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壮话音未落,外边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郭壮忙擦去眼泪,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郭壮捧着一块石头疾步走到罗松龄床前,惊喜地喊道:“岳丈大人,您睁眼看看,寿来了!寿真的来了!”
原来,刚才一个下人在淘米时,从米袋中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竟然有拳头大小。那个家人咒骂了一句“该死的米行老板”,正想扔掉,忽然发现这块石头与众不同,细细一看,正面竟有一个清晰的楷体“寿”字,他扔掉勺子就前来报喜了。
罗松龄此时已经剩下一口气,听见郭壮的喊叫,他一下子就睁开了双眼,挣扎着坐起身来,说:“寿在哪?寿在哪?”
郭壮赶紧将寿字奇石递给父亲,罗松龄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郭壮吓了一大跳,叫道:“岳丈大人,你这是……”
罗松龄拍手笑道:“这是真的寿字奇石呀,既然‘寿’已经来了,我此生无憾了!”
说罢,罗松龄含笑而逝。
郭壮为罗松龄办了丧事,将四块奇石给罗松龄做了陪葬。
办完丧事后,郭壮又将心思放在了救济灾民上。整整三个月时间,郭壮使尽了全力,救活了无数灾民。为此,他变得一贫如洗与娘子和老母亲搬进了一个破落小院,而所有家产全部则都落入了刘仁义的手中!
前年,郭壮的娘子难产母子双亡!自此郭壮发誓终生不娶,和瞎眼老娘相依为命!
……
听了罗冒的介绍,刘玄不禁感慨道:“这位郭捕头真是一位奇男子!”
“郭壮在县城里当捕快,为什么不把他阿娘接去县城呢?”李陶在一旁插话道。
“怎么没有接呀?郭壮这孩子最孝敬阿娘了,是他阿娘不愿意去县城里。”
“为什么呀?”
“他阿娘说城里住不惯,再说也舍不得乡里乡亲的。后来,郭壮准备辞去捕头的差事,回家专心侍候阿娘,结果被他阿娘骂得狗血喷头,死活不让他辞了差事。无奈之下,郭壮只好央求左邻右舍照顾他阿娘。”
“罗二虎的阿娘住在哪里?”
“就在斜对过儿,门口有棵柳树的就是。”罗冒向门外指了指。
“刘老夫子,我想去看看罗二虎的阿娘行吗?”
“李小郎君,我陪你去吧。”刘玄道。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
……
就在刘玄父子等的心急火燎的时候,李陶终于回来了。不过,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领着一个老妇人一同走进了屋子。
“郭夫人!您怎么来了?”罗冒一见,正是郭壮的阿娘,赶忙起身向老妇人打招呼道。
“怎么?不欢迎我老婆子?是陶儿领我来的!”
刘玄父子父子听郭夫人对李陶如此亲近,暗自撇嘴:这李小郎君真是了得,这么点时间居然和郭夫人如此熟络,也不知李陶给郭夫人灌了什么[***]汤。
罗冒奇怪地问老太太:“郭夫人!你以前认识李小郎君?”
“我怎么会认识陶儿?今儿还是头次见到这孩子!”
罗冒有些不相信:“郭夫人!您老人家平时不喜欢多说话的,怎会和李小郎君如此投缘?”
“谁说我不喜欢说话?是你们都懒得和我这个瞎老太婆聊天!陶儿和你们不一样,他想着法儿逗我开心呢。就这一会功夫,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了。”
“啊?讲故事?”
“是呀!沉香劈山救母,多好听呀!哦,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孩子真懂事!”
;
第九十四章 美酒
听了老太太的话,刘玄父子这才明白:敢情李陶是投其所好了。
其实,刘玄父子真有些冤枉李陶了。没错,之前李陶的确是想通过郭夫人来接触郭壮。可听了郭壮的经历,特别是李陶见到郭夫人的时候,看着郭夫人孤寂的神情,他有些心软了。李陶甚至忘记了来郭夫人这里的初衷,想着法儿陪郭夫人说话聊天,逗得郭夫人甚是开心。
临走的时候,看着郭夫人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李陶做了一个决定:将郭夫人接到“秋风破”去。
郭夫人一听自然高兴,有人作伴还能经常听故事,何乐而不为呢?
罗冒在一旁傻眼了,不管怎么说,郭夫人还有儿子在!这搬家的事儿总得让郭壮点头才是。
于是,罗冒对郭夫人说道:“郭夫人,要不您先和李小郎君一起吃晌午饭,我喊人去城里找郭壮,等郭壮来了以后,咱们再坐下来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您看如何?”
郭夫人点头道:“还是你想得周全,就按你说的办吧!”
下午时分,郭壮心急火燎地赶回来了。他一见郭夫人便惶恐道:“娘,是不是儿哪做的不好,惹阿娘生气了,您才要搬出去住?”
李陶在一旁打量着郭壮:身体健壮,双目有神,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副憨厚之相。
郭夫人见儿子会错了意,赶忙将郭壮扶了起来,然后详细将前因后果讲了一遍。郭壮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阿娘是图热闹想住到“秋风破”去。郭壮平时照顾不上自己的阿娘,他也知道阿娘一个人孤单。现在有人替自己照顾阿娘,自然感激不尽。
郭夫人就搬到“秋风破”后,郭壮隔三差五从县城赶到回来看自己的老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