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代魏成蜀_一杯清茶苦咖啡【完结】(600)

  “喏!”姚金答应道。

  交代好之后,徐庶便和关平带着千余亲卫离开营寨,返回了壶关。

  回到壶关,徐庶并没有休息,而是派遣鹰扬探马到民间去找附近的猎户和樵夫。

  次日,壶关县衙内十余名猎户和樵夫战战兢兢的等待着。

  徐庶得闻找来了十余名猎户和樵夫,大喜。

  他顾不得洗漱,光着脚丫子就跑到了大堂上。

  看到他这番形象,那些亲卫们可怕把他搞病了,急忙拿着衣服追来。

  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问道:“你们不要害怕,老朽找你们前来,主要是想问问你们通过双龙山到达魏郡边境有几条路?”

  一众猎户、樵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这位大老爷问这个干嘛!

  渐渐的有人低声向旁边的人闻讯,开始窃窃私语。

  看到徐庶等官爷没有制止,议论声渐渐打了起来。

  亲卫欲出言制止,被徐庶拦了下来。

  过来半晌,终于有一名樵夫站出来,说道:“不知老爷是百十余人通过,还是上万人通过?是走大道,还是小道?”

  “欧?这还有区别吗?”徐庶反问道。

  “当然有区别了!若是大军通过,只有一条路。便是贯穿壶关的那条大路。若是百十余人通过,双龙山上有两条,一条通往魏郡,一条通往朝歌。”樵夫说道。

  通往朝歌!就这条路了!

  但不知徐庶意欲如何?且看下回解说。

  ———

  在此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的继续支持。另外,咖啡在此要感谢hellozss、丶襙蛋de爱情、修罗滅世、阚虓、斗气刃、看书晓仔、刀削黄瓜等诸位书友的支持。众多书友给咖啡的留言,咖啡时常欣赏。咖啡感谢大家能够提出令咖啡茅塞顿开的建议;但是咖啡希望个别书友能够理解咖啡……

  第369章 吴班兴兵犯魏郡,郭淮引火烧汉兵

  第369章吴班兴兵犯魏郡,郭淮引火烧汉兵

  上文书讲到徐庶与关平退回壶关。

  徐庶连夜安排人在当地找来熟悉地形的猎户和樵夫数人。

  通过向这些猎户和樵夫的问询,徐庶得知双龙山上还有两条小路,一条通往魏郡,一条通往朝歌,顿时大喜。

  他使人赏赐了这些来的猎户和樵夫,尤其是那个提供消息的樵夫。

  之后,他留下了那位樵夫,放了别人回去。

  关平似乎看出徐庶的意图,问道:“丞相莫非要派人到朝歌调遣吴子兰吴懿的弟弟,吴班)攻打魏郡不成?”

  徐庶点点头,笑着说道:“我等如若不如此,怕是此关难过矣!老朽在进兵涂中偶然听一老农讲到山中有小路通往朝歌,故见敌军封堵山口,遂与都督统兵而回。”

  关平闻言,再次对这位当朝老大人心生敬佩。

  能够与诸葛亮共担丞相大任,其不但智谋非常人可比,洞察能力更是惊人,感知秋毫,聆听细微。实乃自己学习的楷模也!

  他面带敬佩之意,向老丞相问道:“但不知丞相欲派何人前往朝歌?”

  这就是关平,向来不会阿谀奉承,心中敬佩之意只露于色,却未走于行;只是顺其言,而非赞其能!

  徐庶看到关平如此恭敬的顺着自己的思路询问,甚是赞赏,遂言道:“此路皆为山路,乃是那樵夫和猎户入山之途径。只需派遣个伍长带着一伍士兵前去便可。”

  伍,十人,刘骞对军中步兵的最小编制。对于骑兵的最好编制为班,亦是十人;重甲骑兵最小编制为队,亦是十人;九宫悍步最小编制为宫,为九人。

  关平点点头,言道:“既然如此,还请丞相快些做好书信。平这便下去安排人员。”

  言毕,向徐庶告辞而去。

  徐庶提笔给吴班写下书信,使其起本部兵马即刻出兵攻打魏郡。

  书信写好之后,他将书信交给了关平挑选出来的那位伍长。

  关平找来的这个伍长叫做蔡阿豹,原是河东郡首阳山上的猎户。入伍三年,是一个老兵,接受过长枪、标枪、刀盾、弓箭四项士兵训练的全部科目,以优异的成绩被提升为伍长。

  徐庶对他说道:“你等前往朝歌,一路上万万小心行事!务必将书信交到太守吴班手中。书信送到之后,火速返回,不得有误!”

  “诺!”蔡阿豹答应一声,将书信装好,带着伍内九人和那个向导匆忙离去。

  那条小路从壶关出来不过半里多地,从两个巨石中间穿过,直入山中而去。

  那崎岖的山路,布满了荆棘。

  不时地,从树上“刺溜”一声跑过一只山鸟或者蛇什么的。

  向导在前面低声的向蔡阿豹解说了几句。

  蔡阿豹沉声说道:“阿伯,你只管大路就行。这些东西还不会吓住我们这些士兵的!至于那些毒蛇,他们爬不到我们身上的。”

  原来,他们的腿上都绑上短刃。那是汉朝太上皇刘骞为麾下士兵训练山中作战用的防护装备,刀刃向外,内里用四根牛筋穿孔系紧。就算是有蛇爬上去,怕是蛇的肚皮已经被刀刃所割破,更别说缠住士兵大腿了!

  蔡阿豹闻言,遂低着头在前面专心的带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