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仁被李陶说得哭笑不得:我怎么就不懂道理了?
谁知道李陶说完不再理会他,而是背着手望着天,悠闲地踱步,嘴里朗声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条千古锤炼而锻造陈酿的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能屈能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聪明者善屈善伸,有修养者能屈能伸,成大事者大屈大伸。大屈,是大智慧、做大事业者的必选;大伸,是成大功、大业、大成者必选……”
李陶朗朗脱口而出关于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内容,是他在后世一次演讲比赛中的演讲词,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便信手拈来了。正陶醉于其中的李陶,没发现刘玄和刘志仁父子俩的嘴张得老大,足可以塞得下一颗鸡蛋了。
“姜子牙溪边垂钓得遇文王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诸葛亮高卧隆中,帮助刘备建立蜀国;韩信忍辱钻胯,成为兴汉名将;司马迁甘受腐刑,终于完成《史记》流传千古……这些都是历史上名人屈与伸的成功范例。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辞官,虽然给后人留下不少诗词,但他胸中治国安民的才华却失去施展的机会。同样是清官,狄仁杰却采取忍让策略,智斗酷吏,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这是屈与伸留给后人的思考……”
李陶正说得吐沫横飞,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太安静了,怎么连一点掌声都没有?哦,忘了,这不是在演讲。
他转身一看,吓了一跳:刘玄和刘志仁二人呆若木鸡动也不动。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是一个是跪着,而另一个站着。如果不是还在眨眼,李陶真把他们当泥塑了。
李陶被眼前的情景一吓,背得挺熟的演讲词顿时忘得干干净净,只好接着瞎掰:“曹艹……好几次战役都被打得屁滚尿流……记得被马超追得胡子都割干净了……被关羽拦在华容道低声下气地求情……”
“刘邦……夺下咸阳……在势力没有项羽大的时候……还是拱手相让……”
“孙膑……装疯卖傻……保全了姓命……”
“还应该有很多吧……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总之……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看着刘玄父子俩的眼神越来越炽热,李陶大喊一声逃进了厨房:“阿娘,我饿了,我要吃饭……”
“李小郎君,你说的太好了,等等我……”刘玄满脸泪水追了上来。
“也等等我……哎呦……我的腿麻了……站不起来了……”刘玄身后传来了刘志仁痛苦地呻吟……
“刘老夫子,你说盖房子麻烦不麻烦?需要多少天?”
李陶家在村子的最东头,再往东就是一片芦草地,一条小路直通发鸠山。他早就瞅好了那片芦草地,有一条潺潺的小溪环绕而过,风景绝对没得说。再说了,现在盖房子不像后世那么繁琐,所以他决定先把房子盖起来。
“你要盖几间?”刘玄问道。
“让我算算,四间大点的当散座,两间小点的当包厢,还要一间厨房、一间库房、两间住人的屋子。嗯,也就十间房吧!”李陶掐着指头算了半晌。
“九间呀,这么多,让我算算,至少要一个多月吧!”
“啊?这么久?”李陶满脸惊异。
“这已经算是最快的了!”
“真没想到,盖九间茅屋居然要一个多月时间?这也太慢了些!”李陶不满地自言自语道。
“等等,李不郎君,你说什么?茅屋?”刘玄突然问道。
“是呀,茅屋,我需要盖九间茅屋!”
“原来是茅屋呀,你怎么不早说呢?我还以为是砖瓦房呢!要是茅屋就容易多了,九间茅屋三五天便可以盖好了!”刘玄哈哈笑道。
“真的?那太好了,您帮我算算,需要多少钱!”李陶听罢非常高兴。
“啊,这个,大概需要五贯钱吧!”
;
第七十八章 甩手掌柜
李陶突然问刘玄茅草屋的造价,他哪里知道。除了年轻的时候,这几十年他何曾住过茅草屋?无奈之下,只好信口胡诌了。
“五贯钱呀,好。刘老夫子,您先稍等。”说完李陶进了屋子。
片刻,李陶从屋里出来了。
“刘老先生,这是五贯钱,您接着!这是修建茅屋的图纸,您也拿着!既然刘老夫子对修建茅屋如此熟悉,那就有劳刘老夫子了,五天后我来验收咱们的茅屋。”。
“啊?交给我了!这……”刘玄听罢顿时愣住了,这李陶转眼就成了甩手掌柜了。
刘玄正要张嘴推辞,突然瞥见一旁的刘志仁脸色也变了,于是笑嘻嘻地改口道:“感谢李小郎君的信任,好吧,我五天后给你交工!”
……
第二天,果然有很多人来到李陶指定的那片芦草地,开始修建茅草屋了。
刘玄将刘志仁悄悄拉到一旁:“志仁,怎么样?”
“爹,匠人是请来了,可是您知道连工带料咱花了多少钱吗?”刘志仁满脸的不乐意。
“多少?”
“三十五贯!”
“啊?这么多?看来我说的这五贯钱也太不靠谱了!”刘玄自嘲地拍拍脑袋。
“其实,五贯钱也可以修好,只是太简陋了!”
“那不成,李小郎君说了,要比一般的茅草屋稍微好些!”
五天之后,茅草屋竣工了。根据李陶的图纸,九间茅草屋错落有致,四周还用木栅栏围着,门口的木门前挂着两个红灯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