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强大的世族都眷养有二三千人的私兵,有的甚至高达四五千人,这些世族给他们的私兵装备武器装备很正常,并不能以此作为谋反的证据。
当然了,根据黑衣卫密谍所收集的情报分析,可确认上述世家豪强已在暗中谋划造反,不过,现在是维稳的关键时期,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对唐地的百姓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必须得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才可名正言顺的举起屠刀。
说句实话,若不是黑衣卫密谍发现这些世族豪强的异动,若让他们突然举事,还真是个不小的麻烦,十几家世族豪强,最保守的估计,至少有四五万人的私兵。
卓风行负责镇守宜城,摩下虽有一万五千士兵,但因非常时期,原本一些不用驻兵的小县城都不得派驻个几百一千的士兵,地理位置稍为重要的县城甚至要驻扎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宜城辖下十几座大小县城,其中重要的就有五六座,也占去了卓风行近半的兵力,驻守宜城的兵力实际上只有八千士兵,商行云的三千虎豹铁骑,五千轻骑,陷阵营的五千重甲士都调派去协助明珠守护正在建筑的百里长城。
宜城是唐都,城池比一般的郡城都要大上近半,人口也多出不少,八千士兵,既要把守城池,又要把守皇宫,还要对付四五万世族豪强的私兵,那是非常的吃力,除非集中精锐抢先下手。
抢先下手的前提是得有确凿的证据,或者,诱发这些世族豪强提前举事,在他们集结的那一刻,大军突袭,给予致命的一击。
“这有何难。”
田策微笑献计,因为驻守宜城的兵力仅有八千人,那些世族豪强才敢造反,只需要放出风声,月内增派一万人的军队驻守宜城,必然逼得那些世族豪强提前举事。
第434章 作死
陈、关、李等七八家世族与十几家豪强确有谋反之心,且已暗中进行了各种准备工作,只不过部署还未完成,暂时还未能起事而已。
他们对卫大衙内的一些作为非常不满,认为卫大衙内根本没有把他们这些百年老字号的世家大族放在眼里,瓜分蛋糕没有份也就罢了,竟然还勒索他们捐粮,塾可忍,塾不可忍,他们决定大干一场。
有内线帮助,他们清楚的掌握着城内所有的兵力布防,甚至通过特殊渠道了解到卫大衙内等人住在皇宫的哪座宫殿里,这愈发激起他们要举事的决心。
不过,内线刚传回消息,月内将有一支万人的秦军调来,以增强宜城的兵力,这让各家的家主们不得不紧急碰头,商议大事儿。
宜城内的秦军只有8000人,要守住若大一个都城,还要分兵把守规模不小的皇宫,兵力明显不足,正是他们举事的好会机,若再增加一万人的兵力,这个优势就得抵消,商议的结果是提前行动,时间定为三日之后。
黑衣卫密谍虽无法弄到这些世族豪强举事的确切时间,但巫悠、田策、温子山等老谋深算的谋士只需要从他们的一些小动静就能够猜测个七七八八,暗中进行了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颜府,密室。
密室里端着十几人,一个个表情严肃凝重,压抑的氛围让人有种很难受的窒息感。
颜氏是原唐帝都宜城的老字号世族,也是忠实的保王党,家主颜祖老谋深算,感觉不妙时及时脱身,所以在帝都之乱时没有受到多大的波及。
“不作死,就不死,骠骑大将军这话,经典!”
颜祖严肃的表情里透着一抹嘲讽,那十几家的家主一个个鼠目寸光,既然要寻死,那颜氏非常乐意用他们的尸体向卫骠骑表忠心。
改朝换代初期,如果不能象寒氏等世族那样把握先机,先一步搭上统治者,为家族争取到极大的利益,初期的难受肯定是难免的,所以,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哪一回朝代更替不都是这样?只要统治者不苛刻,不故意打压,一些损失都是可以承受的,这也是印证过的世族生存法则,偏那几家被猪油蒙心了,忘记了这些生存的法则,自寻死路要造反。
在座的都是颜氏一族的长老级核心成员,一个个都是修炼成精的老狐狸,听了颜祖的一番话,一个个乐得眉开眼笑,少了十几家强大的竟争对手,日子自然好过多了,而且还能踩着他们的尸体爬上去,又能赚到一些利益,这样的好事儿,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呐。
“家主,要不要给骠骑将军示警?”有人出声询问,造反是头等死罪,抄家灭族,既然要讨好骠骑将军,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
“我们都能看出来,人家骠骑将军会看不出来?”
颜祖摇头,断然否定这个建议,那十几家的动静儿可不小,如果卫骠骑连这个都看不出来,那就不配称什么强者,颜氏就得多留一条后路。再者,示警只能是锦上添花,关键时刻出奇兵,给予卫骠骑决定性的大帮助,那才是雪中送碳,颜氏获取的好处更多。当然了,为避免引起卫骠骑的误会,准备工作必须尽可能低调,只抽调族中的精锐便可,知道的人越人越好,也越安全。
这三天的时间里,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生中最难熬的三天,这期间,一支3000人的部队奉命离开宜城,前往增援驻守苍龙山和铁脊山之前的明珠所部,据说周军近日出现异常调动,不得不加强防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