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_十十【完结】(884)

  刘冯闻言顿时了然,同时也是心下一惊,莫非真的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荀彧都支撑不住了?

  “正是。可有困难?”刘冯沉声说道。

  “何止困难,国库中已经剩下最后一笔钱了。若是支出去后后,忽然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就再也没办法应付了。”国库里还有钱,荀彧承认。但是已经最后一笔了。就算是寻常人家,也要有余粮,更何况是一个国家啊。

  刘冯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不由皱起了眉头。

  随即,刘冯眼前一亮,问道:“襄阳,汉中那边的情况呢?”托刘表,张鲁的福,襄阳,汉中富足非常,应该还能支撑的。

  “襄阳,汉中早已经搬空了。”荀彧闻言脸上的苦笑更盛了,摇头说道。

  随即,以非常幽怨的口气,说道:“就算是富可敌国,那也是要谨慎挥霍啊。大将军下令锻造甲胄,花费无数。本要集结一万二千汉武卒,迁入家小,给予田宅,钱粮,免税三年。结果被淘汰的二万六千人也有田产,并免税一年。又下令从各地集结了无数的铁矿,除此之外,还要开办书院。林林种种,无数钱粮就花出去了。襄阳,汉中,刘表,张鲁的无数年积蓄,早已经被花完了。”

  “连一丁点也挤不出来了?”刘冯不由皱起了眉头说道。

  也觉得棘手了,他不仅要锻造陌刀,还要研制更加精密,耗费时间的诸葛连弩。花销更是日益庞大,若是真的一点都没有了。那他的汉武卒,该如何建立啊。

  又拿什么去抵挡曹军骑兵,手指吗?开玩笑啊。

  “一点都没有了。”荀彧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这该如何是好。”刘冯闻言愣住,随即为难的摇了摇头,说道。

  “那不如继续节流,缩减用度?”刘冯也不是理财的能手,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节流了。比如说皇宫内的太监,宫女人数可以进一步减少。

  其实皇宫内的享受是远远够了的,多余的部分,都是摆设,显示帝王威仪的罢了。

  “节流都是有限的,现在应该想办法开源了。这个实在不是老臣的能力所及的地方了。”荀彧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尚书令的能力所及?”刘冯先是一惊,而后心下一喜,问道:“那孤给尚书令推荐一人,如何?”

  “谁?”荀彧闻言问道。

  “太子洗马,原来的徐州大商人糜竺。”刘冯笑着说道。

  以前,刘冯留下糜竺是因为要糜竺管理东宫,但是现在东宫已经渐渐上了正轨了。反而,朝廷的钱财,似乎有些紧张了。刚好可以把糜竺放出去。

  以糜竺大商人的能力,不管是守财,还是开拓。

  应该都是不俗的。

  “糜竺?”荀彧沉吟了片刻,而后举拳说道:“此人可以,不过臣推荐他进入少府。”

  第174卷 第1392节:第六百九十七章 暗中作梗(1)

  第六百九十七章暗中作梗

  “少府。”刘冯闻言顿时了然了。

  这少府,国库。一个是皇帝的私库,负责宫内的日常开销。一个是国库,负责天下的日常开销。但是国库的钱财是死的,只能计算进出。而不能生财。

  但是少府有个责任,那就是帮助天子赚钱。若是糜竺进入少府,就可以利用糜竺的商人能力,进行买卖,赚钱了。

  想明白后,刘冯对着董喜吩咐道:“立即去把糜竺给找过来。”

  “诺。”董喜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不久后,糜竺走了进来。糜竺本在计算东宫内的用度,很忙。但是大将军召见,自然是放下了一切,赶来了。因为走的匆忙,糜竺也没问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刻,见尚书令荀彧也在,顿时微微一愣。

  不过,紧接着糜竺的心中,就有了一些异样的感觉了。现在虽然说是伏完,荀彧在一起主持朝政,但其实是荀彧独挑大梁,伏完则是一尊大鼎,摆着显得有威仪。

  既然荀彧在此,恐怕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

  “臣拜见王上大将军。”深呼吸了一口气,糜竺下拜道。

  “免礼。”

  “这段日子,执掌东宫财政,感觉如何?”刘冯点了点头,问道。

  糜竺闻言顿时更坚定了心中的猜测,沉吟了片刻后,糜竺抬头说道:“大将军节俭,东宫用度虽然繁杂,但却始终不高。臣处理起来,游刃有余。”

  糜竺的话,带着隐晦的暗示,这东宫的事情他处理起来游刃有余了,是不是该换个大点的地方了。

  刘冯当然听出来了,不由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

  “你心中想什么,孤却是知道了。”刘冯笑着说道。

  这让糜竺的心中一惊,但紧接着见到刘冯的笑容,就心中一定。

  “不过,孤这一次倒也是要遂了你的愿。等一下,尚书令会请父皇下诏,封你为盐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少府开拓财路,支撑孤增兵的大业。”

  说到最后,刘冯的脸色转为郑重,嘱托道。

  “诺。”听到刘冯的语气,糜竺也是肃声道。不过心中还是有一些雀跃的,终于,他总算是排上用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