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_十十【完结】(1373)

  “诺。”

  刘晔只得应诺道。

  刘冯移动大营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马腾,韩遂,司马懿,马超,阎行等人接到消息,不由登高眺望。

  但是却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无故迁徙大营,不知刘冯意欲何为?”马腾环视了一眼刘冯新的大营,而后发问道。

  众人相顾无语,却是不知道刘冯到底是想做什么。顿时,众人心中都升起了一些忐忑,河口一战之后,他们最惧怕的就是刘冯的阴谋诡计啊。

  司马懿也是如此,不过司马懿见气氛有些不对劲,于是装作轻松的笑着说道:“没准是想掘水灌城。”

  “哈哈哈,掘水灌城?刘冯以为老夫麾下骑兵是吃素的不成。”马腾闻言大笑道。

  “正是,刘冯若是敢掘水灌城,我就与兄长率领数万铁骑,横冲直撞,大破刘冯。”马超闻言欣然点头,说道。

  “哈哈哈,没准刘冯就糊涂了一回,让你我兄弟取了这等大功。”马超说完,阎行很是配合的大笑道。

  顿时,众人心中的气氛,又恢复了傲气。他们坐拥城池以外,还有强大的铁骑,一切阴谋诡计,都是虚无的啊。

  司马懿见此顿时放下了一颗心,不过对于刘冯的目的,司马懿还是没弄明白。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

  最终,只是微微一笑,心中暗道,“最不可能的就是水攻了吧。掘水灌城?笑话。”

  第266卷 第2137节: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黄河水暴涨(1)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黄河水暴涨

  司马懿等人自是不知,刘冯之计,正是水攻。不过却并不是掘水灌城,而是聚水灌城。此天壤之别也。

  而刘冯也为了这个计划,发布王诏命令钟繇发动民力,堵住黄河。而后迁徙大营往高处。

  而后又听了刘晔的计策,伐木造筏,并阴选一万荆楚子弟兵,准备乘水攻城。

  就在这一一准备的时候,仿佛老天也在帮刘冯一般。在阴沉了几天之后,天上又下起了暴雨。

  “轰隆。”

  “哗啦啦。”

  这一日,天空布满了漆黑的乌云,乌云相互碰撞,激发出了一道道闪电,并发出了一声声轰鸣巨响。

  一连串的巨响,形成了真正的天威,威临天下。

  与此同时,天上的雨水也下的更大了,仿佛是银河倾泻而下,几乎绵延不绝。这些雨水落在地上,聚敛在了一起,使得地面上多出了许许多多的小坑洼。

  而后,再形成了一道道小型的河流,汇聚向黄河,若是只有一个地方有这样的情况,还算好的。

  但问题是现在雨季,在咸阳西方,所有的地方都是下着这样的大雨,无数道小小的水系,汇聚在了黄河。

  顿时,黄河水暴涨,如同一条强龙一般,张牙舞爪,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威严。

  就在这狂风暴雨之中,河口附近,有无数无数的民夫,在为这场暴雨造势,使得黄河更加汹涌湍急。

  只见这些民夫,肩扛着麻袋,往黄河之中,倾泻而下。虽然有部分被冲走,但是大部分都还是聚集了起来。

  加上前几天堆积的,已经有大部分的黄河被堵上了。

  “就算对不起这雍州大地,也不能对不起我们刺史大人。”

  “对,为了刺史大人,为了大汉朝能够一统,我们就算是牺牲了来年的收成又如何?”

  “加把劲啊,就快堵住了。”

  无数民夫在抛麻袋的同时,互相大声鼓起,此间,钟繇的影响力,暴露无疑。

  钟繇坐镇长安,抚恤士人,安抚百姓,威望齐高。为了钟繇,无数百姓可以抛头颅,洒热血。

  即使刘冯也难以短时间内企及啊。

  所以说,刘冯之计策,若是缺了钟繇,绝对是行不通的。不过,钟繇却也是识大体,助了刘冯敢一把。

  而随着三万民夫互相勉励,尽了所能,堵住黄河,黄河正被一点点的堵上。

  而随着黄河被堵上,顿时,无数黄河水溢满了出来,那大水已经到达了民夫们的小腿位置了。

  “乘船再堵。”

  这时,再堵就非常危险了,若是稍有不慎,这三万民夫会被大水给冲走。不过,上边的人对于这一现象,早有了准备。

  不久后,无数艘中型大小的民船,被开了过来。上边不仅能够立人,还有无数的麻袋,是准备出来,彻底堵住黄河的。

  随着官吏的一声令下,三万民力顿时涌上了民船,而后继续乘船,继续往那缺口,添加麻袋。

  只剩下一点点了,只剩下一点点了。

  第266卷 第2138节: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黄河水暴涨(2)

  借着这一股水势,攻破咸阳,为汉室尽去雍州之地了。民夫们奋力的往黄河中丢入麻袋,并且自勉不断。

  河口这边三万民力热火朝天,而北方咸阳城池却是不知道大祸临头了,马超,阎行按照惯例,走上了城墙,立足城门楼下,算是巡视城墙了。

  这时,雨如箭矢,飞射而下,打在人的脸上疼痛异常。阎行伸手摸了摸被雨水打湿的脸颊,顿时有一些担心,说道:“这雨水超乎寻常啊。刘冯升高大营,怕是真有谋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