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朱影问到孩子,赵柔嘉神色间显得稍有迟疑,慢吞吞地道:“这两个哥儿缠着驸马去看海船,哎——这不大早就出城去了,父子三人整日里不务正业,二哥现如今都会拿钱买卖了……”
“哎——不要这么说。”朱影想想自己的小外孙竟然能够用钱,不禁有些莞尔,她温声止住赵柔嘉的怨言,道:“孩子们不就是顽皮嘛!驸马带他们去江边看船也是爱子心切,再说这几年驸马的营生干的也不错,相比你们小两口的日子过的算是阔绰吧!”
赵柔嘉对朱影这句既是谴责又有些打趣的话说的有些纳闷,她不太明白朱影为何帮起范昭说起话来了,做为驸马就应该本本分分地、不务正业地干起了商贾勾当又算什么,丢了皇族的脸面还不说,竟然还传授两个儿子经商之道。她早晨还和范昭拌了一阵嘴,这会又被朱影轻轻地点了一下,纳闷之后当真有些恼火,这些日子对于她来说简直倒霉透顶。
随着赵多福被认定为假冒公主火炼而死后,朝廷上下的有心人都为之胆寒,其实大家都明白赵多福绝不会无缘无故地被揭发,往深里说也不会是由于假公主的身份而倒霉的。时间一长,经过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后,大家渐渐把太皇太妃韦氏的回归和真假公主联系一起,没有理由在北伐在即之时,朝廷非常坚决地迎回无足轻重的韦氏,其过程又是颇为耐人寻味,个中滋味令许多有心人惊秫不已。一些人暗自认定如所料不错,王泽狠辣决然的手段的确令人发指,竟然会对大长公主猛下杀手,再联想到被从执政位上轻松拉下来的范宗尹,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她手下的那些人无一例外地都被吓出一身冷汗,开始思前顾后,根本不敢再对王泽有任何不利的举动,康王赵构早就窝在府邸之中,专心致志地侍奉太皇太妃。
“驸马自己整日里不务正业也就罢了,还要教授孩子们他那些营生事道,难道让孩子们成年后也和他一样没出息,不是计较几枚骚铜就是琢磨着下海远行。”
朱影脸色稍稍一变,旋即又恢复常态,道:“柔嘉——知道去岁国库收入多少,内库又有多少进项?”
赵柔嘉显然已经明白朱影想说什么,她生涩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回答。
“今岁户部的已经做了统计,赋税能够超去岁三千万贯,这些钱中又有多少是农桑所得?哀家说了多少遍,你也是知道国朝定制驸马不得预政,难道让驸马整日里纵情山水歌舞,与那些风尘女子厮混一起?”朱影淡淡地看了眼赵柔嘉,轻轻叹了口气,口吻柔和下来道:“柔嘉——饮水思源啊!”
赵柔嘉压根就听不进去朱影的规劝,但她决定不再和朱影争辩,她也明白争辩等于白费口舌又增加朱影对她的疑虑,尽管朱影对她爱护备至,但她身为皇家女儿了解古今皇家事,明白在大是大非上皇家重来没有任何情面,或许真假公主案是朱影或王泽给她的最后警告。因为既然能够探明假公主谋逆,那做为与赵多福走的很近的她,不可能不被几日的审讯所泄露。当下轻声道:“也罢,儿臣也不问驸马要做什么了,横竖随他去了。”
朱影不置可否地道:“你说的倒也是,不能任由驸马带着两个哥儿到处乱去,过些时候也该聘请一位西席教授他们了。”
“母后说的是,儿臣正在物色一位大儒。”赵柔嘉轻松地笑了,颇有趣味地道:“不过孩子还太小,如今的先生们又太凶了,所以拖了许久后又不得其人。”
“大哥也七岁多了吧?”朱影看了眼赵柔嘉,沉吟半响道:“既然也不小了,待明岁让你那大哥来宫中给官家伴读吧!”
“多谢母后——”能够给天子伴读,又是姑表亲,日后必然是天子倚重之人,赵柔嘉无论怎么作为、怎样去想,她都没有理由不感到高兴。
第六十七章
当王德和刘锜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激发了举国对北伐的极大热情,人们纷纷要求北伐大军火速全军北上的声音日益高涨。对于国人激愤的心情,王泽自然是非常了解,但他有自己的处事规则和全盘战略,他要打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战争,或许这是自己人生之中最波澜壮阔的一页,或许也是自己一生中直接参与的最后一战,所以他已经下定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来规划战争,决不会为舆论而左右。
尽管王德和刘锜的兵力已经达到十万人,后方也有数万役夫跟随,但宋军在沿河的主力仍然悠哉、悠哉,东线十七万大军还是按兵不动,中线八万大军盘踞滑、卫,在其后的拱圣、屯骑等侍卫大军十余万大军亦是虎视眈眈,一声不响地观望前方热火朝天的战场。
前方的大帅都能看出来,发动战争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王泽手中,王德和刘锜的攻势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更大的攻势正在酝酿之中。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观察金军动向,完颜宗弼能够在十万宋军猛烈进攻下沉住气,坚持不动用金军主力,他也有时间等待,战略上不可能达成突然性,但战术上却能够造成一定的突然,的确出乎金军意料之外。
岳飞已经告辞奔赴京东前线,王泽在汴梁北郊检阅了拱圣侍卫大军第一军,面对穿着崭新军衣、披着明亮铁甲的上万将吏,他用激扬的声音对全军将吏进行讲演,鼓动的全军将吏士气高昂,人人争欲一战。在场出现了引人瞩目的景观,一大群来自凤凰山日报、江宁新闻报、汴京时政等几十家大小报社的录事对阅兵进行现场采访,他们纷纷争抢着飞马传稿准备在最短的时间送到报社刊印,有对王泽讲话全部记载刊登的,也有对宋军将吏壮观的气势和高昂的士气进行描述的,更有对宋军装备的一些新玩意大加报道,如岳云身上配备的一个长长的金属圆筒,引发了记者们极大的兴趣,事后才有汴京时政的记者拖了关系得知这物件叫单筒瞭望镜,平地能够看清十里之外的动静,登高后简直无所不能观之,而且能够把人和物放大很多。汴京时政由于独特的条件优势,当先组织报社印刷、排版人员连夜印制,终于在第三天把王泽阅兵的所见所闻刊登出来,并对宋军新式兵器大加渲染一番,最后以王师北进、鞑虏必亡结论,着实露了一番脸面。一时间大街小巷买者如云,报纸供不应求,很多人不得不来到茶馆听人读报,还要费了一些茶资钱财,就是这样茶楼酒肆里还是天天爆满,乐的老板们连嘴也何不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