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淳的败亡,王棠的称王令唐王吉利暴走,连下一十三道圣命,命韩瑞为统帅,统率大军清剿王棠,同时严令各郡太守出兵配合。
百陌城距离乌龙山脉不是太远,仅二天半的脚程,加之王棠的骑兵时不时的窜入百陌郡辖内各县袭扰,百陌郡太守任斌不得不出兵清剿。
任斌的手里握有近八万大军,除开一支三万人的军队驻守阳县,防御庄县城的大量秦军外,大多兵力都分散在辖下各县城里防守,以防义军袭城,百陌城里的守军仅有二万人。
唐王吉利接连一十三道圣命,任斌明知大量抽调兵力围剿义军,百陌城兵力空虚,但又不敢违抗圣命,大王现在发飚暴走,谁抗命谁倒霉,掉脑袋只是小事,弄不好抄家灭族。
任斌担心谷城的秦军利用帝国内乱的时机袭城,他一直不肯调动百陌城里的一兵一卒,而是从辖下各县抽调兵力,凑成二万人的军队交给韩瑞统率。
王棠立国封王,大肆封赏部下,却引起各路前来投靠的义军首领诸多不满,其中有几支义军的背后更有心怀不轨的世家大族暗中操纵。
王棠为此头疼不已,新任军师温俊臣献策,先大肆赐封那些心有不满的义军首领为侯,命他们统率本部攻打城池,占领多少座城池都算是他们的封地。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削弱他们的实力,更能够替他们吸引官兵的注意力。
王棠接受了温俊臣这一石二鸟的好计策,殊不知温俊臣是温子山的大儿子,奉命混进义军中,帮助义军对抗唐军。伏击全歼陈天霸的五千精骑、击溃刘淳的十万大军皆出自他的手笔。
各路义军的首领多是草莽,看不出温俊臣的借刀杀人之计,他们欢天喜地的率本部人马去攻打各县城,其中就有三路义军近十万人穿过乌龙山险道,攻打百陌郡辖下各县城。
而此时,以田豫为首的五路义军已经悄然藏匿在距离百陌城三十几里的贡山山林里,只等时机来临。
田豫的五路义军加起来,人数也很吓人,竟达三十万之众,其实,这里边多是妇孺老人,青壮仅三万多人,田犹仅从中挑选出一万五千人,其余的百姓都留在山寨里,粮食是通过平塘关供应。
一万五千人的兵力虽少,但全是青壮,其中部份士兵还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基层军官全部由身经百战的老兵担任,武器装备更有秦帝国秘密供应,还参加过几场规模小得让人忽略的破袭战,战力未必弱于受过几年正规军事训练的新军。
围困平塘城的二十万唐军奉命撤离,前往清剿义军之后,这一带完全变成了秦帝国的势力范围,田豫的五路义军大摇大摆的绕过平塘城,通过赵县城,再绕过庄县城,利用夜间行军躲过驻守阳县的唐军,钻进贡山里躲藏,他们的劣质武器装备在通过庄县城时全部得到更换补充,那全是秦军现役的精良装备,战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第332章 各有算计
百陌郡太守任斌现在可说是焦头烂额,据夜不收所报,有三支规模约十万人的义军窜进他的辖区之内,洗劫了几个集镇村庄,随后对其中的三座县城发起猛攻,告急求援的急报如雪片般飞来。
他手里头的兵力本就紧张,又被抽调走二万人,越发显得捉襟见肘,他想出兵,又担心谷城的秦军乘乱袭城。
虽然两国刚签下互不侵犯的和平协议,但在利益面前,协议形同一张废纸,自家大王撕毁的唐秦两国互不侵犯的协议就不下五六次,所以,他一直不敢动用留守的二万士兵。但若任由三路义军在他的辖区内横行肆虐,他也同样无法向大王交差。
太守是外放地方的大员,哪怕是最贫脊的地方,同样是肥得流油,不知多少人眼红,处心积虑的想爬上这个位置,他若不把窜进辖区内的三路义军歼灭或驱除,天知道朝中会有多少野心勃勃的家伙乘机参他一本。
“大人,谷城的密报。”
正百般纠结的时候,亲兵送来一封密件,那是潜伏在谷城里的密谍传发回来的最新情报。
任斌接过一看,紧皱的老脸立时舒展开来,据密谍所报,驻扎在谷城里的六七万秦军已经全数撤走,城里仅留有五千常备军驻守。
这情报来得太及时了。
有如卸下千斤重担的任斌感觉全身说不出来的轻松,他现在完全没有了压力,尽可放心的调动城里的军队出击,清剿义军。
他留下五千士兵把守城池,由副将舒云统率,自已亲率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出城清剿义军,行事素来谨慎的他还派人前往阳县,通知他的另一个驻守阳县城的得力副将齐飞,务必小心庄县城的秦军。
在庄县城与宁远边关,秦军仍驻扎有近十万大军,他不得不严加防范,一旦秦军有异动,他会马上率军回防。
他还不完全放心,大军通过之后,每隔几里地就留下二三组夜不收,以确保情报畅通无阻。
任斌的兵力虽少,仅有一万五千人,但全都是百陌郡的常备军,精锐之师,他的一千部曲私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再加上一千五百骑兵,他手里等于握有二千五百人的机动骑兵,对付号称十万人的三路义军绰绰有余。
任斌率部先在渝县城外击溃张三炮的三万义军,接着一鼓作气,在朱县城外又击溃了李小波的义军,然后推进至丽县城,与绰号“屠夫”的王麻子统率的义军决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