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警大中华1985_白面黑厮【完结】(1033)

  发觉敌人的猖狂,中国部队立即对其进行了反制,NIP多功能步兵车上装备的红箭-10反装甲导弹,立即调整了射角,对准那座碉堡,直接射击。反装甲导弹在很多场合也用作对付这种硬点目标的武器,红箭-10直接飞上山头,虽然是仰射,但还是很成功地击中了碉堡,并将碉堡摧毁。

  印军士兵并未全部被击杀,纷纷从碉堡里蹿出来,而赶来复仇的双刃直升机则立即用其侧面的6mm六管加特林机枪将他们收割。

  就类似这样,在拉达克地区的印军大都是这样小股的部队,虽然他们遭遇的中国部队也都是小股的,但是从人员规模和武器装备上都差一个量级,所以只有被痛揍的份儿。即便是印军偶尔可以组织起人数超过中国部队的战斗,但是却缺乏有效的反制武器,面对中国轻型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配合武装直升机、变形机甲攻击机的火力组合,只有被屠杀的份儿,与藏南的情况类似,在印军多次接触中国部队遭受到重大损失之后,一些印军基层的军官开始自行其是,带着部队向后撤退,对上级发布的命令置若罔闻。

  另一路从中巴铁路进入克什米尔的中国部队使用的都是标准的重型机械化装备,而且数量和规模都是十分可观,中国预计将通过中巴铁路向克什米尔投放至少三万人规模的部队,这里面将包括齐一鸣的一个红警军团重装师。

  巴军进攻的重点就是克什米尔最为丰美、人口最多、条件最好的克什米尔谷地地区。这里气候比较宜人,也是非常好的避暑胜地,算得上克什米尔的精华所在。第一次印巴战争的时候,这里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争夺的重点。

  巴军在中国发动焚旗战争之后也跟着攻入克什米尔,一开始本来是进展不错,但是在武勒尔湖附近还是遭到了反应过来的印军的猛烈反击,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直到中国pLAl也加入到了进攻的序列中,才算是在战争天平上重重地加上了一个最大的砝码。

  克什米尔谷地虽说不算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但是地形相对于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比尔本贾尔岭之类地崇山峻岭,还是显得平坦许多了,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也能够顺利在此展开,也为印巴中三国在此的地面部队碰撞提供了最好的施展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被不少印度脑残军迷期待已久的阿琼主战坦克和中国九九式主战坦克的交锋也确实来临了。

  在中国军队加入到攻击印军序列后的第二天,于克什米尔谷地北部重镇阿默尔格尔外围,中国装甲部队第一次与印军装甲部队展开激烈角逐。印度在这场坦克大战中,投入了超过100辆各型坦克,包括他们最强的NlAI坦克、T2坦克以及自产的阿琼坦克,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印军的后勤存在相当大的压力,来满足这些不同制式的武器在战场上的需求。

  战斗的一开始,首先是中国的装甲部队冲击了印军在面对巴基斯坦军队的侧翼,并且以非常短的时间就冲出了一个缺口,为了堵住这个缺口,防止被中国人上演他们拿手的穿插包围战术,印军果断投入了数十辆主战坦克,企图将中国装甲兵再赶回去,稳固住自己的侧翼防线。

  印军用NlAI组成的坦克集群,希望与中国装甲兵正面决战,然后利用自己的数量优势瓦解掉中国人的攻势,从而再一次稳定住这防线。

  不过显然印军的NlAI也被美国人降阶了,跟猴版区别也没太大,而对面的则是升级至99A本的最终型号主战坦克,较量一开始,NlAI就无法支撑住99坦克迅猛的压制力。

  特别是99A71使用的激光压制,使得多名印军坦克炮手、车长短暂失明目眩,也破坏于扰了其火控系统,在NlAI无法正常作战之际,中国坦克接连出招,坦克炮像是点名一样一个个将印军最为精锐的NlAI敲掉。

  印军指挥官一见吃紧,咬着牙也不让部队撤回来,因为他根本无法下这样的命令,印军装甲兵要是一撤,等于印军防线的侧翼就彻底暴露在中国人面前了,中国人将其撕开后,会将印军拦腰截断,伙同巴军一起围攻被分割的印军,不仅会给印军带来重大损失,而且阿默尔格尔的防线也无法维持,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的大门就向巴基斯坦人和中国人洞开了。

  于是,印军再度将作为预备队的T2和阿琼也压了上去,希望能够通过数量优势,将中国坦克击败。不过这个想法也被中国装甲兵证实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妄想,更多的印军坦克只能为中国装甲兵创造更多的战果。

  几十辆99A7坦克如同下山的猛虎,尽情狂欢着将一辆辆印军坦克打爆,而印军坦克面对这些皮糙肉厚的家伙则是毫无办法,被印军寄予厚望的阿琼坦克更是不堪,在99A7面前几无还手之力。

  632 克什米尔(下)

  在这场规模不小的坦克大战之中,阿琼坦克表现平心而论并不能算是特别差,但是奈何他们的对手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99A7型。99式从齐一鸣于192年引进给中国后,历经重大的改型,虽然每一次改型战斗力并未有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都使得99式坦克不断向前迈进。

  99A7型主战坦克为99式主战坦克的最后一个改型,在99A7之后,北方工业选择开发新一代的主战坦克,因为99式的潜力基本上已经被挖净。最后一版的99A7无论从武器、电子设备、防护和机动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其装备的2m身管自紧的滑膛炮,是中国研发的最新成果,贯穿力和毁伤力与早前版本不可同日而语;标志的激光压制系统也进行了一定升级,同时也引进了更加先进的猎歼系统,在复杂环境中对敌人的捕捉更为高效;防护上乔巴姆复合装甲的使用也是近乎登峰造极了,新开发的复合装甲等同于一千多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且尝试了全方位的防护,使得无论车身正面、侧面还是后部都有了强大的防御力;原本开发给下一代坦克的26马力柴油机,也因为第四代坦克被总装备部要求使用电气化,而被装备给了99A使得99A7的机动性能远超当代的坦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