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该如此了。”徐峰点头道。
天师观。是徐峰为张角修筑的道观,位于牂牁城郊宝象山之颠,徐峰尊张角为天师圣主,黄老道为道尊,将张角神像摆放正中,不惜花费重金打造张角的神像,神像庄严肃穆。威严雄威,张角身穿鹤氅,头戴道冠。手持九节神杖,栩栩如生,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选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日。徐峰亲率万余名教众登上祭奠。众人皆神情肃穆,身穿盔甲,黄巾抹额,簇拥在徐峰四周,徐峰手拿太平道至宝黄巾圣仗,身穿黄色道袍,头裹黄绸,整个人浑身上下多了一股仙风道骨的味道。
重阳节又名登山节。附近不少百姓纷纷赶来观瞧,宝象山上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赶来观看的百姓。
徐峰先是带领众教徒躬身下拜,行三拜大礼,“黄老道尊在上,弟子太平道天师帐下亲传第九大弟子徐峰有礼了。”
众人全部跪伏在地给道尊神像叩头,围观的百姓也跟着跪地磕头,在古代,几乎所有的百姓都信这一套,人越多,徐峰心里越开心。
“皇天在上,弟子徐峰时刻不敢忘记教主重托,为黄巾霸业,为拯救万千受苦的黎庶百姓,纵然肝脑涂地,绝无怨言,天师教主为救百姓脱离苦海,举事讨伐昏君,不幸殒命,教主的遗志,弟子时刻不忘,弟子徐峰在此发誓,绝不负教主厚望,当竭尽所能,发扬教义,拯救百姓,救民苦海,扫平乱世,带领黄巾教众建立一个太平盛世。”
徐峰神色竭诚,面露决然,声音高亢有力,让在场众人无不深受感染,这些普通的百姓,对张角可没半点反感,反而非常崇敬,在他们心中,张角是英雄,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徐峰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人不会怀疑。
“得教主垂青,传我圣仗,给我太平道宝典,弟子愿意肩挑起这副重担,带领天下各地的袍泽教众,共创盛世,完成教主的生平夙愿。”
“跪拜教主。”
“我等拜见教主。”
“拜见教主。”
“教主鸿福,黄巾必胜。”
不知是谁第一个开口喊出了教主,其余众人纷纷跟着高呼,徐峰顿时一愣,看着众人臣服跪拜的盛况,心里不由得一阵苦笑…迷信害死人啊!不过民心可依啊。
“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预示重建辉煌,九九归一之意,主公,此乃天意,天意不可违啊。”郭嘉在人群中高喊道。
“那我徐峰只好顺应天意,传令各地教主,弟子徐峰从今日起,遵从天师遗志,继承太平道教主一职。”
祭奠完张角,徐峰终于迈出这一步,当上了太平道的教主。
消息一经传扬,全国各地无不震动,不出半月,圣女张宁在云梦泽亲自宣称“徐峰是得先父认可的昔日少主,是太平道教主的不二人选。”
这是什么意思?徐峰继承太平道教主,乃是张角的遗命,现在又得到圣女张宁的亲口认可,天下各地的黄巾教众,谁还敢反驳怀疑。
许多散落在各地的小股太平道教众纷纷赶往益州,结果就是,不到三个月徐峰麾下平白多了五万黄巾。加上又有三万百姓投军,徐峰的人马直接暴增到十万。
三万镇守巴郡,二万屯兵朱提,一万镇守牂牁,二万由甘宁训练。二万由于禁操练。
益州暗中风流涌动,表面却一派祥和,徐峰招兵买马,扩军整顿,并没有主动进攻其余州郡。
除了截断巴郡的客商往来,安顿郡内的百姓之外,徐峰这三个月还做了一件大事,拼命的从各地购买粮草,其数量简直达到了恐怖的惊天数字。
ps: 感谢一进一步的打赏,谢谢。
第三百二十六,十八路黄巾军
公元一八六年元月,震惊东汉朝野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徐峰在宝象山宣誓讨伐国贼董卓,并号召各地义军一起诛杀国贼,徐峰起兵五万,以张飞为先锋大将,由巴郡出兵,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直扑京师。
檄文如下:“徐峰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冲积,我黄巾教众自当顺应天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绞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铲除国贼,拯救黎庶,檄文到日,可速奉行。黄巾军为民请命,誓灭董贼,望各地州郡官吏,同心协力,共诛国贼,暂时抛下……”
徐峰的讨董檄文,言简意赅,字里行间提醒各地诸侯,国仇面前,不要计较其它,一切当以天下苍生为重。(剽窃小曹的。)
其次,徐峰以黄巾新任太平道教主的身份号召各地义军深明大义,联合讨贼,各地义军纷纷响应,一时间,黄巾教众再次如燎原之势席卷而来。
自张角兵败之后,各地义军一直藏匿暗处,暗中积蓄力量,这下倒好,各处的义军纷纷起兵,一时间,黄巾再起风云,震惊全国。
益州徐峰率兵五万,各地有名的黄巾军共有十七路大军,加上徐峰共十八路大军,其声势席卷各地,丝毫不亚于当初张角帐下的三十六方渠帅。
第一路,黑山张燕。张燕起兵五万,以于毒为军师,杨凤、白绕、眭固等人为大将。第一个响应徐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