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相见,今居何处?”
“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遂使人牵过赤兔宝马,送到吕布近前。
吕布伸手牵过来,放眼一看。果然此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吕布见了此马,神情大喜,不断感谢李肃:“兄长赐此龙驹,将何以为报?”
李肃不以为然:“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
吕布遂下令属下置备酒宴相待。
酒至酣甜,李肃曰:“肃与贤弟少得相见;令尊却常会来。”
吕布曰:“兄长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长相会乎?”
李肃大笑曰:“非也!某说今日丁刺史耳。”
吕布闻言,面带惶恐,深显其不得志之意,说道:“某在定阳处,亦出于无奈。”
李肃见状,知道此时乃是说服吕布的最好机会,其之反骨一露,不怕不成。他看了看帐外的士兵,悄然靠近吕布说道:“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
吕布哪里还不明白他眼扫左右之意,但帐外之士乃是心腹,此番知己话语到说无妨:“恨不逢其主耳。”
李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吕布曰:“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
李肃知此番事已成舟,自然高兴,继续往道上引导吕布,说道:“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某欲从之,恨无门路。”看来吕布是真的相投势大者,以为靠山。
李肃闻言,知此事已成,遂瑞珠、玉带陈列于吕布面前。
吕布大惊,问道:“兄长此是为何?”
李肃示意吕布叱退左右,遂告之吕布道:“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
吕布遂知董卓之意,心下已投董卓,然苦于无功。李肃进言,可取丁原之首级觐见董卓。吕布应允,遂定为此日引兵归降。
是夜二更时分,吕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丁原正在秉烛观书,见到吕布进来,问道:“吾儿来有何事故?”他哪里想到这吕布是来杀他的。想当初他在狼口之下救了吕布,养育了十余年,可谓是养育之恩浩荡无边。
然吕布此时已经利欲熏心,要手刃恩人,只见其厉声喝道:“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
丁原大惊,问道:“奉先何故心变?”
吕布不再答言,跃步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军士散其大半。
本章有部分内容得自三国演义,还请各位多多海涵。
第144章 投董卓狼子认父,谋臧张妖狐游说
第144章投董卓狼子认父,谋臧张妖狐游说
上文书中细表吕布吕奉先在同乡李肃的游说之下,准备投诚董卓以谋发展,刺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可见,付饶乱世之中,争权牟利者,无不用其极也!杀兄弑父,在所不惜。是此,何苗之辈,非勇武之人,被人诛杀,也不枉然;吕奉先之流勇冠三军,万人难敌,麾下三千铁骑更是骁勇善战,何人能诛?故可长生,受枭雄所眷顾也!
次日,吕布拿着丁原定阳的首级,来见李肃。李肃见吕布当真杀了丁原,知道自己立下大功一件,自然喜出望外,便引领吕布径往中军大帐,觐见董卓。
董卓闻报,面露喜色,马上命人置办酒宴,亲自携带李儒、李傕、张济、郭汜、樊稠等人出帐相迎,其仗势十分宏大。见到吕布,董卓先行屈尊施礼,拜道:“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此番做作乃是李儒之前示意董卓,道吕布乃是世间骁将,眼高过顶,须以情诱之。故董卓方如此为之。
见董卓欲求自己,屈尊而至。吕布大惊,急忙伸出双手纳扶董卓入内,坐于帅案之后的绣墩之上,方撩衣跪倒,口中说道:“布往昔眼目无光,不识公之伟岸,竟欲伤公,多有罪孽。幸公不以为意!可见公与布之厚爱。布定当肝脑涂地,守护公之左右,以报公之厚爱!当下布有不言之请。公若不弃,布请拜公为义父。”吕布此番心知自己讨杀董卓,多有罪袭,生怕董卓记恨,故今日借董卓之兴致,乞言之,以为后计。
董卓闻言,随即一愣,但是转瞬变脸大笑:“奉先如此真诚,老夫若要推脱,岂不有伤汝之心矣?然,老夫膝下无子,纳你为子,正好了却老夫一桩心事!来,我儿快快起来说话!”
吕布闻言方才起身。
二人如此这般,倒是气到了旁边一人。谁?董卓的第一智囊李儒李文才。李儒在一旁见吕布拜董卓为父,心中醋意大发,暗骂吕布狼子野心,弑前父以求此父,可谓古今之绝版。但见董卓之意,便知此事已做定论,也不多言,木然站立一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