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和高繁林对邵青显然也很看不起,他们嘴角都掠过一丝淡淡冷笑,目光中充满了讽刺意味的调侃,也是啊!身经百战的名将对庸碌之辈能有什么好感。
话不相投,张云仁向上官云告罪,下城上马驰去,张荣和邵青二人亦是在和上官云谈论几句后告退。
当他们都走后,上官云与高繁林进了楼里,各自坐下后,上官云这才压抑不住地高声道:“竖子实是可恨!”
高繁林当然明白这个竖子是在说谁,他却淡淡一笑,非常宽厚地道“龙臣这是为何?不过是年轻士子心高气傲罢了,不过人家也有人家高傲的理由,咱们的确无法与他们相比了!”无人之时,二人便是兄弟相称,这也是几十年的习惯了。
上官云吃惊地望着他,似乎有些不太相信,却又摇了摇头无奈地道:“二哥太老实了!”
高繁林憨厚的笑道:“不是为兄老实,却是龙臣锐气不减当年,正如当时在王相公府邸面授机宜情形一般无二。”
上官云一怔,想到当年自己被王泽看重选为殿前司提举水师一行事务之职,在王泽的府邸中受到何等礼遇!开拓南海、灭国征伐、何等壮哉!同被选中的七位弟兄亦是劈波斩浪,为帝国开疆扩土、南征北战,二十年的征伐岁月匆匆而过,他们当时的七人只剩下自己和高繁林尚在,余人无不魂入大海或是身殉异乡,想想在意气风发之际难免有点点伤感悲欢。
高繁林一双沉稳的眼睛淡然望着上官云,平和地说道:“龙臣——不觉得张惠卿的锐气很像咱们当年,但其才能更胜我等很多。”
这个上官云也是认同的,张云仁能够成为副都指挥使知杂事自然不是单单凭借宰相季徒、神佑状元公的名头,人家也是经过血海里趟过来的,谋略方面也不用多说,在军中也是公认的张状元有过人谋略。
“为兄虽是行伍出身,亦颇喜兵法,自拜读王相公的《海权论》。虽不甚懂却也略知一二,深为折服,自知已不如学堂出任将校多矣!何况张惠卿又是深受王相公调教的得意门生,与之相比真是鱼虾比蛟龙,不如、不如……”
“难道二哥不争……”上官云似乎有点明白当年高繁林在副都指挥使知杂事人选公布后,那一脸淡然轻松的表情。
“唉――”高繁林苦涩地一笑,长长叹道:“不服不行啊!龙臣——你我真的是老了、老了!看着咱们侍卫水军各讲大学堂中一批批的年青人,他们的见识、能力,都非我等可比,之所以还未取代咱们,不过是还须我辈传以航海经验、再须几年风浪历练而已,咱们这些人,包括邵青和张荣他们这些大帅们或许真的是最后一战了。”
这几年,侍卫水军的确逐年减少由节级提升将校的比例,而是由大学堂直接培养低等将校,逐步终止节级升迁将校的惯例,随着当年第一批大学堂出身的武官已经步入镇一级的职事多时,一席人下一步肯定要进入军指挥使一级的高等武官行列,他们这些老家伙在位的时间真是屈指可数了。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有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高繁林饶有意味地看了看紧锁眉头的上官云,淡淡地道:“龙臣,有些时候静下心来,看看张惠卿这写青年俊杰承继我等志向,驰骋海疆、劈波斩浪,不也是挺好吗?”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咱们的年龄也不适宜远涉重洋的艰辛了!”上官云不能否认自己已经年过六旬,像他这样的年龄已经很难在长时间海上奔波操劳了,何况他也不出海了。
却说张云仁在下城后,纵马穿越城中水泥大道,驰到城南几里外的一处营地,辕门前迎风飘展的军旗上书有‘大宋侍卫水军虎翼第一军第三镇’,两名吏士持械立于辕门门前,辕门内不远处的中军大帐之前是兰底白波三银青锚将旗,一个斗大的隶文——李。
张云仁身为军中大帅,自然知道规矩,辕门之前无论是任何大将到来都得下马,否则守门军卒完全可以毫不留情地呵斥退去,他可不愿受到军卒的鸟气,下马之后走到辕门前,高声道:“你们李统制在吗?就说张云仁前来拜访他了。”
以张云仁的大名和他那件五品武官戎服,守门军卒岂能不知道谁来了,既然使副知杂大人把礼数做足了,他们也不敢怠慢,一名吏士接过马缰,陪笑着道:“回张太尉话,我家统制正在大帐,马五——快去通报统制前来迎接。”
张云仁呵呵大笑道:“来李子良这里,还要那些虚文作甚,前面带路就是了。”说罢笑着步入大营,那名吏士慌忙跟上去在前面引导,辕门离镇中军大帐也就百余步,快到中军大帐前,他笑着高声喊道:“海夜叉在否?张云仁特来一会,还不赶紧出来迎接——”
“我道是哪个这么大的架子,原来是张状元亲自驾临啊!”一位面色白净,身穿绿色武官战袍的青年走了出来,正是一脸春风的李纯,他还是文绉绉的模样,军中不知底细者哪能将此白面书生般的英俊青年和海夜叉想到一起。既然是虎翼侍卫大军全军征伐,他身为镇统制使自然北上参战,二人相互一礼后,笑着并肩入内,那名一脸媚笑的吏士留在了外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