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肃拜谢称臣。
次日董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董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
如此怪异,董卓问李肃:“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
李肃急忙奉承道:“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董卓喜而信其言。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
董卓又问李肃:“此何祥也?”
李肃在侧阿谀奉承的说道:“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
董卓又是喜而不疑。
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
董卓来到相府,吕布领着高顺、曹性进来拜贺。
董卓此时甚是高兴,笑着对吕布说道:“吾登九五,汝当总督天下兵马。”
吕布拜谢,就帐前歇宿。
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
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歌声悲切。
董卓又问李肃道:“童谣主何吉凶?”李肃答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次日清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李肃:“持剑是何意?”
哪知,此时李肃并不回应,推车直入。
就听见王允大呼一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
大殿两旁顿时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纷纷朝着董卓刺去。然,董卓裹甲不得刺入,膀臂受伤滚落车下,急忙大呼:“吾儿奉先何在?”
但见吕布从车后转出,厉声喝道:“有诏讨贼!”言毕,一戟直接刺中董卓的咽喉,李肃早在一侧割其头在手。
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登高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
后人有诗叹董卓曰:
“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
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却说吕布恨极李儒,此番得势焉能使其活命?当下吕布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
但闻朝门外有人高呼,吕布等人望去,却见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
董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王允又命吕布同李肃领兵五万,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
话说郭汜、李傕二人闻听吕布杀了董卓和李儒,又引兵朝着坞中而来。二人便引兵朝着斜谷关找张济、樊稠去了。
吕布统兵赶到郿坞,下令李肃将坞中所藏良家女子尽行释放。但是只要是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数驹诛戳。董卓的母亲、弟弟董旻、侄子董璜全部被斩首示众。更是收取了坞中所有的积蓄,其中黄金数十万,白银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
吕布带人全部运回长安,并上报王允。王允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时,司隶校尉黄琬进言道:“司徒大人,征西大将军尚有数十万大军兵屯斜谷关。其起兵之由乃是董卓之祸。如今可奏请圣上降旨,令其收兵。不然又一个董卓入京,如何是好?”
王允闻听,即可上书禀奏圣上,请旨。
次日,献帝降旨,册封刘骞为镇国大将军,赏黄金一万,白银十万,绮罗、珠宝、器皿等无数,令其引军回川。
刘骞接到圣旨,脸上露出一丝令人捉摸不定的笑容。使人赏赐了天朝圣使,他留下了徐庶、贾诩、田丰、刘备四人商议撤兵之事。
第182章 贾毒士留计张济,撤军屯兵斜谷关
第182章贾毒士留计张济,撤军屯兵斜谷关
上文书讲道王允矫诏,册封益州牧刘骞为镇国大将军,赏赐丰厚,责令其引军回川。然,大家要问问张济、樊稠二人何去何从。
当日,贾诩回城,直接与皇甫嵩等人宴请张济、樊稠二人。席间,贾诩说道:“张将军、樊将军,贾诩明人不说暗话!二位如今可谓是前途黑暗,时不保夕也!不如我为二位将军指条明路如何?”
“文和何出此言?”张济急忙问道。
“二公可知征西兴兵之故乎?乃董卓弄权也。鄙人虽在董卓麾下却也疏远,因有薄名,故征西三番五次招揽。然,二公乃是董卓之近臣,征西如何肯纳?念及昔日情谊,诩在征西面前求得此情,可是二公自引本部兵马东去长安。”贾诩举起酒樽,轻啄一口,慢慢地说道。
“你,你竟然投降了刘骞那厮?”张济豁然站起,手指贾诩,愤然说道。
樊稠亦是站起,手摁剑柄,意欲发难。
“何止文和,老夫亦是征西之人!”皇甫嵩见状,伏案而起。
其身侧的皇甫坚寿、童昭、贺猛亦是擎剑在手。
贾诩见状,哈哈大笑:“诸公何必如此?张将军、樊将军,我等今日既让你二人得知此事,二位以为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