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再提一下曾经留守平原的两个人,谁呀?廖化、裴元绍。
此二人,自从被刘骞招安投诚之后,本来对刘骞的忠诚度很低的。但是在他们接手平原的那一天的前一夜,刘骞召二人入内室,和他们进行近两个时辰的谈话。
刘骞知道二人乃是圆滑之人。是故,知道二人把性命看到比什么都中。如果想要这种人忠心的追随自己,那么就要让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将要追随的人把他们的性命看的比他们自己还重。
刘骞告诉二人,此番留守平原要注意保存自己,如果碰到大股叛军,最好撤退。如果要是官军到来,立刻撤退。现在的官军,不都是想自己这样理解*的道理的。一个不小心,那些官兵会为了请功,将这些投诚过来的人作为功劳上交的。
这一番话,切确的把这两个人的心给抓住了。
当董卓替代卢植之后,他就听说了平原县的守将是两个投诚过来的黄巾叛军,就立刻派遣自己手下的大将胡珍统兵五千前去捉拿二人。
廖化得到消息后,立刻带着手下几千人化装而逃。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廖化和裴元绍带着不足千人的商队才来到乌巢。
到底廖化等人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变故?这张角到底什么时候赶到长社?两军什么时候开始对垒?请继续收看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对阵长社,质与量的较量(二)
第六十二章对阵长社,质与量的较量(二)
上文书中说到廖化和裴元绍带着不足千人的商队赶到乌巢,进入了黄占区。这裴元绍就建议廖化让大家全部系上黄巾。
“什么?我们跑这么远不就是为了找主公吗?怎么到这里了,你还要当回叛军不成?”一听裴元绍这么讲,廖化可就想不明白怎么回事了。有些不解的问道。
“你不要乱想好不好?”裴元绍见状说道,“你们看到了没有?这里是黄巾军的占领区。我们这些货物都是假的,一旦被发现,就会有很多麻烦!不过如果我们系上黄巾的话,你们说说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免去很多麻烦?”
经他这一说,廖化等人才明白。
裴元绍早有准备,带着众人来到一个偏远角落,将黄巾拿出递给众人。众人戴上黄巾之后,把那些个假扮货物的草木车辆卸下。
裴元绍和廖化二人骑在马上,还有二十余马匹,分别分配给各个小头目。等一切整顿停当,廖化便带着众人向着黄河渡口行来。
乌巢本是一个村落,由于靠近黄河岸边,渐渐地这里走的人多了,过的人也多了,就把这里给带动起来。走的人、过往的客商渐渐地有一些人看重了这里的商机,就携家带口的搬到这里,定居了下来。在常年累月的积累下,这里就变成了一个不小的小镇。
自从黄巾军战领此地后,很少再有船只在河面上行走。如果说黄巾叛乱之前的官兵欺行霸市、欺压百姓,那么如今得势的黄巾士兵比那个时候的官兵也不见得好了多少。如今的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黄巾军驻守这里的将领经常到镇上找那些漂亮的年轻女子作乐。如有不从者,轻则一顿皮鞭,受那皮肉之苦;重则全家惨遭荼毒。为了保证在这里作威作福,他将麾下的两千将士分成两班,日野守护渡口和城镇的出入口。
他姓阎名西字东来,镇上的人们暗地里都叫他阎王西。
这廖化等人在一路行来,对这位阎王西的品行有了一定的了解。来到小镇的城门口,裴元绍示意廖化把部队停下。他打马来到城前,对着守城的小头目说道:“这位守城的兵丁,听好了,大贤良师手下大将廖化、裴元绍统领先锋营赶到。让你家阎将军速速来迎!”
“啊!大人,请稍后!”大贤良师的名号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借来用的,这可是大贤良师的嫡系部队呀!守城的小头目撒丫子就往里跑。
不多时,城中出来一队人马,约有三五十个。为首一个中年人,五短身材,尖嘴猴腮、骨瘦如柴,一对狗鼬胡须、两只贼眉鼠目,坐下一匹枯瘦马,腰间别着一把小片刀。长得这是要多磕碜有多磕碜,要多猥琐有多猥琐。
此人来到城外一看,原来这先锋官是两个乳臭味干的小毛孩呀!(可不是,这廖化和裴元绍都二十郎当岁,再加上两人长期营养不良,看上去还不过二十呢?)什么先锋官呀?如果在这两个小毛孩的面前搓了威风,那以后在黄巾军中的地位更是提不起来了。
这家伙一边想着,一边骑着马来到廖化二人近前,指着二人说道:“你们就是大贤良师的先锋官?”
“想必这位大人就是阎西阎大人吧!”一般这种事都是裴元绍干,这次也不例外,他接下来这家伙的问话,“大人在此重要之地把守,不知大人是哪方的渠帅呀?”
他阎西只是仗着他姐夫何仪,才得到此地的镇守权力。他姐夫何仪才是坎坎一方渠帅,他何德何能成为一方渠帅?
一听这话,阎西楞了一下,不过他马上换过劲来,“西乃是何仪何渠帅手下听差。”
裴元绍听了,乐了一下,慢悠悠的说道:“我自领平原一小方,按照我军的规矩,渠帅之下任何兵将见到他方的渠帅必须下马行礼。难道阎将军想要违反军规不成?”说着,裴元绍举起左手,晃了晃左手上系着的黄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