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_十十【完结】(559)

  只余下一滩滩的血迹,证明了昨晚上,周瑜差点夺取了城池这件事情。

  帐下的官吏,士卒都戒备有加,异常卖力。作为郡守,孟建也早早的起床了,在洗漱更衣后,孟建率领一些护卫,乘坐马车往城南去巡视城墙。

  巡视城墙,乃是激励士气的基本手段,基本上人人都会用。

  “大人。”

  “大人。”

  当孟建踏上城墙后,城池上站岗,巡逻的士卒纷纷行礼道。孟建一一点头还礼,巡视到一半,就见远方周瑜大军杀到了。

  一杆“周”字帅旗,迎风飘舞。旗下周瑜骑乘白马,威仪无比。身后则是无数士卒,这些士卒皮甲鲜明,刀刃森冷,士气极盛。

  第113卷 第899节:第四百四十五章 黄忠到(2)

  “擂鼓,迎敌。”

  这种事情,孟建还是第一次遇到,但还是知道怎么应对,没有任何犹豫,孟建大喝道。

  “诺。”有护卫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传令去了。

  “咚咚咚。”

  如同轰雷一般的擂鼓声,骤然响起。这擂鼓声如同战前的信号,弓箭手们搭箭上弦,死死的盯着前方。

  负责抛下滚石,圆木,滚油等等守城器械的士卒,也是异常的准备就绪,只等战争爆发。

  孟建率领护卫,从城门楼的东方,疾步返回城门楼前。

  “襄阳城,是汉室的城池。是天子交给鲁将军掌管的城池,决不能让给外人。即使头断身死,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来到城门楼前后,孟建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怒而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大吼道。

  “与襄阳城共存亡。”

  士卒们憋足了一口气,紧接着狂泻而出,大吼道。

  一股惨烈的气势,直冲云霄。

  鲁肃通知襄阳以来,虽然没有增加多少繁荣,但城池内却是井然有序,更因为三老的加入,而颇得人心。

  黄忠统帅军队,更是严谨无比。因为鲁肃尚武,士卒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士卒们不知道江东那边是怎么样的,他们只知道跟随黄忠后,获得了地位,获得了重视,他们愿意死守城池。

  “哈哈哈哈,勇气可嘉,但是老子偏要让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光靠勇气就能抵挡绝对的力量的。”

  周瑜帐下的左司马哈哈大笑。

  “螳臂当车,愚蠢。”右司马冷哼了一声,颇为不屑。

  又句话说的好,咬人的狗,通常都是不叫的,叫的越欢快的狗,就越是中看不中用。而他们显然是前者,杀人,攻城略地的专家。

  在周瑜的统帅下,无可匹敌,横行南方。

  而襄阳呢?大将在外,文人守城。哼。即使城池再怎么高大,也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捅就破。

  眼见左右司马如此嚣张,周瑜微微一笑,并没有制止。作为统帅,周瑜是不能嚣张,盲目自信的。

  要时时刻刻保持冷静,不能轻视对手。

  但是帐下的将领们就不一样了,越嚣张,越勇猛最好。因为这样的人,就越不怕死,越是骁勇善战。

  “好,如尔等所愿,灭杀襄阳。”周瑜抽出了长剑,大吼道。

  虽然周瑜身体羸弱,但是这一声大吼,却是声盖四野,非常的霸气。

  “杀。”

  一声吼杀声,也随之响起。

  但是周瑜的面色却是狂变了,将领们,士卒们也都是愣住了,表情跟见了鬼似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响应呢。

  声音是从他们的后方传来的。

  “结圆阵,缓缓的向东退走。”周瑜在面色狂变的同时,发出了一声爆吼。从后方传来的,从后方传来的。

  那凌冽的气势,肯定不会是荆楚的什么援兵,不是援兵,那就是敌军了。敌军?南方的敌军只有一支,那就是黄忠的大军啊。

  没错,黄忠出现了。

  经历了一次失败,周瑜并没有气馁。因为周瑜手中军队的战斗力冠绝南方,因为襄阳城池内没有大将镇守。

  周瑜攻取襄阳的决心巨大,信心同样是巨大。

  认为只需要数日的征讨,襄阳城就会成为江东的一部分,成为吴侯孙策走上霸业的一个踏脚石。

  这是自信,不是狂妄。

  但这个时候黄忠却出现了,出现的不是时候。就像是一个男人把一个人妻灌醉了,狞笑着想要上的时候,却发现人妻的丈夫杀到,而且这丈夫还魁梧异常,让人色变。

  一下子,这个男人腿都发软了,胯下那货软趴趴的,几乎阳痿。

  此刻的周瑜,就处在那种状况。

  料定襄阳没有大将镇守好欺负,但是大将却杀回来了啊。

  第113卷 第900节:第四百四十六章 伐楚落幕(1)

  第四百四十六章伐楚落幕

  周瑜大军结好圆阵,缓缓的向东方退走。只要靠近襄江,只要靠近了襄江,或可安营扎寨,或是乘船退走,从容不迫。

  但是,他们进攻襄阳的机会却是彻底的失去了。

  作为中护军,这一支军队的统帅,周瑜当然是深处在圆阵中间,被众多的士卒簇拥着。此刻,周瑜的面色铁青。

  黄忠出现了,南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想而知。荆楚刘氏,不能与之谋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