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滨心中一动,他问道:“蓝田王,你的意思可是通过这一仗,找出契丹骑兵的弱点,哪怕是败了,也要从中汲取教训,为下次打胜仗奠定基础。”
李陶赞许地看了看王海滨:“想不到我们当中还是有明白人的,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屡战屡败,只是追究责任,认为契丹强大,而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会败,怎么败的,今后如何战胜契丹人。此次,我们就要通过此战,彻底找到契丹人的弱点,为下一战积累经验。”
众人不住点头,刚才低落的心情,被李陶这一番话又激励起了斗志。
薛讷问道:“蓝田王,这其三是什么?”
“这其三,就是因为有潞州团练的参战。你们以为我花了那么多钱,装备起来的潞州团练只是花架子吗?此战,潞州团练负责为全军殿后,就算此战败了,只要你们不溃散,能安全撤退到潞州团练身后,我向你们保证,潞州团练有把握阻击契丹人不能前进半步。”
众人听李陶如此保证,心中底气顿增。
薛讷也是信心大增,他又向李陶问道:“既然蓝田王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们若再打不好这一仗,还不如一头撞死。不知蓝田王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李陶斟酌片刻道:“我只有一个要求,尽管这一仗肯定要败,但我希望诸位想方设法将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大唐士兵的生命也是弥足珍贵的。我不想再看到东硖石之战、冷陉之战那样的惨相出现了,拜托诸位了!”(未完待续…)
----2014/10/19 10:26:17|9343807----
四百三十七章 小滦河
开元二年八月十七日,作为全军殿后的潞州团练行至了小滦河。
李陶在马上看着并不宽的河道,沉思了一会,转头对始终跟在自己身后的独臂青年道:“狼十三,你去将扎勒喊来。”
狼十三自从被裴岳收服以后,就一直跟在了裴岳身边。此次,李陶出征,因不放心王府中的众人,将李白留在了王府内,而裴岳与狼十三则跟在了李陶身边,作为李陶的随身侍卫。
狼十三还是老性子,很少说话,听了李陶的吩咐,点点头拨马便向后而去。
不一会,扎勒便来了。
李陶当初在潞州最早买来的四个壮奴,早已脱离了贱籍,如今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了。
王毛仲与李宜德跟随李隆基,王毛仲已进封为霍国公,任左武卫大将军,李宜德也担任了羽林将军。康巴在潞州大草滩马场,为李陶繁殖突厥马成果颇丰,潞州团练骑兵现在的军马,全部是康巴的杰作。李陶充分发挥扎勒活地图的特长,尽可能地让他四处行走。这些年来,扎勒去过西域,进过突厥,此次出征前又专门让他走了营州,他所走过的路,全部都映入了他的脑中。
“扎勒,我记得你说过,渡过小滦河,往前五里是布日嘎,再往前二十里便是南台谷了?”
扎勒点头道:“小主人,一点没错!”
“这南台谷大约有多长?两边山势如何?”
“南台谷两端谷口大约有五里多的距离,过去之后便一马平川了。两边的山势不算陡峭。不过杂草比较茂盛。”
李陶听罢,拣了根木棍在地上画了起来。
不一会,李陶起身向小滦河上唯一的那座木桥走去。扎勒与裴岳紧跟上去。站在木桥上,李陶左右环顾着,河水并不算急,水流也不大。此处是小滦上水流最窄的地方,大概有五六丈的样子,其余各处要么有七八丈,最宽处超过了十丈。
“扎勒。你上次来的时候,这小滦河的水也是这么小么?”李陶问道。
扎勒摇头道:“我上次来的时候是雨季,水可比这大多了。都漫上了桥面了。现在到了盛夏,想必水就小的多了。”
李陶不再说话,而是过桥到了对面,面前是一大片丰茂的草地。前方视线不错。隐隐可以看见远方南台谷两侧的山峦。
李陶又从桥上返回,对身后的传令兵道:“传我的命令,大队人马过河后,在距离小滦河一里处摆下防御圆阵,所有人员做好战斗准备。派出斥候到小滦河上游查探,是否有敌人踪迹。另外,让辅助兵在木桥两侧打深桩,各拉一条铁链。以备不时之需。”
“是!”传令兵立刻以红白两色旗向后传令。
裴岳小声问道:“小主人,你是担心契丹人会在上游截断水流。然后放水冲毁这木桥?”
李陶叹了口气道:“我不敢确定,但不得不防呀,若真被毁了桥,这数万大军没有了退路,后果不堪设想呀!”
除了一部份人在河岸边上打桩,潞州团练大队人马有条不紊地渡过了小滦河。
到达一里处,车队便停了下来,辅助兵开始向车下卸物资。斥候队全部派了出去,除了在四周为大队警戒外,有二十余骑沿着河边向上游策马而去。
此时,前方有一骑向圆阵奔来,李陶放眼看去,不知是何人。
裴岳眼尖,他对李陶道:“小主人,好象是王者王都尉。”
李陶也看出来了,来人正是王海滨。
王海滨卢奴折冲府的一千二百人,处在在薛讷的中军与潞州团练之间的位置,这是李陶专门向薛讷要求的。
王海滨到了李陶面前,下马急问道:“蓝田王,怎么不走了,有情况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