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孝也顿时恍然大悟,他急冲冲的甩去了衣服,也光着膀子,和几个人挤在一起,拼命的抄写。
就在所有人的期盼之中,考试终于正式开始了,光是报名参考的学子就有四万六千多人,往常考试的场所根本不够用。安**只能紧急动员,在校场搭好了临时的遮阳棚,充作考场。
虽然简陋一些,可是正式的科举考场也条件极差,这些士子们也都能忍受。安**想的还比较周到,每个人都发了食物,两个高端大气的茶叶蛋,一碗粥,一个馒头。
考试一天完成,上午考八股时文,下午考常识。对于八股文阅卷,顾振华要求非常松,只要意思通顺,字迹顺眼,就能通过。至于常识考试,就显得比较严格,除了小册子的内容,还有不少临时增加的题目,顾振华就是想测试一下这些家伙的知识面。
一个人的脑子空空如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里面都塞满了垃圾,这样连挽救的价值都没有了,顾振华必须将一些彻头彻尾的书呆子全都赶出去。
考试一天,阅卷三天,到了第四天就公布了成绩,一共录取了三千八百二十三人,其中一千六百人要留在江浙,另外二千二百二十三人要前往河南,归属到安**的帐下!
不出意外,朱成海和秦时孝等人全都考中了,一下子录取了将近四千人,这个规模比起十次科举考试都多,到处都是喜笑颜开的学子。
朱成海听说了被录取的消息,更是抱着酒坛子,一顿狂饮,十多年了,总算了有了出路!还有考了二三十年的,现在一听到录取的消息,直接冲到了外面,狂奔到了鞭炮铺子,扔下了银子,抱着鞭炮就跑。
噼里啪啦,到处都是喜庆的声音,这些士子欢欢腾腾,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可是他们都忘了一个词,那就是乐极生悲。
和科举考试之后的风光不同,考中了河南屯田官的二千两百多名士子全都被叫到了校场。此时顾振华正一身戎装,等着大家伙,在周围全都是盔明甲亮的安**士兵。
“众位学子们,你们能脱颖而出,本爵十分欣慰,只是安**处在第一线。每一个屯田官都必须是多面手,你们要懂民政,懂商业,懂农业,甚至还要学会粗浅的练兵常识,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工作。因此从现在开始,本爵亲自对你们进行训练,还请大家配合!”
这些士子一听这话,顿时两腿发软,差点摔在了地上,这个官不好做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体真好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屯田官的考试容易,可是想安安稳稳的做下去,那可就难了。听到了顾振华介绍的这些要求,顿时在场的人全都头晕目眩。再加上火辣辣的太阳晒着,有些身体弱的都有倒下去的冲动。
这不是玩人吗!明明说考上就给九品官的,怎么还要训练,看这架势,完全是跟军队一样,难道这位国公爷是要骗咱们去当兵吗!
大家伙交头接耳,议论不断,一个个眼中都露出了怀疑的神情。
顾振华摆了摆手,示意安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
“圣人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家或许有很多疑问,本爵可以稍作解答,如果实在不愿意留下来,也随着大家!”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秦时孝还在念叨着,这不是孔圣人的金科玉律吗,怎么到了这位国公的嘴里,句读变化,意思就完全变了,这是再篡改圣人的教诲,简直胆大包天。
相比他的碎碎念,朱成海更加关心眼前的事情。
“启禀国公爷,学生有话请教。”
“说。”
“是,国公爷,明明说考试通过就要授予九品官,为何又要训练,这个训练要多长时间,是不是要刷去一些人?”
顾振华微微一笑:“诸位,加入你们考上了进士,能不能马上就职呢?”
“不能。”朱成海急忙说道:“除了一甲进士直接进入翰林院之外,再有通过朝考的庶吉士。剩下的都要充作观政进士,学习政务,有缺才能递补。”
“没错。我朝创立观政制度,就是为了让士子能实现从书生到官员的转变,屯田官虽然不大,可是少的要管几千人,多的要管上万人,甚至几万人。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如果大家一点都不清楚,就稀里糊涂的上任了,不只对老百姓不公平。要是出了差错,也影响你们日后的升迁。”
一听顾振华的解释,在场的士子们终于心里平衡了一下,看来这个真不是为难自己。学习就学习。都读了十几年的书,谁怕谁啊!
“国公爷,学生想知道这屯田官都要做什么啊?”
“屯田官的使命主要有三项,首先是管理一个或几个田庄的民政事务,耕种,税收,户口,刑名。商贸等等,总之和县令的使命差不多。其次是要管理民兵。由于中原战乱频繁,地方盗匪多如牛毛,鞑子又虎视眈眈,因此每个田庄都会安排几名老兵,协助你们训练青壮,平时维护治安,战时要充作民夫,帮助大军作战。最后还要就是发展田庄的经济,本爵已经和一些商人达成了协议,将田庄的农民租借给他们,你们的任务要监督商人,避免他们盘剥过度,还要寻找更合适的路子,让老百姓富裕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