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_十十【完结】(267)

  无数人所期盼的大事,终于发生了。

  建安五年,一月二十日。

  袁绍勒兵五十万南下,号称百万,全方面的展开了实力,意图南下吞并曹操,成为天下霸主。

  许都,司空府大厅内。

  曹操召集了一众的文臣,商讨对付袁绍的计谋。

  “袁绍终于耐不住野心,南下了。起兵与否的事情,我已经不在疑惑。只是心中却拥有另外一个疑惑。”

  曹操抬起头,对着众文臣说道。

  就像是刘冯要抗拒强大的刘辟一样,尽管弱小,却充满了自信。曹操也是一样。起兵是否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还请明公示下。”

  荀彧说道。

  “董承该怎么办。”因为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曹操也就直说了。说完后,曹操抬起头来扫视着众人,打算聆听意见。

  对于董承,曹操还是有一定的疑心。这种疑心是刘冯怎么做都难以抹消掉的。而现在曹操又正准备发动一场关乎生死的战争。

  他在担心若是他在北方与袁绍交战,而董承忽然发生变故,则后方危险了。

  荀彧顿时心下一沉,董承啊,可是刘冯夺取许都的关键人物。若是不能留在许都,那就复杂很多了。

  但是这件事情,也在刘冯的考虑之内。并且已经事先想好了对策了。

  因此,荀彧虽然心中一沉,但很快就恢复了平常心。也举拳说道:“把董承留在后方,确实不妥。”

  荀彧追随曹操多年,知道曹操一旦有所疑惑,董承就绝无可能留在后方。再则,刘冯离开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对策,这个时候没必要他出头,引得曹操的疑心。

  “文若所言甚是,把董承安排在前方,与袁绍交战较为妥当。”郭嘉立刻表示道。

  其余一众文臣都纷纷表示,要把董承拉出去。没有一个人表示把董承留在许都。

  “除了夏侯惇以及必要留下来的二万精兵以外,其余包括董承的五千精兵在内的所有精兵全部抽调往北方,回合夏侯渊等人,以精兵十万,对抗袁绍。”

  曹操见文臣们的意见极为一致,立刻就下令道。

  “诺。”

  众文臣应诺了一声,继而齐齐退下了。大战在即,准备的事情有很多,他们都是非常繁忙的。

  “袁本初,你是我最后一个大敌了。”众文臣走后,曹操神色凝重道。

  建安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曹操起精兵数万,会合北方夏侯渊等诸将,以精兵十万抗拒曹操。

  官渡之战爆发。

  就在这风起云涌之下。一场天下诸侯都不可虎视,关乎到曹操,袁绍势力平衡的战争也爆发了。

  这场战争是在刘辟,刘冯之间发生的。

  汝南。

  这一个郡是作为袁绍在中原的一块飞地,虽然小如针尖,但是针尖有针尖的作用。因为刘辟,刘备等人的存在,曹操不得不在许都堆积了二万精兵。

  可以说汝南的存在是发挥了牵扯掉曹操一部分精力的作用。

  而在因为刘辟的贪婪,刘冯的反抗,汝南可能易首。也可能导致整个袁曹之战的平衡。就是这么重要的战争,默默的爆发了。

  第55卷 第435节:第二百零九章 刘辟的亢奋(1)

  第二百零九章刘辟的亢奋

  刘冯在预感到要与刘辟一战后,就已经预感到了这一结果。所以他才会感叹了一声,若非刘辟愚蠢,他又怎么会去招惹能够威胁到曹操后方的刘辟呢。

  但是刘辟却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后果,不对,说是没有意识到,还不如说刘辟坚信自己能够打败鲁肃,夺取鲁肃的部曲为己用。

  因为自信胜利,所以完全不考虑后果。

  在汝南出发后,经过五日的兼程。刘辟很快就率部来到了鲁肃大营三十里开外的地方。

  “派遣探子继续跟进鲁肃大营的情况。”刘辟一边下令队伍停下,一边对身旁的亲兵吩咐道。

  “诺。”亲兵应诺了一声,立刻策马离开了。

  在一般的情况下,每一支军队都会在四周散布探子。大概会延伸到三十里开外的地方。

  在不久前,刘辟接到了正式的消息。鲁肃在附近建立了一座巨大的营地,防御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显然是预料到了他要来,并且放弃了继续西进,而后死守。

  在前进的过程之中,很难预料到会在什么时候遭遇到进攻,也很难构架出防御。

  刘辟估摸着鲁肃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会在这里建造大营的。

  对此,刘辟报以的是一声冷笑,以为建造了一座大营,然后摆开阵势,坚决死守。就能够守得住吗?

  我八千五百精兵所拥有的战斗力,绝对是你五千精兵的四倍。

  这是刘辟对于鲁肃的蔑视,也是对于自己所部精兵的自信。

  很快,探子有消息折返了回来。获得消息的亲兵,立刻回报道:“主公,情报显示。鲁肃大营依旧是营门紧闭,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模样。”

  “哈哈哈,这是坚决做缩头乌龟了。”刘辟大笑。此刻,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策马在刘辟的旁边。

  刘辟大笑过后,回过头问刘备说道:“玄德看见了,这是唾手可得的势力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