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普润径直走入塔中。
元觉张口结舌,连阻止的话也来不及说,转眼瞥了那座御敕碑石,脸上现出异样神情。
眼看普润身影没入塔门,李白这才醒悟过来,不禁大为佩服,低声道:“这个普润和尚当真有一手。”
李陶微微一笑道:“静观便可。”
“不过,”校尉瞥了一眼神色仓皇的元觉,“郡王不觉得这人甚是奇怪么?”
李陶不置可否地看了看元觉,只见他依曰呆呆望着入口处的石碑,一张养尊处优的白胖脸上已有细密汗珠。
沉吟片刻,李陶转向身边小沙弥,和颜道:“小师父,这塔平时出入的人多么?”
李陶风姿清朗,气度温文可亲,那小沙弥对他甚有好感,连忙道:“不多。这是师祖们寄骨的地方;寺主曾要我们不可打扰,平常很少有人来。”
“香客也很少来么?”
“香客都在前殿,除非有什么贵人要进寺游览,才由知客带进来,不过一般都不上塔,就在塔下瞻仰。”
这塔位于寺庙后山坡上,与前院大殿离得甚远。周围几处禅房,左侧便是方丈,右侧则是一片密林,的确清静。
“元觉师父负责看管这里?”
“他是僧值,专管规矩礼仪,我们都怕他。”吐了吐舌头,小沙弥清秀脸上显出童稚之气,“罪过罪过,不小心说了师父的坏话,施主你可别告诉他。”
“哈哈,好,我不说。那是他的住处?”
李陶伸手胡乱一指其中一座禅房,果然小沙弥摇了摇头,指向塔下一处小屋:“不,是那一座。”
李陶正要接着问下去,却见小沙弥已经转身走了。
目送小沙弥辩机的背影,李陶眼中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宝塔疑案(二)
身后的李白“咦”了一声,却见普润手持扫帚从塔中走出来。
心急的李白立刻迎了上去:“怎样了?”
“阿弥陀佛,”普润双目微闭,“万法皆有道,一心本无尘。”
“什……什么?”
普润将扫帚放下,没有看忐忑不安的元觉大和尚一眼,自顾自向前走去。
李白只得跟上,低声道;“你不是上塔查看了么?结果如何?有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何物从心来,亦从心上去,勘破来时踪,便知去时路。”
“你……”李白不禁气结,苦笑道,“我说和尚,你能否说一句让人听得懂的话?”
“能。”
出乎意料,普润这一声倒答得干脆利落。停住脚步,望向满脸期待的校尉,严肃说道:“贫僧饿了。”
慢悠悠剥着手上花生,看看一脸气鼓鼓的校尉,又看看将脸埋在碗中虔诚扒饭的和尚,李陶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看着气鼓鼓的李白,李陶双眼闪闪发光:“难道你要普润把发现的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么?人多眼杂,说不定凶手就在其中,自然是到此处来说更为安全啊。”
李白这才恍然大悟,看向普润。普润此刻已结束了吃饭大业,抬起头来,突然说道:“没有血迹。”
“嗯?”
“塔分七层,自下而上,门、窗、地、壁皆无血迹。各层均有积尘。唯独顶层甚是干净,扶手、阶梯亦光洁,应是有人经常出入。”
这一连串说出来。条理井然,哪里还有方才那迂腐僧人的影子。李白张口结舌,李陶却不以为意。
“这么说来,塔上并非杀人现场。看那尸首伤痕,这样短的时间除非重新刷漆,血迹很难处理得如此彻底。”
就在这时,裴岳出现在了门口:“小主人。主母请您速速回去一趟!”
“什么事?”李陶颇感诧异,自己在外的时候,阿娘向来不会轻易打扰。
“主母没说。但看起来挺着急的样子!”
“走!先回府!”
……
“阿娘,出什么事了?”李陶一进屋就见到了焦燥不安的元氏。
“陶儿,先来见见卢员外郎!”李陶这才发现一位中年男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卢员外郎?”李陶瞅着眼前的男子颇为眼熟。
“礼部员外郎卢世才见过蓝田王!”那位男子自报家门道。
“你是……卢月儿的父亲?”李陶终于想起来了面前之人。
当年在舒城的时候,李陶见过卢世才一面。也正是因为卢世才的酒后失言。才使得李陶一家不得不离开舒城。
“正是下官!”卢世才没想到李陶还能记得自己。
“不知卢员外郎有何指教?”李陶询问道。
“下官此来是想求蓝田王救救小女!”卢世才语气沉痛道。
“你说卢月儿?卢月儿怎么了?”李陶急切地问道。
“前些日子,我收到家父来信,说月儿听说华郎中一家要到长安来,悄悄离家不知所踪。我本以为她会跟随着华郎中一行,可华郎中到长安已经数日了,月儿却依然不见踪影,也不知……”
李陶听罢,那个熟悉而又傲慢的少女身影似乎又闪现在了眼前。
“卢伯父。您先回去,这事交给我吧!一有月儿的消息。我会尽快通知您的!”
卢世才向李陶千恩万谢后离开了蓝田王府。
“陶儿,月儿姑娘她……”元氏担忧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