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皇太后,恭亲王在宫门外侯旨!”太监们禀报。
“有请,快请!”西太后果断地站了起来邀请道。
恭亲王进来了,他虽然举止有度,却脸色铁青:“太后,奴才但请两宫皇太宫,在明日迅速移驾沈阳,或者热河承德,”
“嗯,为何呀?”明知道原因,西太后还装模作样,显示自己的胆略和气度不凡。
恭亲王只得讲述了种种理由,最后道:“敌强我弱,形势逼人,且南方湘淮军次第歼灭,贼军势力强大,非同以往!”
小皇帝也被领了来,在养心殿,进行了清廷的最高军事会议,几名军机大臣都被邀请来,甚至,六部的尚书也到了,总理衙门的几个官员也在,人才济济的清廷,表现出了不同明末崇祯皇帝最后时刻的凝聚力。
大家商量了很久,决定迁都,由皇帝和两宫皇太后带领部分人员北上沈阳,而由恭亲王继续防守北京城,至于说华夏军的军使发出的谈判信息,恭亲王也表示,可以接触,以争取援助的机会。
恭亲王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大清命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提出了好几项挽救措施,也赢得了大家的赞同,比如,根本的机会在于,向英国法国甚至是俄国恳请援兵,为了争取援军,可以作出最大限度的让步,甚至将江南一带地区,东南沿海一带的一省或者数省都割让,也可以答应!迅速联络两湖的湘军残余,浙江的左宗棠,要他们迅速地增援北方。
“好!王爷用心良苦,胆略过人!”几个官员夸奖着。借以遮掩自己的无能为力。
“到底是要赔款还是割地,需要商量啊。”大学士倭仁和李鸿藻都表示,宁可许多大量的款项,也不能割地。
“款项?我大清连年战乱,财政已经非常紧张,莫说款项,就是自顾都无法圆通了!”恭亲王生气地说。
尽管恭亲王是总理衙门的大臣,是军机的领班,可是,他的权利还是受到了许多制约,好几个大学士,在西太后的指使下,已经处处和他对抗了。
“可是,割地实在有损于国体!”倭仁道。
“迫不得已而为之!”恭亲王摇头道:“只要能过得这一关再说,如果京城不守,再多的疆域也都是匪徒的了,与其被家奴所夺,何不赠与友邦?”
“好!”西太后大为赞赏,反正她也有一个可怕的直觉,此次来的匪徒军,不是八年前的林凤祥李开芳了,大清的危险,迫在眉睫。
对领土与金银之间的平衡关系,御前会议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立刻向北京城里的各国公使求援,不管他们提出如何苛刻的条件,都会答应。“如果英国等列强,真的提出了长江以南的领土要求,我方如何应对?”
李鸿藻倒不是多么科学精细,而是固执。
“只要洋人能够保护我大清不灭,则无论多少土地金银,都可以答应!”西太后果断地说:“本宫以为,若西洋诸国能够干预我国事务,灭掉华夏天国军的匪徒,延续我大清的国脉天运,就算是黄河以南的地土,也可以答应!”
在西太后的主持下,御前会议确认恭亲王为请廷的全权代表,第二天就到外国公使团恳请援助。至于保定来的华夏天国的军使,不予理会,清廷已经判断,那是华夏天国的一个诱饵,幌子。
夜深了,恭亲王出来,亲自赶到了城墙上,观察着敌军在城外的动静,可惜,青纱帐里,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漆黑的夜幕下,那里更加凶险。
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兵激战
夜间,清军的防守更加森严了,所以,罗阳的部队没有任何东经,安然地休整着,直到拂晓。这个时候,是一般人最容易疲劳的时候,所以,华夏军官兵的进攻时刻到了。
炮兵团的数十门飞雷炮,架到了城下,在黎明前的最黑暗时刻,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清军在城上,觉察到了情况,立刻打起精神,将洋炮等掉转了方向,集中打击,不等华夏军进攻,炮弹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
剧烈的爆炸,引起了明亮的火光,不时有华夏军官兵被击中,伤亡。
整个大地都被清军的炮火耕耘着,震撼人心的炮声,爆炸的恐怖情景,将城下一大片地区都覆盖了。成百上千的清军,迅速往城墙上增援,大量购买的新式武器,也让他们壮了胆子,“快,快,匪徒们要攻城了!”
“上啊,打!一定把长毛打下去!”
清军奋勇,也相当凌厉,密集的洋枪弹雨,轰击在城下。硝烟弥漫处,几乎呛得众清军官兵,忍受不了。
一名清军游击将军,带领几名把总千总的,迅速赶来指挥战斗,数十门洋炮,成为最恐怖的存在。
罗阳怒了。想不到清军的火力也如此凶悍。
没有他的命令,所有的华夏军官兵,不得随意开枪放炮,所以,华夏军忍着敌人的肆虐,安静得等待着消息。
华夏军的炮兵团,将洋炮都摆到了足够的位置,然后,才一声令下,突然反击。
华夏军的进攻,确实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因为对敌军的装备什么的不熟悉,所以,前沿的进攻就是试探,当清军得意洋洋地轰击着的时候,大笑的时候,信心爆棚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人家的圈套里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