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_十十【完结】(620)

  也要掂量一下。

  毕竟,若是董承中途反水,则岂不是糟糕?

  曹操皱起了眉头,但也不怪将军们,只怪董承忽然就开口请缨了。就在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明公,末将愿意与车骑将军一起前往拒敌。”

  曹操抬起头,见到了一个英武的将军,这将军自信非常。正是张辽。

  张辽以前是吕布的部将,投奔曹操后,也蛮得曹操信任。这一次官渡之战,收获不小。更进一步的展现了他自己的才华。

  在曹操的心中,张辽开始排上号。

  这两个人的组合,能够挡住文丑的大军吗?但张辽毕竟是跟随他的时间不久,曹操仍然有些迟疑。

  “若是二位将军不弃,在下愿意追随前往。”这时,郭嘉为曹操解围,请命道。

  曹操闻言顿时眼睛一亮,不假思索的点头说道:“好,你等三人立刻前往。”

  “诺。”

  董承,张辽,郭嘉齐齐应诺道。

  董承的面色不改,但是心中却是颇为激动。开始了,开始了。

  第124卷 第992节:第四百九十二章 带棺出征(2)

  紧接着,曹操叮嘱了几句,就让三人下去准备了。

  “那皇太子的计策要开始了。董承将会怎么走。”荀攸一直沉默,但是一颗心却并没有沉浸下来,他冷眼旁观,心中暗道。

  荀攸沉默着。

  但是在场的文武众臣并不沉默。

  “明公,那董承毕竟是半路改道,难免有些嫌疑。”董承等人前脚刚离开,程昱就立刻说道。

  毫不客气,直爽非常。

  “仲德先生说的正是。白马地处要冲,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就如此简单的交给了董承,未免有些儿戏了。”

  这话是曹洪说的,胆敢说曹操儿戏了,也就是曹氏,夏侯氏的这些将军了。

  其他文臣武将也你言我语,纷纷的表示出了对于董承的不信任。几乎是齐齐声讨了。

  曹操的头变得有点疼,他无奈的说道:“董承乃是自动请缨,老夫若是不答应。岂不是寒了他的心?不仅如此,还会让天下人寒心啊。老夫若只是因为董承半路改道而不用董承,猜忌董承。天下人还有哪个会投奔老夫?”

  做臣子的有做臣子的道理,做主公的也有做主公的道理。

  曹操如此说,众多文臣武将们倒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但是他们的眼神,仍然带着无比猜忌。

  显然,董承想要获得曹操,获得曹军上下的信任,并不容易。

  董承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出了中军大帐后,董承对着张辽,郭嘉说道:“老夫先往营中聚集兵马,告辞。”

  “车骑将军请。”

  张辽,郭嘉点头说道。

  随即,董承率领护卫,一起返回营中。

  “文远啊,此战要更加小心谨慎一些。”董承离开后,郭嘉深意的对着张辽说道。

  “末将明白。”张辽也不是糊涂人,他知道是什么情况,点头说道。

  董承回到自己营中后,没有立刻召集营中将领,而是找来了车骑将军长史陈信过来。

  陈信乃是西凉人,五十岁,跟随董承数十年了,做长史也有十余年了,是董承的真正心腹。

  “将军。”

  进入将军帐后,陈信拜见道。

  “立刻命令工匠,给老夫造一口棺椁。”董承下令道。

  “什么?”陈信以为自己听错了,失声道。

  棺椁,有没有搞错?

  “下去做吧。”董承没有解释,只是淡淡的说道。

  “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那曹操要对付将军不成?”陈信顿时急了,说道。

  谋划天下乃是大事,这个心腹长史也不知道董承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以为是曹操忽然对董承起疑心了,要杀董承。

  “要出征了。老夫要准备一口棺材,告诉那些怀疑老夫的人,老夫也可以为明公尽忠,也告诉士卒,要为老夫拼命。”

  见陈信追根问底,董承不得已,说道。

  “呃。”陈信没有预料到,居然会是这样的。吓了他一条,还真以为曹操要杀董承,董承快要没命了呢。

  “下去做吧。要快。”

  董承说道。

  “诺。”这一次陈信没有抗命,干脆的应诺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老夫知道要获得你曹孟德的信任并不简单,但是老夫会拼了老命,为你尽忠。放心,白马之围,老夫一定为你解了。”

  陈信离开后,董承转头看向中军大帐的方向,心若顽石。

  一切为了大汉朝。

  第125卷 第993节:第四百九十三章 猛虎出牢笼(1)

  第四百九十三章 猛虎出牢笼

  棺椁很快就被做好了,当然因为时间仓促,做出来的棺椁实在是差强人意。不过,躺一具尸体却是足够了的。

  董承就带着这口棺椁,来到了营中的小校场。并开始召集他的五千精兵。

  董承的军队训练有素,很快就集合了。

  士卒们看着董承,看着他后边的棺椁,很是疑惑不解。

  董承则是扫视着士卒们,缓缓的从士卒们的脸上扫过去。这些士卒都是跟随了董承大半生的士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