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其实也不是不知道现在的这个局面,没了制衡,就成了一言堂,现在,崇祯每一句话,只符合东林的意愿,那么就是圣明烛照,崇祯皇帝就是万世英主,而一旦这个提议被认为伤害了东林利益,那么堆积如山的奏折就会一面倒的堆在皇帝的案头,迫使皇帝按照东林的意愿办事,虽然崇祯也千方百计的想改变这种态势,但即便换了十几个首辅也不行,原因无他,在这朝廷之上,放眼望去,那些上位者都是清流,他们内部斗得死去活来,那是他们内部的事情,而皇上,江山,汉家天下,那根本就与他们无关。
于是,为了在朝廷上站稳脚跟,于是,那个反对自己的派别提出一个建议,那立刻便形成这个派别的攻击对象,于是,慢慢的,整个大明朝野里占据绝对清一色的东林有了一个他们建党方针——不是同党便是敌人,没有中间派,没有温和派,什么都没有,就这么泾渭分明。
洪承畴想到这里,不由一声长叹,是的,自己把握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其实,真要是决断了,那一个勾连闯逆,居心可诛的大罪就一定会落在自己的脑袋上。那剩下的结果,那一定就是腰斩于市,首级传袭九边。
想到这里,洪承畴很失望,很颓废,很无奈。
“难道这大好机会就这样白白放弃?”低声呢喃,也不知道是说给三个得力助手,还是说给自己,其实,洪承畴真的不甘心,这是自己等唯一翻身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放弃?
周暨这时候看出了洪承畴的纠结,于是深思了一下,站出来施礼道:“其实,大人可以做到,和而不同,借刀杀人,渔翁取利,而后釜底抽薪之策。”
呗周暨这么云里雾里的一番说辞,洪承畴当时愣在当场,但转而大喜,一拍桌案大声道:“周暨,我之子房,就按照你的计策行事。”
1031 2:09:37|9779247
第七百二十二章 进退维谷
在通往商洛山的大路上,吕世带着大队人马一路疾行过来,不敢有半点耽搁。而监军士的兄弟们,更是不辞辛苦的将李自成最新的驻扎位置,兵马详情,兵力配置等等军报,源源不断的送到那个由两匹健骡驮着的小小的肩舆里,让吕世对李自成的情况了如指掌。
但是,越是对李自成的情况了解的详细,却越让吕世为难。因为,按照监军士侦查回来而绘制的地图看李自成的布置看,他的大营分成了两个部分,大营主要人马,也就是随军的老弱家属,以及裹挟的百姓,驻扎在一个巨大的山谷里,而李自成的中军帅帐却安札在这巨大山谷后的又一个小山谷里,这是李自成在用百姓来当他的挡箭牌。
如果想来个擒贼先擒王的法子,直接拿下李自成的帅帐,无论如何都要经过前面的山谷,这样,直接最先面对的将是那些老弱百姓,那样的经过是吕世怎么都不愿意见到的。
但是,如果不经过这些百姓的驻地,去攻击李自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因为,李自成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三面环绕着巨大山脉,和山脉上生长着千年森林的小山谷里,根本就不能攀登偷袭。
留给吕世的就只能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首先攻破李自成前军大营一条路。
而一旦自己与前军大营里的百姓纠缠,李自成就可以有许多路可以走,其中就有带着他的嫡系精干,翻过那小山谷后面的峭壁,往南逃窜,等自己解决了他的前营,那就连热狗都凉了,而一旦李自成流窜升天,以李自成小强般顽强的生命力,那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后患。
追过去,采取当初解放军在东北剿匪的方法,分梯次小股精锐不间断的追击,这是个好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却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自己的陕西势力范围内才能奏效,而一旦李自成逃往河南或者是湖北,那么,自己的追击将变得危险万分。
原因很简单,河南湖北,那里还是大明的天下,那里不但有许多官军,更有无数仇视自己的乡勇,更主要的是,还有三万洪承畴的人马。
洪承畴,周暨,贺人龙,可都视自己为死敌,双方见面绝对是不死不休的结局,如果自己仅凭借这区区一万人马就深入他们的地头,说不得便是孤舟驶入汪洋大海,还是刮着飓风的那种,自己一定死的狠难看。
于是,吕世看着地图,就真的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看来,计划永远不如变化的快,自己当初的想法太过想当然了。
就这样,战场情况让吕世进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于是,吕世不得不放慢了行军的脚步。
“都是太过心慈手软,这下,把自己陷进去了吧。”春兰看到不住挠头,愁眉苦脸的吕世,笑着给他往身上披了件棉衣道。
“唉——”吕世苦笑着将棉衣紧紧,然后小心的伸了下腿道:“前面是百姓屏护,让我们难于下手,后面是河南湖北,只要他肯舍得,便是海阔天空,李自成真的打的好算盘啊。”
“他李自成做到今天,绝对是有些能耐的,要不怎么有那么多人跟着他死心塌地?而一旦这次放跑了他,你闯王的威名就要大损啦,哈哈,等回去,一个过天星的大嘴巴就够你受的了。”春兰挖苦着吕世道。
吕世想想自己当初自信满满的跟大家保证,自己绝对会将李自成消灭,现在看来自己的话的确说过头了,想想回去后过天星的大嘴巴,自己就真的有点打怵犯难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