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陶拍着姚崇的肩头道:“老姚,明日我同你一起去,你既然做出了让步,我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归,看着吧,我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
姚崇还没有大吃一惊,李隆基先是大吃了一惊。
当李隆基听了李陶的话,不由地瞪大了眼珠:“什么?姚阁老同意了?”
在李隆基看来,姚崇是不可能同意自己出兵意图的,他好不容易才将姚崇请出山,不想用强迫的法子逼姚崇同意自己的想法。这些天来,李隆基一直在为此事而闷闷不乐。今天突然听李陶告诉他,姚崇同意出兵了,让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我怎么会骗三叔呢,不信你问老姚!”李陶说罢指了指一旁的姚崇。
李隆基看向姚崇,姚崇点点头:“微臣考虑再三,同意陛下出兵了!”
李隆基一听姚崇这话,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对李陶跃跃欲试道:“陶儿,你是懂兵之人。姚阁老说此次出兵会失利,你怎么看?”
李陶毫不犹豫给李隆基泼了一盆冷水:“必败无疑!”
“啊?”李隆基愣在了当场,好半晌他才怔怔道:“既是如此,你们还……”
李陶向姚崇使了个眼色。
姚崇会意,他对李隆基道:“陛下,大唐军队已经到了不整顿不可的地步,而要整顿军队就必须找出其弊端,要真正找出让军队强大的法子,就必须在实战中去寻找,这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既然迟早都要付这个代价,那还不如就放在此次。”(未完待续…)
四百二十四章 人事变动
李隆基意气风发道:“我准备御驾亲征!”
姚崇摇头道:“陛下,我虽然同意了此次出兵,可现在朝堂之上还有许多比这更重要的事情,陛下切莫本未倒置了。”
李陶也劝道:“是呀,三叔,我们的本意是从实战中真正找到大唐军队的薄弱之处,若三步叔亲征,那很多弊端就无处可觅了。再说了,我与姚阁老都预测此次出兵必败,三叔若是御驾亲征,这会对士气打击极大!望三思。”
“这可如何是好?”李隆基眉头紧皱。
“三叔,要不让我替你去吧?”李陶在一旁道。
“你?”李隆基脑袋飞速地运转,良久,他定下决心道:“本来的是准备让薛讷领军的,既然陶儿你愿意去,那就由你挂帅,让薛讷做你的副手!”
李陶笑着摆手道:“三叔,你想哪里去了。我的意思是以校尉的身份,参加此次战役。至于大军,还是由薛讷来领吧!”
“这?”李隆基有些犹豫,李陶对自己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若李陶有个什么闪失,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李陶劝慰着李隆基:“三叔,你放心,我可不是一个人去打仗,还有一好多人陪我一起去呢,若事不可为,至少逃命还是没有问题的。”
“好多人?”李隆基没有听明白。
“三叔,你忘了潞州的那些童奴了?”
“你的意思是!”
“没错,我以潞州团练的名义参战。肯定没人知道。”李陶胸有成竹道。
“那陶儿,你可一定要活着回来呀!”李隆基道。
李陶笑道:“三叔,我知道了。在我走之前。还有一句话想与三叔说一下!”
“陶儿,你说!”
“三叔,你要想让大唐强盛起来,就必须要给老姚创造一个可以一展身手的环境。”
“你是指张说与刘幽求他们?”李隆基问道。
李陶点点头。
“陶儿,你说的是。可是他们都是有功之人,若没个合适的理由,恐怕……”
李陶伸了伸懒腰道:“既然我也要走了。那就再为三叔做一次贡献吧!”
说罢,李陶将自己的计划原原本本说与了李隆基与姚崇。
二人听罢,眼睛瞪得溜圆。好半晌回还过神来。
李陶并不理会他们二人的表情,而是得意洋洋道:“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当我的校尉了。”
……
这天傍晚,张说身着便装,乘着一辆被遮挡得密不透风的油壁车。悄悄地来到了宁王李成器的府上。宁王的邀请他张说完全可以拒绝。可他却不得不前去赴宴。 张说明白,他是反对姚崇回京最力的人,这一点路人皆知。依姚崇一向的作风,如果单单罢免了他的相权已经是侥天之幸了,而张说绝不愿意放弃他奋斗多年终于赢得的这个尊崇的地位。他希望宁王能为为自己说项,那将会是另一种局面了。自李隆基登基以来,由于他身为三皇子的独特身份,使他在表现自己的孝道与对兄弟的友爱之情上无所不用其极。所以。长兄宁王一旦为张说讲出话来,李隆基十有八九就会不再为难自己了。
这个时候。长安四门的催行鼓敲得正紧,每个人都在急急地赶回自己居住的街坊,没有人会留意这样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按理说,他没必要如此小心,可自从姚崇回到长安之后,张说总觉得小心无大错。
当张说走进宁王府的厅堂之时,他顿时愣住了,桌前并非只有宁王一个人,除了宁王之外,还有三个人。
李陶率先起身向张说打招呼道:“张阁老,就差你了,我们可都是沾了你的光,能吃大伯一顿不容易呀!”
张说还未来得及说话,李陶身边的一人站了起来:“张阁老也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