节制,很多士人对海外军州权力还没有形成清醒的认识,短时间内或许没什么,但时间长了难免出现监控不力,背离朝廷的事情,不过引起士人的关注,对于朝野加强对海外军州的统治力还是有好处的。
“虽为朝廷尽力,但毕竟有些过分,日后用之还须慎之又慎!”李纲稍稍蹙眉,他虽然默许王泽操纵阴谋,认为为了国事手段不那么光鲜也算是可以接受,但他还是有些反感王泽的权谋,虽然有时候他也玩弄一些手段,只是王泽这次玩的有点离谱,不仅坏了海外军州守臣的名声,而且陷胡铨于不义的尴尬境地。
秦桧的目光有些生硬,他显然对李纲之言大为不满,但他并没有说话,反而用他那挑逗似的目光看了看王泽。
第十二章
令秦桧失望的是王泽不过是淡然一笑,对他的话并不知可否,反而风淡云轻地道:“李大人说的是,此非常时期用非常之策,不得已而为之!”
李纲对王泽的诚恳的回应算是满意,尽管他知道这种不得已而为之还会再次出现,但能让王泽当面说出来已属不易,还是不要再勉强为好,以免坏了王泽的颜面,把话说过了头反而不好。
王泽见李纲已经默许了,他脸上挂起了那一点兴奋,朗声道:“会之兄可是要再加一把力,成败也就在此一举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