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段时间里,这家伙心情特爽。
到目前为止,大汉朝,谁手里的黄金最多呀?无疑是刘展这家伙最多。从卖酒开始,逐步发展到各种产业,都是前所未有的奇缺东西,不发财才怪。
与此同时,洛阳的形势急转直下。
混乱始自四月,年仅三十四岁的大汉天子刘宏一病不起,皇位继承问题制定不下来。刘宏在立刘辩和刘协之间犹豫不决,但内心里倾向刘协。他把刘协托付给蹇硕以后便挂掉了。
大将军何进为争夺朝中大权,斩杀蹇硕,立刘辩为皇帝后,与十常侍宦官集团矛盾越发激烈。
何进欲斩杀十常侍,因太后不许而无计可施。
袁绍提议:“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勤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此计大妙。”
何进便发檄文至各处,召兵马入京。
却说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先前因为破黄巾无功,朝廷本欲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而幸免;而后,又结交朝廷显贵,获高官,统西洲大军二十万兵马,常有不臣之心。
董卓得诏以后,大喜过望,点起军马,陆续便行。
董卓让他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却带着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向洛阳进发。
董卓的女婿、谋士李儒劝道:“今天咱们虽然奉召,这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董卓大喜,采纳其建议,并上表:
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清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何进得到董卓的上表,出师给大臣们,侍御史郑泰质疑:“董卓豺狼之辈,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何进不屑道:“你太多疑,不足谋大事。”
众人多劝何进,不听,郑泰等皆弃官而去。朝中大臣,去者大半。
何进派人到绳池迎董卓,董卓按兵不动。
张让等得知外兵已到,聚在一起商议:“此何进之谋,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
中平六年八月,以张让为首的十宦官,假传何太后的旨意,将何进骗进宫中杀掉了。
身为中军校尉的袁绍和袁术,率兵将皇宫团团围住,见宦官就杀。张让于是劫持太后、少帝和陈留王出逃。由于自顾不暇,半途将太后一行丢弃,肚子仓皇逃跑,又被追兵追的走投无路,投河自尽。
混战中,宦官死去两千人。
司徒王允、太尉杨彪等人。在乱草中找到了少帝和陈留王等。
回城的路上,烟尘滚滚,马蹄阵阵,一支大军浩浩荡荡向京城开来。军旗下一个满脸霸气人拦住去路:“皇上在哪里?”
少帝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倒是九岁的陈留王朗声问:“你是谁,是保驾还是劫驾?”
“凉州刺史董卓特来保驾。”
“既然如此,还不快拜见皇上!”
董卓下马叩见,一同回城。
董卓自以为大军在握,护驾有功,一到京城,气跑了袁绍。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献帝。董卓自任太尉兼相国,军政大权全部抓在自己手里。
不久,董卓又下令把何太后、少帝和妃子全部处死在宫中。
自此,董卓大权在握,横行无忌,睡龙床,**嫔妃随取随用,俨然一个皇帝做派。满朝文武见董卓欺君弄权,跋扈嚣张,荒淫无耻,非常痛恨,却无可奈何。
也不是没有热血的,有个越骑校尉伍孚,看到董卓这样残暴**,十分愤怒。他在身上藏了一把匕首,想寻机刺杀董卓。
一天,他先到朝堂,见董卓来了,便一边迎上去施礼,一边抽出短刀猛地刺向董卓。没想到董卓力气很大,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腕,旁边又冲出董卓的义子吕布,把他打倒在地。
董卓怒不可遏,令人把他压出去开膛破肚。
还有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曹操,也参与了刺杀董卓的行动。这家伙借献宝刀的理由准备杀掉董卓,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还好,曹操反应机警,及早脱身逃出城外,没有被董卓抓到。
董卓大怒,下令通缉曹操。此时,老曹急急忽若丧家之犬逃奔老家,准备招兵买马,欲起兵对抗董卓。
第150章军队集结
幽州既定战略已经确定,幽州统一了思想后,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落实。刘展在幽州开始按部就班地布置,做好对鲜卑人开战的战前准备。
进入五月,幽州就向洛阳京城发告急:鲜卑人大举陈兵边界,幽州受到鲜卑人的军事威胁,边界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幽州军队已经开始集结,做好迎战的准备。
这个时间段,洛阳的形势非常紧张,甚至可以说乱作一团,谁还顾得上遥远的幽州。
此时,为了争权夺利,何进集团和十常侍为首宦官集团双方争斗激烈,你死我活。
至于幽州的死活,根本没有人理会,告急发出去以后,从此杳无音信,洛阳朝廷没有任何回复。
不过,也不是没有任何影响,洛阳的人都知道了,鲜卑人要进犯幽州,战争一触即发。
鲜卑人真的很悲剧,原本以为坚持到冬天,幽州人就会按照常理撤兵了,他们连越冬的给养等最基本的准备也没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