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前领路的小厮这时也重新走到徐济前面为他领路,徐济这一路倒是安静的没有在说话,他也不认为现在说话有什么价值,倒不如省点力气,今天可是还有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等着他呢。
祠堂的外围都驻有刘贤麾下的圉县守卒,而这显然绝对并不是刘贤的全部安排,至少徐谦就告诉徐济他在祠堂里就觉察到了不下五个的暗哨,显然刘贤是预备对自己动手了,但是徐济却并不惧怕,自己毕竟是督邮,刘贤绝对不敢明着随意动手,只要徐济不给他机会徐济有把握至少能够拖延到毛阶寻找到机会给予刘贤致命的打击,而这也是徐济不惜亲自冒险赴会的原因。
徐济身后的徐谦已经完全的进入状态,他虽然并非绝顶高手但是却深知自己主上安危的重要性,他此时的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集中。徐谦明白只有徐济能够给自己施展的舞台,即便是糜竺都不能提供的舞台。这足以让徐谦拼尽全力去保护徐济,这也正是糜竺当初要他为徐济效力的原因,因为徐济不只是自己如今的主上,更是自己上一位主人寄予厚望的存在。
此时的毛阶也开始紧张的寻找和等待时机,徐济几乎把自己的生死全部交给他了,这对于毛阶来说着实不是个小事,他承担的压力极为巨大。何况如今他们还是劣势的一方,而这注定了他必须更加小心的行事,否则徐济这一去只怕再无回转的机会了。而毛阶深明徐济冒险的举动带来的后果也是极端的,要么是徐济擒获刘贤等一众圉县地方豪强,要么徐济落入刘贤之手,这是破釜沉舟的做法,也算得上徐济杀伐果断了,因为毛阶即便再不愿意承认也不能否认这的确是极为果决并且有效的做法。若是徐济还在犹豫那么错过了刘贤自己露出的这个破绽那么很可能再也难有这种机会,何况刘贤已经开始提防徐济了。
对于波才来说,这一次的危机也是证明自己的机会,他投效徐济之后并没有也别突出的功劳,而这也让波才深感惭愧,而这一次波才决定必须取得符合徐济如此对待自己的功劳,否则难以让徐济麾下的众人信服,正是因此他已经先行的前往城门处了。他要在高顺动手之时负责带人占据城门,为陈到的入城做好准备。而陈到也早在之前徐济的命令之下做好了准备。陈到负责的是压制住城内的动乱,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波才能够打开城门的前提之下。高顺则率部驻留驿馆等待。也即是说这三部都在等毛阶的命令,只要一处开始行动那么其余两部就立刻行动。
毛阶,则在寻觅最佳的时机。
此时的祠堂,徐济已经被带到后院,因为祭祀还未开始因而刘贤也不想在徐济身上浪费时间,而且限制住徐济随意走动就足以便捷的控制住他。而这里,也是刘贤为徐济准备的软禁场所。但是刘贤也许没有预料到徐济也同样针对他布置了诸多的安排。
如今的局势可谓是一触即发,刘贤和徐济都在等待。徐济等的是一网打尽的时机,等的是刘贤给他动手的理由。而刘贤等的是徐济的动作便于他趁势擒拿。
徐济安坐在偏厅里,面沉如水,双手拢在宽大的袖子里,双目闭合,宛若睡去一般。他身后的徐谦亦是面无表情的笔直的挺立,距徐济被带到此处已经过去了半柱香的时间了,没有人来过偏厅,徐济也没有离开过这个房间。
文让,你且去看看,刘贤老儿想晾着我,我却不能让他如意。你且去看看情势,记住,不要打草惊蛇!徐济轻声开口说道。
身后的徐谦低声应诺后便转身走向门口,徐济睁开双眼,双目中露出的却是锐利的锋芒:刘志元,且看你我究竟谁手段更胜一筹。
而刘贤此时又在做什么呢?
刘公,为何还不动手?这小子已然落入大人彀中,何不动手?说话的是陈定边。
刘贤皱眉抚须踌躇道:我岂能不知?只是动了手便再无转圜余地,这小子如此有恃无恐只怕还有后手,不逼出他的后手,我心实难安。
大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小子如今送上门了,且不论他的后手如何,只需擒住了他那便是不败之局了。何况这小子的部下尽皆被他留在驿馆中,何来的后手?大人,速决之,切莫错失良机。之前为陈定边开脱的那个武将模样的中年人如是说道。
但是即便如此刘贤仍然有些犹豫,毕竟毫无由头的对一个朝廷任命的督邮动手可是大罪,而且徐济如此作态实在让人无法放心,若是出了差池刘贤就等于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徐济手上,这才是刘贤犹豫不决的原因。刘贤清楚这些世家豪族和圉县的官吏自然是不会有这种担忧,他们更不会跟自己共存亡,若是自己失势他们还可以投靠徐济,而他刘贤却绝无这种可能,毕竟针对徐济的人便是他,而徐济需要对付的人也只是他而已,他又如何能够指望徐济放过他?
只是如今他也不得不为了,只看徐济今日的态度足见对他的态度,刘贤感觉的分明,他和徐济二人只有一个能活着,而圉县也只能容得下他们二人中的一个。刘贤显然不想做那个失败者,那么为今之计就只有先行控制住徐济了。
另一边的陈到此时也已经埋伏在圉县之外。这是陈到受命离开圉县的第三天,而徐济仍旧没有传来动手的消息,即便是深知徐济的陈到都有了几分焦急,徐济从来没有面对过如今这样的境况,陈到不免担忧徐济的安危。但是看到自己身后这五百士卒,陈到没有选择,他只能进不能退,徐济是陈到的主公,也是对他陈到有知遇之恩还多加培养的人,徐济要他去做什么,他就必须去做到。陈到还依稀记得自己当年跟随徐济从颍川避难而出之时面对的只会比今日更加艰难,而那个时候都没有一丝气馁的陈到自然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紧张失措,而陈到也对自己主上有着足够的信心,从长社步入战场开始,陈到见证了徐济的成长,不仅仅是智谋,还有徐济越发凌厉果决的行事。可以说陈到是看着徐济从一个谋士渐渐成长为决策者的。而这一点也让陈到相信徐济能够很好的处理眼前的困局,至少,眼前的不会比宛城来的更麻烦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