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92)

  赵桓微愕,脸面微热,尴尬地笑道:“虚张声势而已,虚张声势而已。”若是别人揭他的老底,恐怕他早就勃然大怒,但对于朱氏,他确实敬畏有加,只能报以无奈地迁就。

  对赵桓来说朱氏所表现出的过人智慧,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皇后、一个发妻所能形容的,赵桓对她有着别样的信任与依赖。

  “不过也难为种太尉,西李对横山切切不忘,西军本是兵力吃紧,种太尉既能勤王,其心可嘉。”朱氏也不能太让赵桓难堪,总要圆了他的颜面。

  “西军世家,代代多出忠贤!”

  “皇后所言甚是,种家、姚家等世代镇守西北,代代名将,忠义可嘉,有此等贤臣良将,区区金虏,朕又有何忧!”赵桓说着,稍显苍白的脸上泛起几分红潮。

  赵桓时对金人恐惧万分,恨不能立即迁都避祸,时又对金人轻言蔑视,扬言诛灭金人,朱氏早以习惯,她对赵桓的轻浮深深忧虑,一个没有主见与恒心的帝王在这乱世是不能依靠的。

  “看来官家有信心退敌了?”

  “这是自然。”赵桓微微笑道:“就在昨日,马忠自京西募兵至郑州门,遇敌数千,得曹州勤王之师援助,斩首近千级,夺回所虏财帛无计,金人也不是不可战胜……”

  “曹州——”朱氏眼前一亮,说道:“守臣是否那位……”却见赵桓神色怪异地看着她,朱氏感到自己有些失态,俏脸飞霞,忙收住话说道:“臣妾失仪。”

  “皇后这又是哪般说法,宫廷内外,妃嫔公主,很少有不是对这位名誉海内的‘百变狡狐’闻名改色,女子慕才子佳人,也是情理之中,朕又不是小气人,皇后何须见怪!”

  朱氏看赵桓今日心情极佳,虽然对王泽还是有些偏见,却不能不肯定王泽的才学。

  孰知,唐宋时期,宫人贵妇还是有相当大的感情自由,对于一些出名才子的欣慕、谈道,甚至提出向他们索求佳作,其夫君一般是不会阻拦,常常被视为平常妇人们争奇标榜的内事,男子若是横加干涉,反会被士人讥笑迂腐,皇家亦不能免俗。

  王泽所表现出的才学,足以让宫廷贵妇们争欲得其佳作为荣,对于朱氏的态度,赵桓是可以理解的。

  “臣妾对王德涵佳作很是欣赏,此番入京,必要其为臣妾谱上几曲,也好为官家解闷。”朱氏打着哈哈,左右而言它。“省得龙德宫那些妃嫔平日里炫耀。”

  赵桓笑道:“看来上皇的这位才子,还真是得人欢心,记得去年,荣德帝姬为求一词,还得劳动上皇出面,想了别的法子,才得到这位才子的新词一曲。”

  “那臣妾可就得趁此良机,还劳官家做主”

  “朕虽是帝王,若是王泽不愿,也不能勉强其从之。”赵桓刚说到这里,脸面微沉,话锋转变道:“朕以为诚如皇后所言,王泽才学可谓上上,当年若不是一字犯讳必定为进士及第第一,也不至于落为进士出身第一。或有治政才华,只是其人品……哼哼,交结佞臣,以诗词媚上,此等人朕断不取之。”

  对于王泽,赵桓始终没有太好的看法,尽管他对王泽的印象已经大为改观。

  “官家是忘记臣妾所言?”朱氏看着赵桓,淡淡地说道:“人无完人,记得臣妾曾于官家说过,王泽所为多是就事而发,或许手段不入官家眼界,其目的却是上善之举,只是世道艰辛,明哲保身罢了,就其人其事平心而论,仍是可堪大用。”

  赵桓不明白朱氏为何一直为王泽说话,有时赵桓不明白这些才子佳人们,怎生如此得女人青眯。

  第四章

  “好、好、好——皇后所言有理,此番南壁败金人,王泽也是有功,朕着功行赏便是。”赵桓只能报以无奈地洒笑。

  “官家莫要行违心之举,封赏王泽干臣妾何事,臣妾只是以是论事,莫要被人说成后宫干政,那时可就百口莫辩了!”

  这些时日,外朝大臣对赵桓诸事多入内宫听取朱氏建议颇有微辞,尽管朱氏确实不曾干预朝政,毕竟在很大程度上对朝政的去向有一定的影响,即便朱氏的导向有利于朝中政局,但也是朝野士大夫们所不能容忍的。

  李纲曾放言:‘当此危局,天子应取士人建策,何用妇人言?’

  内侍李有当天便传话给了朱氏,令朱氏对李纲很是恼火。

  赵桓只是含笑不语,他当然明白朱氏话中的怨气,对朱氏的信任与依赖他没有半点改变,却也是认同李纲的进谏,皇帝健在无幼主登基,后宫干政确实有违祖制。

  “官家初登大位,尚须力结群臣,以保社稷。”

  “皇后说的是,而今,朝中仅李纲、赵鼎、张浚、秦桧等力主固守,余者或割地求和,或首鼠两端。”赵桓有些气愤地说道:“可恨范宗尹力请割让河北三镇以求自保,甚负朕意。”

  朱氏口气不屑地说道:“如今真是世风日下,士大夫畏敌如虎、毫无进取之心。如范宗尹此等腐儒亦能任右谏议大夫、位列京班。”说着走到暖榻前坐下,半依榻边,继续说道:“现今朝廷中,有胆识、又见地的大臣真是太少了,看来秦桧倒还算是个能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