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918)

  “如今大战在即,就是想要补救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李墨涵默然不语,他也明白当此大战时机,要回过头来调整经济已经不太可能,到底应该怎么办他也没个主意。

  王泽沉吟半响,如自言自语地道:“倒也好办,如今是战时经济,朝廷需要的物资都需要大量钱财购买,或许这是刺激他们更新设备、扩大生产的好机会。倒可以支撑一段时间,至于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那只有徐徐图之,不能太焦急了。”

  李墨涵左右也想不出一个妥当的法子,只好道:“但凭恩师做主,但弟子以为时下还是当以北伐为第一要务。”

  “不错——”王泽淡淡地道:“那咱们就把这场战争场面掀的再大一些,让那些人看看战争中的利益,趁着现在一切还不怎么规范的时候,朝廷立法之前给他们下一个套。”

  李墨涵一怔,他的思维一时没有跟上王泽跳跃性的思想,竟然没有第一时间领悟这句话倒底是何用意。

  第六十四章

  行在也没有消停,李纲和欧阳澈等一干人为北伐的后勤忙里忙外,用不客气的话说是有点焦头烂额,赵鼎亦是分担了都堂大半庶务。但他们还算是有一点闲暇时间,唯独秦桧最为繁忙,忙的连焦头烂额也顾不上了,他做为朝廷主管经济民生的最高官长,又受命节制户部、工部、支卖司、市舶司、宝钞司和新近成立的皇宋银行等衙门,对于刚刚好转的经济又出现新的波动极为焦虑,他立即与提举宝钞司殷修平、已经升迁为宝钞司丞的吴谦,并提举支卖司王直、司农司少卿徐中与太府寺少卿欧阳伦五人共同商议。

  原宝钞司丞秦闵行由于前方战事紧张,被王泽重新调用为诏谕处置司同机宜文字,与李默涵分别负责内外机要文书的收发,由于他已经是朝廷一个重要衙门的主要官吏,所以这次北上的同机宜文字已经今非昔比,身价被他人看好了许多。

  秦桧不愧为经邦治国的优秀人才,他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由皇宋银行的运行到各地的经济情况,敏锐地看到几乎与王泽相同的论断,而且做出了更加符合实际的建议。他建议把朝廷的整个财政衙门做一番调整,新成立的银行从宝钞司划分出来,直接并入户部,成为户部的一个从三品职事衙门,掌管天下钱币流通和货币调整政策,并给银行极大的经营权利。这样一来宝钞司的地位遽然下降,在殷修平看来很有可能成为皇宋银行的附属,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和秦桧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会议上险些争吵了起来。但吴谦可不这么看,他在秦桧建策之后,立即附议主张把皇宋银行分出去,态度也相当坚决,因为他看出了皇宋银行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存在的价值,一个资金雄厚的金融集团有着平衡天下财力不可思议的力量,宝钞司这个职能单一的衙门只能限制皇宋银行的发展,当然还有另一层心思存在。

  秦桧从其中能够看出三分颇有趣味的东西——王门子弟真的已经成长起来了!虽然皇宋银行划分出宝钞司是大势所趋,也是理顺金融体系正确的举措,只是其中牵连着衙门之间的利益还有官吏们的利益,有时候在公正的态度下往往隐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隐晦私心,当然是人都会有私心,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尴尬事。殷修平做为提举宝钞司事,自然是不愿意放弃皇宋银行划出去,而且从大局的发展上看很可能几年内宝钞司又沦为银行的下属,他相信以殷修平的见识能够看出正确性,但由于个人利益干系迟迟不做让步。吴谦却不一样,他相信吴谦同样和殷修平一样看出事务的变化,但吴谦做为宝钞司丞兼主管皇宋银行事务,自然是希望银行由户部管辖,这样一来银行的地位自然而言地上升,吴谦本人的地位亦是会跟着遽生,何况吴谦的阶官已经是从七品下,完全有资格担任从三品的职事差遣,这一点众人个个是心知肚明。

  但秦桧时下要解决的是市面上出现在金融问题,怎样才能把银行真正运作起来,而不是分神调节衙门之间的利益和王门子弟之间的名利之争,再说他也没有这个兴趣。

  朱影也从王泽发回的塘报和朝廷中的奏折中,意识到国家的金融运行好像是出了点问题,她禁不住暗叹王泽为何要这么快就要建立正规的金融体系,这种体系是最经不住高强度战争的拖延,相比之下反倒是农业经济加上发达的商业能够更好地应付长久的战争,尽管成本和代价是高昂的,但一般不会造成经济的剧烈震荡。但她想归想,既然银行系统已经成立,宝钞开始大批量地取代铜钱流通,金银本位为主体的混合货币体系已经开始确立,那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坐等事情越发不可收拾。

  当秀女堂山长李清照和副山长张云漪、掌事徐媛媛进宫参拜朱影的时候,朱影暂时刹住了忧虑,开始问起秀女堂的事务。

  “居士看看秀女书院筹备事宜如何了?能够尽快成立,最好不要再拖了,免得……”朱影试下最关心的就是秀女堂扩建为秀女书院的事情,早些年她已经开始和王泽商量成立女子书院,但王泽的心事并没有放在这上面,一直以来就没有过多地上心过,为此她还责怪了王泽几次。

  凤凰山书院的女子学院办的颇为红火,很多东南仕女进入学院读书,而且东南很多士人对女儿进入书院抱着遂愿的态度,这就使凤凰山女院常年在校的仕女已经达六七百人之多,成为东南各大学院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吸引着士子们的目光,不仅没有在士林中被恶言贬低、反而被传为美谈。但朱影认为凤凰山女子学院招收仕女多是东南商贾富豪家的女子,这些豪商们之所以把女儿们放心地送来,固然有凤凰山女子学院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王泽的名声,还有一条公开的秘密,就是凤凰山书院的学子们不是恭举登龙飞榜、就是出名的格物之才,能够在书院中招一个女婿,把女儿送来当然是好。如果女子相貌出众、功课又好,自然会成为整个书院闻名的女杰,反而成为那些士子家人提亲的对象。以王咏翎等人为首的书院首脑们,平日里也不太关注女子书院的发展。朱影对凤凰山女子学院教学并不以为然,多年来她暗中从女子学院中挖来相当一部分女师,并给于宫廷女官的身份,把自己的思想印加在秀女堂的教育上,以至于秀女堂无论在师资还是生源上都超过了凤凰山女子学院。秀女堂的另一大优势就在于是她朱影开创的以招收贵族官僚女子为主,又培养宫廷的女官和宫女,显得比凤凰山女子学院多了几分贵气,也成为官僚们为女儿的首选。女孩子越来越多,原有的秀女堂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或者说还不是以书院的名义办学,更无法实现朱影急切的心思,她要加紧把书院办起来、越快越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