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感慨道:“蓝田王,你从是哪本书上看到的啊?”
“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中说‘削冰令圆,举以向曰,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这是存在穿越前记忆里的东西,是以李陶回答的十分流利。
“什么?用冰引火?”太平公主吃惊道,她只听过“冰火不相容”,却没听过“冰能生火”,不由望向崔湜与上官婉儿,希望他们能辨一下其中的真伪。
崔湜暗暗脸红,这本书他只听说过,却没有看过。其实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孤本残本,只是当了官太忙,哪有闲心读那些杂七杂八的书籍。
上官婉儿读书颇多,对这句话还是有印象的,她微微沉吟问道:“不错,却有这句话,不过书上说‘削冰令圆’,你可没有拿冰啊。”
李陶微笑解释道:“所谓削冰令圆,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个透明的弧面罢了。学生现在用盛满水的透明圆肚瓶,效果也是一样的。”
“就用这个瓶子引火?”太平公主吃惊道:“这是怎样一个道理呢?”
“正午太阳光本身就毒辣无比,在经过这瓶子时光线又汇聚到一点,便相当于把热度增加了好几倍。”李陶用尽量平实的词汇解释道:“将这个点移到棉线上,棉线受热不住,便烧着了。”
太平公主虽然基本上没听明白,但还是佩服得连连赞叹。
上官婉儿对太平公主施了个眼色道:“公主殿下,您今曰请客不是让我们站在这里喝西北风吧?”
“哪里哪里,三位里边请!”太平公主会意,赶忙说道。
李陶知道,太平公主第一个考验暂告结束了。
桌上摆着八盘荤素冷拼,每个座位前还各摆着一份名贵水果、一份糕点小吃。至于杯盘餐具之类自不消说,在位上整整齐齐摆得妥帖。
太平公主坐了上座,上官婉儿则做了主座,李陶被安排在与太平公主相对的宾位上,崔湜则在李陶的下首陪坐。
接着便有侍女传菜,山珍海味,各色荤素是应有尽有。似乎是事先得了吩咐,侍女尽将些色香诱人的菜肴搁在沈默面前。
李陶始终仪表端庄,目不斜视,仿佛对任何胗馔司空见惯,根本没有任何意动。
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心中越加奇怪,李陶一直生活在乡间,肯定免不了沾染些粗鄙习气,谁知竟是如此这般温文尔雅。
“难道他是装出来的?”太平公主暗道:“我今曰可是特意准备了吃食,就算皇宫内也不一定会有,这都已经过晌了,我尚且饥肠辘辘,何况是他呢?”
想到这里,太平公主笑道:“陶儿,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先吃些东西点心,一会再饮酒吧。”
“谨听姑婆安排。”李陶点点头。
四人开始各自用餐,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一边吃一边偷眼打量着李陶。李陶慢条斯理净手持碗,吃饭非常斯文,心知这仪态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二人不由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吃罢了主食,太平公主笑眯眯的举起酒杯道:“陶儿,我说话算话,现在自罚三杯!”
说罢,便连饮三杯。
喝完太平公主又向李陶敬酒,上官婉儿与崔湜只好举杯陪着。
接连敬了三个,席上也喝了三圈,按说该停杯吃菜了。却听太平公主道:“好歹都算文人,不如我们来行个酒令,对上了吃菜,对不上罚酒,陶儿你意下如何?”
;
第一百九十七章 酒令
“这法子甚好。”上官婉儿也呵呵笑着附和道:“公主殿下不妨出令。”
这种游戏同样也是崔湜的最爱,他也不担心李陶,他知道凭李陶的急智,绝对是个中高手。
微一沉吟,太平公主笑道:“我们不如就说‘四言八句’吧,一人出一个题目,就从我们上官才女先开始吧。”
所谓四言八句,顾名思义,便是连说四个长短句,合辙押韵自不必说,还得符合出题人的命题。
上官婉儿称善,微一沉吟,便莞尔笑道:“我的题目是不明不白,明明白白,容易容易,难得难得。”
按规矩,出题者必须接着自答一个,只听上官婉儿笑道:“雪在天上,不明不白;下到地上,明明白白;雪化为水,容易容易;水化为雪,难得难得。”
崔湜大声称善,让上官婉儿脸上一红,小声嗔道:“你就不能小声些吗?”
崔湜嘿嘿一笑便不说话了。
太平公主打趣道:“**眼里出西施,崔侍郎这是情不自禁呀!”
李陶此时心中却有些复杂,按理说上官婉儿是李显侧封的昭容,不应该在这里与崔湜打情骂俏,可李陶却一点也生不出他们的气来。
上官婉儿夹了一筷子醋鱼到小盘中,笑道:“我现在能吃菜了,下一个该轮到公主殿下了!”
太平公主寻思片刻,便笑道:“墨在夜中,不明不白;写出字来,明明白白;墨变为字,容易容易;字变为墨,难得难得。”
说完,太平公主也夹了一筷子菜道:“你们俩谁来?”
李陶朝着崔湜道:“老崔,你也不用跟我客气,你先来吧!”
崔湜果真不客气,朗声道:“坛在窑中不明不白,拿将出来明明白白,大坛装小容易容易,小坛装大难得难得。”
崔湜夹了菜,把目光转向李陶道:“就剩你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