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乞丐王_草稿【完结】(403)

  将玉佩小心翼翼的揣入怀中,韩旭开口问道:“小三,派出去的人有消息了没有?”

  “还没有。”刘三在一边,狂啃着烧鸡,含糊不清的回道。

  这家伙现在对烧鸡的渴望是越来越大了,韩旭还真担心说不定哪天他吃出个禽流感来。

  “大人,大人……”外面传来一声急促的叫唤。

  “不见,不见,本官不是说过让他们去找李知州嘛!”韩旭头也不抬,不耐烦的朝门外说道。

  王凳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一见刘三手中还剩小半的烧鸡,立马抢了过去啃起来,含糊道:“大人,啥不见呐?”

  “我操,你小子……”刘三大怒起身就欲揍王凳子。

  “行了,行了。”韩旭赶紧制止这两个家伙闹下去,抬头问道:“你不是跟李知州去招兵了吗?怎么回来了,难道进行得不顺利?”

  韩旭倒是很奇怪,他发下去的兵饷可是够丰厚的,没人一个月三贯钱,足够这帮兵汉子养家糊口了,说不定每个月还能多出些,出去喝个小花酒。

  “咳咳……”

  王凳子囫囵吞下口中的鸡肉,毫不客气的提起桌上的茶壶,对着茶嘴就是一阵猛灌。好一会,才放下手中的茶壶,打了个嗝,回道:“那倒不是。李知州说了,步卒这方面没问题,骑兵倒是缺少战马。另外王将军确实留下了兵舰和一些水军,可是人手实在是不够,尤其是水军将领,这方面李知州也没有办法,他一直是带步骑的,对水军那一套不精通。”

  “要人没有,要命一条。你要是绝对老子我也行的话,那你就把我领走。”韩旭没好气道:“你让李知州自己想办法去。”

  这是耍光棍,耍无赖的节奏啊,堂堂的节度使大人竟然和个地痞流氓一样。

  王凳子心下一叹,暗道:果然还是李知州厉害,早就猜到了韩大人的反应。于是,赶紧按李处耘说的方法说道:“骑兵战马的问题,李知州的已经想到了办法,只要韩大人出钱,他就能找其他的节度使买马,很多节度使都是李知州的老相识多少会给他面子,另外还可以想办法向契丹人买,向西北的党项人买。”

  韩旭暗自点了点头,让李处耘插手淮扬军的重建工作,还真是个英明的决定。战友多就是好办事,不过他能想到从契丹人和党项人那里买马,倒也不是个迂腐之人。

  此时,韩旭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疑问,赵匡胤让自己当淮南节度使,会不会就是点击着他在李重进那抄家,抄出来的几十万贯家财啊。要不然,赵匡胤除了拨过第一批救济的钱粮之外,就再也没有从国库里出过钱,就连招兵买马都让他们自己解决。

  ……

  千里之外的一艘战船上,“阿切……”赵匡胤打了喷嚏,揉了揉鼻子。

  “父皇,还是先下船舱吧,这里风大。”赵芸给赵匡胤披上一件黄色大氅,弱弱的说道。

  赵匡胤拍了拍赵芸的小手,这些日子来自己的这位女儿看样子是得了相思病了,整天闷闷不乐的,人也消瘦了好几分,心下很是不爽韩旭这小子。“没事,你看,已经能看到汴京城的东南水门了。”赵匡胤安慰道:“到家了,就快到家了。”

  第231章 史上最悠哉的节度使(中)

  王凳子见韩旭肯掏钱买战马,立马笑呵呵的接下去说道:“至于水军将领和士兵的问题,李知州的意思是请大人您亲自出面。”

  “啥?老子出面能干啥?还真让老子亲自去操练水军啊?”韩旭惊奇道,刚刚还说李处耘这家伙脑子灵光,咋一转眼就变成傻子了呢?

  “不,不,不”王凳子赶紧摇手,说道:“淮扬之地并非中原,水路纵横交错,不缺会操船的百姓。”

  那就去招啊,跟老子在这墨迹什么?

  看着韩旭疑惑的表情,王凳子就知道他想歪了,赶紧说道:“李知州的意思是……请大人从盐帮那里着手……”

  盐帮?韩旭微微一愣,瞬间反应过来。娘的,真是越来越佩服李处耘这家伙了,连盐帮都能想到。以现在盐帮的实力来看,一统淮南之后,有的是老练的操船手,只要稍加训练,绝对能成为一个熟练的水军士兵。更何况当日在淮水,盐帮那些神出鬼没的水鬼,可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说到盐帮的帮主程行水,原本就是大宋淮水的水军统领,操练水军还不是小菜一碟。凭借自己和盐帮的关系,怪不得李处耘这老狐狸会说让自己亲自出面。

  “小三,召集侍卫,带上两箱珠宝,我们去蜀岗山。”韩旭立即起身,快步出门,边走边说道:“王凳子你赶紧回去告诉李知州,这两件事老子替他办了。”

  ……

  丐蜀岗山上,丐帮的江北分舵已初具规模,半山腰处一座巨大的石质牌坊,上书“丐帮”两个大字,这也是整个丐帮江北分舵的门面。虽说普通简单,放在其他地方也就是一般村口那种牌坊,但在这里却算得上整个建筑中最奢侈的部分。

  过来牌坊,不远处就是流民乞丐救济所。以蜀岗山丰富的木材为建筑材料,加上取之不尽的芦苇和茅草,建立起一排边的茅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