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明_青史尽成灰【完结】(734)

  顾振华和吴凯杰商量了半天,最后才选择了一个惠而不费的攻击线路。也就是偷袭大同!

  大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向北就可以威胁京城,向南也以包抄太原鞑子的后路,进攻退守,游刃有余。

  而且占据了大同,安**在山西的布局就基本完成了,北中南三路,全都有安**的主力,战争的主动权也落到了安**的手里。

  当然收益巨大,也意味着风险惊人,从陕北出击,沿途千里,要是让鞑子提前察觉,发动围攻,上万将士就有生命危险,顾振华肩头也担着沉重的负担,因此他才让老成持重,又经验丰富的李旭领兵。

  就在顾振华焦急等待的时候,吴凯杰喜笑颜开的跑了进来。

  “王爷,大喜事,大喜事啊!”

  “是大同吗?”

  “没错,李将军果然厉害,他们夜袭大同,轻松抢占了关城,消灭鞑子三千多人,而自身伤亡不到四百,以少胜多,打出了安**的威风!”

  顾振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笑道:“好,的确打得好,传我的命令,让他们继续扩大战果,争取将整个晋北都拿在手里。”

  “王爷,您就放心吧,我看不说,他们也会这么做的!”

  吴凯杰说的一点都不错,拿下了大同之后,岳破虏当即率领着骑兵作为先导,像是一阵旋风,横扫大同周边的重镇。

  “城头的鞑子听着,这是富禅喀的脑袋,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要是敢负隅顽抗,死路一条!”

  就在香几乎烧完的时候,应州城门缓缓开启,里面的官员挑着白旗,缓缓走了出来!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原暗涌

  “吃饭了!”

  一声清脆的喊叫,绿珠和红玉两个丫鬟领着头,后面十几个丫鬟跟着,每个人的手里都托着托盘,里面放着一碗碗的元宵,香味飘着,热气冒着,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将一碗碗的元宵送到了在座每一个人的面前。

  顾振华自然是第一个,紧随着就是梅珺若,还有其他一干女眷。在另外一边,贺忠厚,吴又可,李济伯等几个老人也都坐着,他们笑逐颜开的接过了元宵。

  贺忠厚老脸都笑成了一朵花,端起了碗,舀起一个元宵,咬了一口,香甜的芝麻陷流进了嘴里,热热乎乎,唇齿生香。

  老头不由得叹道:“振华,说起来真像是一场梦啊,这才多长时间,你都封了王爷,位极人臣。我们这些人也跟着鸡犬升天,实在是想不到,想不到啊!”

  顾振华微微一笑:“什么王爷不王爷的,那就是衣服鞋帽一类的装饰而已。您老还是我的恩人长辈,李先生还是我的师长,至于吴先生,那就更了不得了,我们一家的安危可都在他的手里攥着啊!”

  李济伯笑道:“王爷,您听说过元宵还有另外的名字吗?”

  张纤云抢着说道:“我知道,叫汤圆!”

  她这话一出口,旁边的柳如是忍不住捂着嘴笑了起来。

  “柳姐姐,你笑什么啊,我说的不对吗?”

  “对,我哪敢说不对啊,只是李先生这么大的学问,答案怎么会这么简单啊!”

  李济伯舀起了一个元宵,笑道:“王爷,据说当年楚王曾向孔圣人讨教。圣人说这白色的丸子叫做浮沉果,世事浮沉,社稷兴衰,把这一切都吃到了肚子里。就能国泰民安!”

  李济伯说着。一口将元宵吞进了肚子里。

  别人听不出来他的意思,顾振华哪里能不明白。有浮有沉,大明沉下去了,满清也快了,总该有人浮起来吧!

  “李先生。你说如何才能国泰民安呢?”

  李济伯笑道:“赏罚分明,法令森严,再有这名分大局也该定下了。王妃世子,文武诸官,王爷您也该拿出一套方略。循着大明的体制容易些,不过看王爷的意思,似乎又不准备采用大明的制度。好几千万的百姓。数十万的精兵,总该有个规矩才是!”

  贺忠厚眉头皱了皱:“老李,是不是有些早了啊,山西还在打着仗。火烧眉毛顾眼前吧!”

  “哈哈哈,山西大不了多久,寒冬腊月的,咱们不想拼,多尔衮也未必敢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王爷最好还是在决战之前,把家国体制订下来,将士们也好全心全意,为国效力!”

  顾振华听了李济伯的话,也是频频点头。

  这个老李头的眼光的确毒辣,顾振华创立的安**体系,披着大明的外衣,但是内里已经采取了很多后世的做法,新旧官制终究有所不同,也到了好好梳理一番的时候,正好趁着冬天,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权责理清,如臂指使,也好和多尔衮决战!

  “李先生,既然你提出来了,恐怕就要你老辛苦了,咱们先吃元宵,从明儿开始,就拟出新的方略来!”

  ……

  正月十三,应州鞑子请降。

  正月十八,阳高,灵丘归降。

  正月二十三,李旭率领着安**逼近宣府,兵锋所指,再向前就是京城了。一时间京城震动,鞑子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驻河南的安**主力在郭云龙和陆勇的率领之下,向着大名府方向集结。他们是大摇大摆,声势惊人。足有两万多精锐,马步齐备,一同出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